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
摘 要:高中階段正是學生思想品德與價值觀念逐漸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的語文學科教學中,我們需要充分認識到通過傳統文化的滲透教育,能夠助力學生語文素養及道德素養的雙重提升。基于此,文章將主要針對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與思考展開深入分析,希望為教育從業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滲透
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中包含眾多古詩文、經典著作、語法、詞句等方面的內容,而這部分內容都受到了我國傳統文化的深遠影響。因此,身為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在對學生語文學習形成良性影響的同時,也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產生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認同感[1]。那么,要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呢?這一點值得廣大高中語文教師展開深入思考。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思考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對傳統文化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來講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是語文學科教育的根本目的,通過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能夠助力學生語言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審美能力等全面提高,同時讓傳統文化對學生形成正向影響,還可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發展學生的語言素養;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通過在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能夠對學生形成正向引導,幫助其樹立正確價值觀念。比如教材中有許多民族文化、愛國主義篇章,便能夠讓學生在了解傳統文化的同時,激發其愛國激情。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策略實踐
1.深挖語文教材內容,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有著大量的古詩文內容,憑借其獨有的韻味與富有節奏感的行文受到了眾多學生的喜愛。而在這些選錄的古詩文內容中,則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不僅有道德文化、民風習俗,也有古代文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些都能給予學生思想上的啟發[2]。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許多教師過于重視應試技巧方面的講述,如古詩文的寫作手法,用到的修辭方法以及考試中容易考到的內容等等,卻并未對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進行深挖,更未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導致傳統文化教育確實。因此,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深挖教材內容,以此為基礎去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滲透。比如,在學習古詩《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時,教師除了對古詩內容進行常規講述之外,還需要讓學生了解當作者辛棄疾的生平以及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從而讓學生能夠全方位地去審視這首詩的思想內涵,進而感受到作者借助登高懷古所表達出的愛國主義精神,體現了自己憂國憂民的心境,雖然年事已高但依舊抱有殺敵富國的雄心壯志。通過對這一內容的滲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激發其愛國情懷。
2.結合現代教育實情,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蘊含著眾多先進思想,不僅在當時有著重大的社會反響,同時在如今思想、科技飛速進步發展的現代也依舊有借鑒的現實意義。比如在學習《師說》這篇文章時,教師便可引導學生去嘗試著理解作者韓愈的寫作意圖與所要表達的思想,其中文中提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些觀點在當時可謂是離經叛道,但是放在如今的教育實情來看,與目前推行的新課程改革要求極為相符。身為老師同樣需要不間斷地學習,只有別人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優秀就可以成為老師,從而弱化老師的權威感與神秘感,將師生關系平等化,而這些與新課改理念非常相符,有助于改善現在的師生關系。此外,在《師說》當中也有對學習態度的體現,要精益求精且不恥下問,倘若有惑而“恥學于師”,只會導致疑惑積少成多,制約自己的進步。因此,教師可充分結合目前的教育現狀,結合所講內容去滲透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感同身受。
3.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在如今的信息化時代,越來越多現代教學手段涌現,其中多媒體在大量教學實踐中被證明效果顯著,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面對部分非常拗口且晦澀難懂的古文,如離騷、詩經等,為了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教師便可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播放與文章相關的影像資料,讓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其中的內涵及古詩文的美感,學習古人的堅韌意志與精神[3]。此外,教師還可通過創設情境演繹的方式去調動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解《荊軻刺秦王》這篇文章時,教師便可讓學生通讀文章去模仿出荊軻拜見秦王時的細節,比如服裝、行走、行禮等等,在情境演繹中有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無形中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此外,教師還可組織學生開展賽詩會等活動,鼓勵學生自己進行詩詞創作,通過這些傳統文化活動的開展去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助力其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對于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而言,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歷經千年所傳承下來的傳統文化不應該在我們這一代就此遺棄,身為高中語文教師,應當緊密結合所教知識內容,采取可行的教學方法策略,讓更多學生在傳統文化教育中產生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認同感,才能夠真正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陸紫秋.關于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15):29-29.
[2]蘇朝暉.淺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J].中學教學參考,2012(25):47-48.
[3]溫雅玲.芻議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5):1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