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明
摘 要:在幼兒的生活之中,家庭與幼兒園無疑是幼兒經常活動的兩個地方。這兩者在本質上有著不同的差異,它們各有各的優點和弊端。本文從對幼兒的教育方面出發,從不同方面探究了在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中,如何將兩者實現優勢互補。顯然,這兩方面的教育都是缺一不可的,家庭教育應該為幼兒在進入幼兒園學習做鋪墊,因此家庭教育是不能忽視的。在幼兒園教育中能夠拓展幼兒的綜合能力,使幼兒的發展得到極大的提升。只有將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兩者實現強強聯合,才能發揮出巨大的效果。
關鍵詞: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優勢互補
在幼兒接受了幼兒園的教育之后,不代表著家庭教育并不再重要。家庭成員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隨著幼兒園教育的不斷發展,家長應該對幼兒的教育做適當的了解與學習。在了解了幼兒園教育的具體情況之下,再在家庭教育中做出一些相應的調整,從而保證能夠與幼兒園教育相結合,使其發揮最大的效果。
一、家庭教育應該為幼兒園教育做好準備
幼兒在剛進入幼兒園時,一般會對幼兒園產生較大的抗拒心理,嚴重的甚至還會發生性格的變化,這個時候家庭教育就能夠發揮重大的作用。家長應該對幼兒入園之前進行相應的教育,使孩子了解幼兒園,引導對幼兒園的生活產生興趣,使孩子喜歡幼兒園,這樣就能夠增強幼兒在幼兒園的適應能力,從而更好地接受幼兒園教育。家長也應該開發幼兒的各種能力,使得幼兒在進入幼兒園時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更好的在幼兒園中表現自己。
二、家庭教育應該為幼兒園教育做延伸和鞏固
在家庭環境中,應該要有適合幼兒生活的環境,要為幼兒提供合適的游戲場地和適合的玩具,也可以為幼兒設置讀書的角落。由于幼兒園與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差距,可能會造成幼兒在幼兒園和家庭兩個地方的行為習慣也不相同。一些家長對孩子會采用溺愛的方式進行管理。幼兒園的教育卻主要提倡的是兒童的自理性和獨立性,這就使兩者產生了教育方面的矛盾。有時會出現幼兒在家庭和幼兒園的表現差異極大的情形,不利于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由于幼兒園里對幼兒進行了一定的規則教育,使得對幼兒的行為進行約束以加強管理。因此,在家庭教育之中,家長應該也要適當的給幼兒進行一定的規則的設立,讓幼兒明確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的。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買玩具或者是吃零食方面,可以將其進行約束,讓他們體會到規則的重要性。使幼兒在管理中進行自由式成長。此外,家長與幼兒園教師的及時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家長要做到及時的了解到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情況,以便可以及時的對幼兒進行正確的指導。家長也要實時關注幼兒園的教學任務,從而可以督促幼兒進行學習。
三、家庭教育應該彌補幼兒園教育的缺陷
在家庭教育中主要是對幼兒的情感的培養,幼兒園則對學生的專業性教育更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健康的家庭關系尤為重要。家庭氛圍應該和諧,這對兒童的身心發展和優秀品格的形成是極為重要的。家長要給幼兒起模范帶頭作用,家長在幼兒生活中的各種行為,都會在幼兒的成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家長應該以身作則來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品格。在幼兒的生活中,家長應該積極參與進去,在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里,給孩子灌輸生活經驗。在幼兒園中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不容易接受到與生活相關的一些知識。由于各種問題,無法將幼兒帶入到真實的情景中進行教學。家長應該發揮其家庭教育的這一優勢,來彌補幼兒園教育的這一缺失方面。家長應該重視幼兒,帶領幼兒去大自然中進行觀察和游玩,由此來感受自然界的種種美好。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讓孩子認真感受顏色的不同,形狀的不同,以及對數量等進行學習。幼兒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之中,既可以陶冶幼兒的身心,也可以在其中學到知識,具有良好的效果。讓幼兒學會掌握理財能力,在平時購物時,對孩子進行簡單的指導,使幼兒對金錢具有一定的概念,教導孩子進行合理消費。家長也要重視發掘孩子的天賦能力,利用孩子的自身優勢進行教育,以便孩子取得成功。此外,應該鼓勵孩子進行游戲,游戲在兒童的成長中占據著一定的地位,在游戲中,可以開發孩子的思維能力,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家長也應該積極地進行親子游戲,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增近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距離,使孩子能夠快樂的成長。
結語
家庭教育和幼兒園的教育兩者都是不可缺失的。幼兒與家庭成員的血緣關系是無可替代的。由于現在幼兒園教育的逐漸發展,應該使家庭教育做出相應的改變。只有這兩者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才能使對幼兒的教育達到最完美的效果。對幼兒的教育是一個長期化的過程,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需要社會和家庭以及學校多方面的配合。因此我們應該借鑒本文所提出的幾個方面,以實現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優勢互補。
參考文獻
[1]李敏.學前教育機構質量督導研究[D].西南大學,2016.
[2]王聲平.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保障機制的結構及現實構建[J].學術探索,2018,01:148-156.
[3]王小英,劉思源.日本2018年實施的《幼兒園教育綱要》述評——基于日本《幼兒園教育綱要》五次修訂的視角[J].外國教育研究,2018,4508:1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