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聰
關鍵詞:小場地;因地制宜;大課間;體育活動
隨著大課間活動的逐步開展,各校紛紛展現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大課間活動,內容豐富多樣,廣如足球、籃球、跳繩、舞龍、舞獅等元素儼然已加入到大課間活動中。可是,作為城區的中心小學仍然面臨場地小、人數多、器材少、組織難度大等問題,使得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受到了嚴重限制。如何高效開展大課間活動,成為這類“麻雀”學校的首要任務。
一、小場地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存在的問題
為了增強學生體質,現今各中小學均結合自身情況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大課間活動。但是不難發現,部分小場地學校的學生在參與大課間活動的過程中,出現了從最初的興奮、認真、投入,到慢慢變得懶散、隨意、厭倦的現象。針對這些現象及各方面的了解,發現了在小場地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普遍存在的以下幾個問題:
(一)傳統廣播體操缺乏趣味性
據了解,學生普遍反映以前的大課間活動僅僅是做廣播操,形式單一而內容枯燥,引不起他們的興趣。針對這一情況,體育老師需要經常改變大課間活動的形式,變換活動內容,以激發學生們的活動興趣。學生的日常學習任務緊張,難免會對體育鍛煉造成一定的影響。要增強學生體質、保持身心健康,就必須加強體育鍛煉,必須有充裕的運動時間作保證。在保證體育課開足的情況下,更應大力開展具有趣味性的課外體育活動,來滿足小學生生長的需求。
(二)無法開展集體跑操活動
跑操活動結合了跑步鍛煉及隊形排列練習,是中小學校體育大課間活動的一項特色活動。如今,跑操活動逐漸成為了增強青少年體質和增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戰略舉措。隨著小學生的學習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大課間體育活動在校園生活中的位置也變得越來越重要。通過大課間的跑操活動可以使學生的運動能力得到鍛煉,身體素質得到提升,身體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然而,“麻雀”學校的體育場地嚴重不足,連起碼的一條跑道也沒有,在操場上人擠人,根本無法開展有效的跑操活動。如何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快樂地參加陽光體育活動成為一大難題。
(三)缺少器材創設多樣化活動
體育器材是確保學校大課間正常進行的物質條件。缺少多樣化器材的大課間,猶如鳥兒失去了翅膀,魚兒離開了水,一切都了無生機。大課間活動面向的是全體學生,可由于場地小、人多、班級多,除了校隊業余訓練外,一般活動都不提供專項器材。因此,市優秀大課間展示活動中出現譬如籃球、足球、舞龍、舞獅、武術等各式各樣的體育項目,若在這類“麻雀”學校開展時就會受到嚴重的限制。
二、小場地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對策
如何在場地小、人數多等有限的場地條件下開展既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又深得學生喜愛的大課間活動呢?為此,我們應當積極創設良好的校園體育活動氛圍,開展符合本校自身的大課間體育活動。
(一)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大課間活動內容的設置,對學生練習興趣的培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也是大課間活動可持續發展的保證。活動中,學生對長期反復做同一套廣播體操感到厭倦,他們渴望大課間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緊跟時代的步伐、并且可以定期變換不同的活動內容。因此,為了保證我校大課間活動的有效開展,我校創編了加油操、韻律操、柔韌操、武術操、跆拳道操、小蘋果操等,與廣播體操相結合,讓學生有了聽覺和視覺上的調味劑,緩解了長時間進行廣播體操活動造成的枯燥乏味的情緒。變化多樣的加油操、韻律操、柔韌操、武術操、跆拳道操、小蘋果操和廣播體操每星期輪換開展,讓學生得到鍛煉的同時,陶冶情操,也緩解學習緊張的情緒。此外,還可以創編兩套適合室內活動的室內操,解決雨天學生大課間活動的問題,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培養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二)合理運用,巧排場地
要開展有效的大課間,跑操活動必不可少。可由于學校場地的限制,且學生人數較多,在如此艱苦的情況下,更加迫切需要充分地利用現有的場地條件。我校合理地開發利用學校資源,把運動場、籃球場等地充分地利用起來,以開展多樣化的跑操活動,使每一位學生得到最陽光、最快樂的體育鍛煉,使我校麻雀般的小地方發揮極大的作為,使學校的場地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針對小場地開展跑操活動,更需要注意如何在有限的場地上確保進行多樣性的活動。在跑操場地上可按一定的路線跑步移動,如:“8”字形跑、蛇形跑、螺旋跑、障礙跑,還可以進行節奏跑、走跑交替、變幻動作方向等。又譬如:耐久跑步練習,組織學生沿著籃球場的邊線跑出不同的路線、形狀,把枯燥、乏味的跑步練習,改變為學生喜歡、樂于參與的跑操活動,同時使有限的場地得到充分利用。場地雖有限,跑距卻可以得到無限延伸。
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列舉以下幾種可行的圖形跑練習方式:
(1)蛇形跑:以班級為單位,其中一列縱隊向后轉,其排尾作為“蛇尾”,另一縱隊原地不動,其排頭作為“蛇頭”,以“蛇頭”接“蛇尾”,以班級所在位置作跑操軌跡,把場地利用率實現最大化。
(2)錯肩跑:錯肩跑分為交叉錯肩跑、穿越錯肩跑、自然錯肩跑和半場錯肩跑四種,其中交叉錯肩跑和穿越錯肩跑更適合小場地開展。交叉錯肩跑時迎面第一、二縱隊分別以其兩路縱隊為一組參差隔開、交叉穿過,后面方隊依次類推。而穿越錯肩跑時第一、二縱隊相遇,其中一縱隊從另一縱隊中間跑過。列隊跑之后接錯肩跑,不僅可以有效控制整體隊伍排頭與排尾的位置,避免交錯,同時使隊形變化更加豐富流暢。
(三)創新規劃,一器多能
隨著如今大課間活動的廣泛開展,中小學生對大課間活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想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大課間體育活動需要有創新的規劃。小場地大課間體育活動在內容選擇,場地安排等方面都有一定要求,但也不可忽視體育器材這一方面。加入不同項目的體育器材,大課間體育活動有如虎添翼。比如,加油操配上顏色艷麗的花球、武術操加上太極扇、韻律操搭配短促有力的短繩等,或者是在柔軟舒適的瑜伽墊上做柔韌操,都能給學生以煥然一新的感覺。又如,以年級為單位開展踢毽子游戲,設計出內側踢、外側踢、前踢、后踢等不同的提法,增加難度還可以兩腳交換踢、邊踢毽子邊跳舞,把踢毽子和舞蹈融為一體。
同時,體育教師也應在體育器材多種功能的開發上多動腦筋,實現一器多能,切忌思維定勢,功能固著。一種器材多種功能,一向是體育課所提倡的,更是小場地體育活動迫切需要的做法。比如呼啦圈可以轉、可以滾、也可以當成跳繩跳;一張小折墊,除了完成滾翻活動以外,還可以用作豎、架、疊、抬、爬等;欄架,除了用來跨欄外,可以用作投射門,還可以用作鉆越的障礙,放倒時更可以當作練習縱跳時的標尺,設計出多種有趣的游戲;實心球除用作投擲以外,可以用來作為標志物、障礙物、負重物、保齡球等。只需要體育教師,甚至學生轉換思維方式,大膽創新,便可以開出常用器材的許多新功能。
三、結論與建議
體育是舞動的旋律,體育是躍動的音符,體育是一種運動的藝術。學校體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全面發展的物質基礎。只要高度重視學校的體育工作,合理地開發并利用現有的資源,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把大課間體育活動落到實處,把現實的小小場地變成學生心中的大大舞臺,即使只在小場地,精彩的大課間體育活動一定會開展得有聲有色,學生的體質一定會得到明顯的改善,學校的體育工作定當邁上一個更高的臺階!
參考文獻:
[1]高晶.“小場地立體式循環大課間”策略探究[J].體育·美育,課程教育研究,2014年11月中旬刊.
[2]徐江華,施春良.小場地上開展好全校性大課間活動之研究[J].學術研究學周刊,2015年第1期.
[3]林遠明,葉倩紅.小場地,巧利用:戶外體育區環境創設新探索[J].教育導刊·課程教與學,2015年11月下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