黃春
摘? 要:對學習的內容單元去進行適當地整合是小學的語文教材里特別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既是對所學教材內容的全面概括,又可以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課本知識進行整合鞏固學習。語文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在每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完成之后對所有學生進行全面的總結,這樣學生才能夠對語文學習的知識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印象,從而能夠更加清晰的學習知識,語文的教材里的每個單元都將是一個整體,老師要引導學生怎樣從宏觀的層面去進行深入把握,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的去學習知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策略
伴隨著最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的實踐,構造高效率的新型學習課堂,它已成為現今眾多教師的最終目標。所謂高效率的課堂教學,它是相對性的一種理想環境,老師可以輕松的進行教學,而學生同時也能夠更加全面的掌握了解知識,在相對開心的環境中進行學習。所以,老師需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努力尋求更高效的教學方式,以此可以讓學生學有所得,老師同時也能夠在辛勤付出之后得到回報,以此達到共同進步互相成就的目的。
1單元整合
單元整合它具體是指老師在現實的教學生活中,通過將教材上所寫的內容具體分析,將書本上的具體知識點與一些相關內容一起同時劃分多個片段,并且將每一個片段作為一個單元,作為單獨整體,每一個單元具有相對不同但是內容相對鮮明的個性主題,通過圍繞這部分的主題來完成這些課堂上的講解。群文閱讀它是指老師在課堂教程中,通過指引學生主動完成各式各樣的文章學習,以此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結果。在現實運用的世界過程中,這種教導方法更加重視對于學生思考能力、審閱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自我的學習能力從最根本上可以得到顯著提升,為以后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做好保障。
2教學策略
2.1重視文章差異
文學作品它在很長一段時間發展的過程中,它已具備多樣性的特點,而恰恰正是在這一特點,使得文學創作它更加具有獨立創新性。所以,初級語文老師在采納“單元整合”此種教學方法的過程中,一定要綜合現實具體情況,在各式各樣的文章間尋找彼此共同的“節點”,而在這個的基礎上,應通過不同作品文章之間的差異性,來針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詳解,使學生對于一些文學作品的剖析更為深刻。這就需要初級語文老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以此來使學生發現不同文章的相同及不同點,并以此為重要依據來加強學生對于不同文章的理解,最終使得學生本身的理解閱讀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都可以有所提升。舉個簡單例子,老師在講授《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教學過程中,也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對《浙江潮》和《紅樹林》進行審讀,使得學生在毒舌的過程中,由自己的理解對中心思想進行總結,由此來陸續激勵學生的思想,也可以更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為以后的學習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2.2構建文章聯系
在同一單元下的各個文章,它作為不同的個體,雖然在內容上會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但是在主題方面仍然會具有較大的聯系。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師教學中,需要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如通過多媒體教學、創設課堂教學情境等一系列的方式,可以使得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相關知識與信息,通過總結歸納,深刻理解,進而可以尋找出文章的主題。在最終的閱讀完成以后,教師就可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在在小組之間進行討論,通過互相協作,共同學習,從而加強每個學生之間的交流,以此來培養每個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精神。他們可以通過自己學習,自己探索,互相學習共享,從而進一步的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這樣對提高學生成績有重要的意義。
2.3優化教學設計
“單元整合”在實際的教學活動過程中,不僅僅需要學生配合去完成相關工作,同時也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深的要求。在上課之前,教師要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對所學材料去進行挑選以及整理,同時要重視去從不同視角挖掘課堂教學的資源,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層次去進一步體會語文的學習生涯。除了這些以外,小學語文的老師在教學的準備過程中,一定要學會結合不同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課文的創作背景、寫作手法、語言風格等這些方面深入進行了解和分析,也只有這樣做才能夠在課堂的教學中抓住文章的重點,理清課文的脈絡,為“單元整合”的有效實施提供前提和基礎。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大時代背景下,我們國家的教育部已經在慢慢地提高了對語文教學課堂的新要求,語文這門學科是小學的教育里的一項特別重要的內容,對于所有學生的今后發展以及學習成績都具有特別的重要有利影響。所以,在新的時期下,小學的語文老師需要對教學手段進行深入改變,通過采用課程的“單元整合”教學方式,去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成績,同時還能促使所有學生深入地理解教學文章的內容,為所有學生的學習進一步去創造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蔣錫武.京劇精神[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2]譚志湘.荀慧生[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陳建森.戲曲與娛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解璽璋,張景山.京劇常識[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8.
[6]何金海.武打在戲曲中的作用[J].戲曲藝術,1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