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麗
摘要:小學生的思維處于具體形象為主的發展階段,他們具有愛玩、愛動的特點。教師應該創設合理、適時的動手操作活動,并提供合理的學具,讓學生動手。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多種方法,其中為學生創設操作活動情境不僅可以使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同時符合小學生的年齡、思維特點,會使學習變得自然、輕松、高效。
關鍵詞:直觀模型教學;寓教于樂;課堂教學效率
數學是一門枯燥的學科,大部分學生都不愛上數學課。有鑒于此,數學教師在教學時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通過實物、教具學具或者事例,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知識,切忌死記硬背,應注重學生親自參與的學習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若讓學生擺一擺、做一做、說一說,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其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使我認識到,運用直觀模型教學具有以下作用:
一、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具體形象為主的階段,具有愛玩、好動的特點。利用學具模型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不僅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還可以使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創設合理、實時的操作活動,給學生提供動手的機會,會使學習變得自然、輕松、高效,寓教于樂。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100以內數的認識”時,我注重情境導入,將數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我有意識地選擇了一些生活化素材,為兒童提供感興趣的數學問題。在課堂上,我引入了以下游戲:爭奪智慧星,估測羊群數量,小組合作數種子,挑自己喜愛的學具數數,小組內自由地接力數數,互相之間猜數,找生活中100以內的數,等等。學生對這些游戲喜聞樂見,充分激發了主動學習、探索研究的精神。
二、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
學生的認識模式是“從具體到抽象,從感知到思維”。教學中,教師只有注意到表象的作用,才能使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的知識,因為表象是從感知到思維必要的過渡環節。概念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然而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由于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性與概念抽象性之間的矛盾,學生往往不易掌握有關知識點。近年來,為了突破這一難點,各版本的教材編委會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將形象直觀的學習材料引入教學中,不但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這一單元,幾乎所有版本的教材都引入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模型,幫助學生從“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促進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協調提高。我在執教的時候,先出示一個長方體,從直觀入手,引導學生弄清長方體展開后的“上、下”“前、后”“左、右”各面及相對面之間的關系,并讓他們搞清楚長方體的長、寬、高與各面的長寬有什么關系,以及正方體的棱長與各正方形面的邊長有什么關系。然后,我再讓學生清楚地看到長方體有哪六個面,怎樣計算其表面積;正方體有哪六個面,怎樣計算其表面積。這樣,由直觀感覺出發,引導學生逐步理解,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易于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眼看、耳聽、腦想、手動,學生體會到學到新知后的喜悅,達到了“我要學”的境界。此外,通過親身參與,學生不但學會了新知識,而且還學會了學習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容易突破教學中的難點
在課堂教學中,重、難點問題處理不好,不僅影響教學效果,而且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產生疲勞的感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若在必要時使用直觀模型教具,可以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從而突破難點。如在教學“除法的意義”時,我用實物演示兩種不同的分法。一種是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具體操作過程是一個一個地分,一次分不完再一個一個地分,直到分完為止。另一種是每幾個一份,求可以分成多少份。即同一個除法算式12÷3=4,就可以表示兩種截然不同的意義:1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12每3個一份可以分成4份,即12里面有4個3。弄清分的過程就不易造成混亂。這樣,學生很輕松地突破了本課時的難點。
四、可以促使腦生理機能的和諧發展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腦的左半部主要掌管抽象思維,包括語言、計算、書寫等活動,而右半部則主管形象思維,它對空間的認識能力、整體的綜合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優于左半部。如果學生的大腦活動偏重于左半腦,便造成左腦功能使用過分,負擔過重,而右腦使用不足。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學生大腦左右兩半部分的發展失調,阻礙兒童的智力發展。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適當引進一些直觀教具,為學生創設易于進行直觀形象思維的情境。這樣會使學生的大腦右半部也得以充分發展,同時又為學生的具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提供基礎,從而促進腦生理機能的和諧發展。
此外,知識經濟的主要特征是對知識的創新和應用。要讓學生適應時代的要求,我們就要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前,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在學生充分認識人民幣的面值后,在課堂上設置“小商店購物”活動,讓學生用自己手中的學具(人民幣)進行自由購物。這樣,不僅能夠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使學生親身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學生通過動手擺、動腦想、動口說,調動了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因此,直觀模型教具在課堂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教學手段之一。在以后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教具和學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實際數學問題的各種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穎.教師應在教學反思中成長[J].職業技術,2011(6).
[2] 范靖.優秀教師教學反思的個案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6.
(責任編輯:韓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