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長城
摘要:校園足球作為青少年足球發展的根本,它的發展是需要多方面因素的介入,在大環境的趨勢下,我們需要從學生入手,從校園入手發掘優秀人才,為中國足球進行人員儲備。本文對平利縣城鎮中小學的校園足球發展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影響平利縣城鎮校園足球發展的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議,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關鍵詞:校園足球;平利縣城鎮中小學;現狀調查
一、平利縣城鎮中小學校園足球參與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
校園足球開展的主體是學生,沒有學生就沒有校園足球。通過對平利縣城鎮四所中小學的學生進行訪談得知,學生們平時參與足球活動一般情況下都是在體育課上進行,學生自行組隊進行簡單的足球運動,老師也會對足球技術突出的學生進行系統訓練。
二、平利縣城鎮中小學足球場地設施的基本情況
平利縣城鎮四所中小學基本上全部是塑膠場地,城關小學、城關第二小學各有一塊七人制場地和一塊五人制足球場地,還有平利城關初級中學只有一塊八人制塑膠足球場地,城關第三小學只有一塊五人制塑膠場地,充足的訓練和比賽場地,才能讓球員進行正常的訓練和比賽,如果保障不了場地與器材,那么校園足球的開展也會困難重重
三、平利縣城鎮中小學足球的師資力量和基本情況分析
(一)平利縣城鎮中小學師資力量情況
平利縣城鎮四所中小學一共有28名從事體育工作的教師,而從事足球教育的教師僅僅有5名,占總人數的18%,平利縣城鎮中小學從事足球教學師資隊伍是相當不完善的,重要的原因是能夠從事足球教學的教師、教練員,及足球指導員的非常少,而且因為往屆體育院系畢業的足球專業的后備師資力量極少,對學校所補充的足球師資力量也沒有多少。
(二)平利縣城鎮中小學足球課開設情況分析
通過對平利縣城鎮四所中小學體育組的教師走訪,獲知他們因為沒有專門的足球教師或只有少數足球教師而沒有能力開始專門的足球課,所以四所中小學迄今為止學生們的足球課都是以體育課上的自由活動的形式開展的,基本上都是學生自學成才,自娛自樂的玩耍。
(三)各主管部門和領導對足球運動態度的分析
要把校園足球工發展作開展的順利、效果顯著,學校的重視程度是很重要的,在實際的走訪和調查中有切實關注和支持校園足球開展的,有隨波逐流的跟大流走的領導,有對校園足球淡漠的領導,甚至還有對校園足球發展不看重和基本上不支持的領導。經過走訪調查統計的10名學校領導負責人中,有4人對目前校園足球開展持有不支持或不重視的態度。對于平利縣校園足球的開展大部分足球教師能希望校園足球能被學校領導和政府相關部門重視。
對于平利縣城鎮中小學發展足球的制度調查顯示,目前學校的校園足球管理層面的主要實施領導小組基本形式是(校長負責—教務處與體育組—專項的足球教師);對于本次的調查的平利縣城鎮四所學校有兩所校園管理機制達到健全,還有一所關于校園足球管理機制沒有達到健全但是已經初步建立,還有待健全中,基本上都是臨時組建管理小組。在管理制度建設方面,各學校還是能按照國家要求進行崗位落實,但是獎罰制度,考核制度,競賽制度,等相關訓練制度的落實還是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平利縣城鎮中小學園足球的開展和教師的積極性。
四、結論及建議
(一)提高學生的個人足球興趣
校園足球重點應充分發揮學校對青少年足球興趣的影響作用,學生對足球的興趣高低,決定了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校園足球的開展,是以學生為主體,只有足球運動和訓練能夠吸引學生,才能順利進行。
(二)擴大資金投入規模,設置專項場地、器材維護和建設資金
如今足協每年4000萬的資金投入確實顯得不足,它真的需要改變。根據不同的賽制,修建五人制和標準的足球場地,以及提供平時輔助練習的訓練器材,使學生訓練與比賽都有地方進行,定期對場地與器材進行維護,提高使用壽命。
(三)完善競賽管理體系
校方應多組織學校的體育教師外出進行學習和培訓,多參加足球教練員、裁判員培訓班,提升教練員的能力水平,當地球協以及各機關單位共同攜手以提升青少年足球水平為目的舉辦賽事,以正規的程序,正規的比賽模式,讓球員在實戰中成長,以足球競賽規則嚴格要求球員自身,在平時訓練中嚴格執行比賽要求,早日將校園足球走向正軌。
(四)建立高水平的教練員和管理人員隊伍
想要真正將校園足球發展好不但需要校園足球管理者給教練、球員們創造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讓教練和球員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好比賽的要求有目的的進行訓練與管理;同時需要提高校園足球聯賽的管理水平,通過適度的營銷手段宣傳足球,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足球愛好者關注足球或從事足球運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公告[Z].教體藝[2006]3號.
[2]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團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Z].教體藝.[2006]6號.
[3]劉延東.劉延東同志在中國足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R].全國校園足球辦公室內部資料.
[4]何志文等.從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的現狀透析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意義[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77.
[5]楊一民.現代足球[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6.
[6]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