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摘要:體育教師素養的提升能夠有效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道德品質的生成,幫助學生學會健康生活、學會學習,并且有助于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體育教師; 學生
“核心素養”是21世紀教育的熱門話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離不開教師的諄諄教誨。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布,其中明確指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具體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綜合表現為責任擔當、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健康生活、學會學習、實踐創新六大素養。體育教師要用特有的職業特色、獨有的意志品質去感染學生,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生成,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助力。
一、堅定信念,無悔選擇
從事教育工作,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注定不平凡?!邦^腦簡單,四肢發達”不知從何時開始成了體育教師的“別稱”;“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這類話也是層出不窮。風吹日曬是更家常便飯,運動服外加運動鞋成了體育教師的著裝標配,帥氣與美麗似乎與體育教師絕緣。然而這些都不能動搖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師這份職業的熱愛。正是有了“詆毀”,才有了體育教師的奮發向上;正是少了“帥氣與美麗”的外表,體育教師才有了陽光和健康的體魄。
在從事學校體育工作的過程中面臨各種挑戰,當自己的身心無法與面臨的挑戰抗衡時,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放棄這份職業的念頭,特別是對于剛工作的新教師來說迷茫與困惑時常相伴。選擇體育教師這份職業就要勇于面對在工作中出現的種種挑戰,積極應對、努力克服困難,做到熱愛自己的崗位,關愛學生,認真做好學校體育工作,在工作中找到并發揮自己的價值。
二、嚴于律己,規范課堂常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體育課堂也需要規矩。例如,學生上體育課時需穿輕便服裝和運動鞋;不攜帶有礙活動和影響安全的物品;不遲到早退,不曠課,傷病學生需寫請假條提前向體育教師請假;練習中不得隨意移動升降器械的位置和高度等等。課堂常規是用來規范學生行為以便于更好更安全的開展體育活動。在規范學生行為的同時體育教師也是需要有規范的。
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論語》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諸如在上體育實踐課時,體育教師應該穿著運動服、運動鞋到操場向學生授課,冬季不穿戴帽子、圍巾、手套,在要求學生著裝的同時,自己也必須做到;嚴格按照請假條例,記錄學生請假情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區別對待等。教師是學生的“鏡子”,教師的語言是傳播文化知識、表達情感的重要工具,教師的言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如果體育教師精神面貌極佳,意氣風發的來到學生面前,用嚴肅又不失活潑的語言進行講解,示范動作準確到位,用自己的精神面貌與實際行動去感染學生,向學生傳遞正能量,那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得到提高,學習的效率也會得到提升。
規范體育課堂常規是良好課堂秩序的有力保證,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基石。
三、學以致用,充盈課堂教學
活到老學到老,體育教師在任教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充實”自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本是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多讀書,讀好書,教師可以通過讀書來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量。除了在書本上獲取知識,在參與培訓時做好培訓記錄,外出聽課時做好聽課筆記都是知識獲取的途徑。在不斷的學習的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與大家接軌。
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再豐富的理論知識,不應用于教學實踐則等同于廢銅爛鐵。教師理論知識的學習是為了更好的教。教書是一門學問,體育教學也不例外。圍繞教學內容、學生學情設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根據教學重難點設計教學過程,依照學生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來檢驗教師課堂教學效果,每個部分相互關聯,層層緊扣。但是再完美的教學設計,不進行實際教學,只能算是紙上談兵。
根據教案進行教學,在教學中發現問題,比如體育教師對時間的把控度,教學方法的應用是否合理,學生練習密度、負荷是否達標,這都需要實際教學后進行總結才能得出,所以課后的反思對于教師來說極為重要。在反思中,善于發現自己教學的閃光點,勤于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樂于接受同行的批評指正,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找出解決方案,并按照修改后的教案再次進行教學。在反復的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理論,從而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核心素養理念旨在讓在學生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教師是學生知識的主要傳授者,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學會學習、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都離不開教師。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提升體育教師自身素養顯得尤為重要。體育教師要堅定信念,無悔選擇,熱愛體育教師這份職業;嚴于律己,規范課堂常規,用言行感染學生;學以致用,充盈體育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不斷的反思總結中提升自己的素養,跟上時代的步伐。
參考文獻:
[1]林崇德主編.21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29.
[2]惠中.基于“標準”的小學教師核心素養的培育[J].中國德育·Moral Education China,2017 (05):48-53.
[3]張鴿.基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師核心素養研究[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7 (4):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