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允菁
摘? 要:初中階段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數學教育尤為重要,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并由此養成數學思想方法,進而獲得數學素養的提高,這就是當下初中數學教育的根本所在。本文通過數學自身特性、數學教育目標、學生行為期待等角度對數學思想方法養成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育;數學思想方法;新課程標準改革
初中是在我國素質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的階段,它承接小學與高中階段教育,是學生在知識上、思維上、視野上獲得的重大改變與突破的階段。而在其中,數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數學作為傳統教育三大主科之一,自有其一定的道理,英國的培根也指出:”數學使人周密。“這些無不說明,數學對于受教育者思維、意識上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其他學科所無從替代的。那么,數學到底為什么這么重要呢?
一、數學的重要性
在各大文明古國的歷史上,數學都留下了深刻的痕跡,其取得的成就無異于文明皇冠上的明珠,它作為一種對于客觀事物的認知,同其他學科知識一樣,都是從實踐中獲得認知,再從認知出發進行實踐。但不同的是,除了這種認知過程的相似性上以外,數學這門學科還具有其獨有的特殊性,那就是數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數學的研究對象是”量“的規則,它是抽象的,而非具象化的。在認識這種抽象性規則的時候,數學家們不是被動的接受實踐的反映,而是主動的通過形式化方法來滿足公理系統。這就是數學的魅力所在。或許有的人會說,這樣的數學離初中生很遠,又有什么意義呢?
其實并不盡然,數學除了它的特殊性以外,還具有其一般性和普適性。對于初中生而言,數學這一門學科其實更多的帶給他們的是一種數學思想,概括起來有方程與函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與整體思想、有限與無限思想等。有許多學生不愛學數學,通常會說數學沒什么用。其實帶著這些數學思想去看待問題就是一種作用,它能夠打破人的常規思維定勢,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自然而然的產生一種或多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這正是數學素養的一種體現。那么到底在教學過程中怎么才能夠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讓學生愛學習、愛數學從而在這個過程中養成數學思維方法,進而養成數學素養,為學生的人生服務呢?
二、打破傳統教育定勢,培養數學思想方法的途徑
其實,從教育開始的方向上來看,教師要做的就是激發起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傳統數學課堂通常會帶給學生一種枯燥、乏味、死板的印象。而這正是學生們所討厭的,和新課程改革所要打破的。讓數學課堂充滿趣味性,以寓教于樂的形式開展數學教育正是數學思想方法培養的開端。那么到底如何讓數學課堂充滿樂趣,讓學生對數學充滿興趣呢?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必須了解,學生要的是什么,數學教育的目標又是什么。
從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我們可以看到,數學教育的總體目標有,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能夠講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數與代數問題的過程、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等等。而對于學生所想要的,就顯得很多樣化。例如:”成績提高的榮譽感、知識積累的滿足感等等不一而同。“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要根據自己對于受教育學生的了解,因材施教,通過學生想要的方式,達成學生想要達成的目標,給予學生榮譽感、滿足感等等。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才會對數學產生興趣,才會配合教師的教育工作,最終達成教育目標。當然,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也并非單純的教育切入角度的改變,還要教學內容的配合。這一點在新課程標準中也同樣有所體現。因此,在內容的選擇上,問題要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知識要貼合學生邏輯,給學生一種”我所學的都是我所熟悉的”感覺,以一種順滑的過渡方式,將學生從生活實際中拉入抽象的數學世界,減輕學生對于陌生知識的恐懼感、抗拒感。這也是讓學生對于數學產生興趣的關鍵因素之一。而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重視起課堂上的教育教學方法,充分利用起身邊的素材以及器具也是新課程所提倡的,教師除了要有意識的充分利用多媒體的信息豐富性作用外,還要學會用到它活化課堂的作用,通過簡單有趣的小視頻、小短片簡明扼要又不失風趣的向學生闡明數學知識的原理。這也是讓學生愛上數學課堂的方式之一。
那么不同數學思想方法的單獨培養又要注意哪些呢?
舉例來說明,例如函數與方程思想,方程思想講求的是已知和未知的相等關系,函數思想講求的是變量之間的關系,教師要做的就是讓學生能夠清楚的分辨明晰所遇到的問題到底適用于哪種形式化的公理或定理。這就是教師的作用。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多對已學知識進行練習,在學生有興趣的基礎上,適當適量的練習會讓學生的知識基礎更牢固,數學思維更清晰,更能夠通過簡單有效方式去解決問題,不單單是數學問題,更包括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這也是數學思維和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常軍.淺談初中數學高效學習方法的培養[J].新課程導學,2016,20.
[2]圖婭.提升初中數學學習效率探討[J].讀與寫,2014,13.
[3]陳大帥.初中數學教學中基本思想方法的培養[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