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作明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專業發展;改革與實踐
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高職教育系統整體合力,而高職體育教育在這一系統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是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陽光向上、樂觀開朗、積極進取的思想品質,助力學生專業發展,最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高職院校應對高職體育教育予以足夠的重視,要結合時代發展需要、學生專業發展需求,對高職體育課程不斷進行改革與創新,使高職體育教育真正能滿足專業發展需求。
一、目前高職體育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內容陳舊,實用性不足,不能有效滿足專業發展需求
目前,高職院校的體育課大多以傳統的田徑、籃球、足球、排球以及武術為主[1]。課程內容很少涉及對學生職業體能素質的培養,未與學生專業需求進行有效對接,實用性不足,教案設計缺乏新意,教學方式陳舊,課堂氛圍枯燥乏味,因此體育課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學生對體育課興致缺失,甚至產生抵觸情緒,既不能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效果,也無法滿足學生專業發展的需要。
(二)教學模式單一,課堂教學未與課外體育活動有效結合
目前,高職院校體育課教學模式普遍比較單一,仍以課堂教學為主,在課外,并沒有積極引導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從而導致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脫節[2]。在高職院校,大多數學生并未將課外體育活動當做體育課堂的延伸,也沒有養成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課余時間他們寧愿宅在宿舍睡覺、上網、玩游戲,也不會自覺地走出宿舍進行體育鍛煉。
(三)教學觀念落后,未與時俱進,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還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教師教學觀念比較落后。目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中心內容仍然是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鍛煉,卻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普遍缺失,并沒有滿足體育課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要求。這種片面追求學生身體和體能鍛煉的體育課,對學生職業心理的教育幾乎是空白的,從而導致學生無法通過體育課來進行職業素質的提升。
二、基于專業發展需求的高職體育課程改革與實踐策略
(一)明確課程設計目標,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發展
高職體育課程應充分體現出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這一總體目標,因此,在高職體育課程設計上,應遵循“全面發展”的課程理念,以人才培養為導向,不僅要能夠實現對學生體能素質的培養,而且還要與學生的專業發展需求相銜接,以學生未來崗位為核心,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這是高職體育課程的主要目標。例如,《職業實用體育》課程,就是將“健康第一”作為體育課程目標,對學生運動技能進行提升,對心理品質進行磨礪,對職業素質進行培養,在此基礎上助力提升學生專業操作技能,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良好的身體和思想基礎。
(二)優化課程內容,使課程設置與專業教育相適應
為提高高職體育課程的吸引力和實用性,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應進行科學優化,根據有關研究顯示,對體育課程的設置有許多研究范式,但其中最典型、最核心的是“職業+體育”內容模式[3]。“職業+體育”模式是職業素質與體育教育的完美融合,充分體現了崗位需求在體育教育中的地位。在此種模式下的體育課程,能夠有效實現對學生體育文化素養的培養,專項運動技能的鍛煉和職業身心素質的訓練。
(三)課內課外有機結合,有效豐富教學模式
為適應學生的專業發展需求,高職體育課應不僅僅限于傳統的課堂教學,而是要不斷豐富教學模式。根據新課程理念,已探索出包括職業實用性教學模式、體育俱樂部模式、體育選項教學模式、多元化教學模式、“個性—職業協調發展”、“課內外一體化”模式等多種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模式[3]。結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以及高職體育教育的專業發展需求,可采用以職業實用性課程教學模式為核心的“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在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不再是割裂的,而是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有機結合,課外體育活動成為了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學生通過課內的啟發式教學和課外的自助式學習,不僅讓學生接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鍛煉,而且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四)身體心理兩手抓,促進學生專業發展
高職體育教學應充分體現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課程設計應充分體現健康教育的要求,這種健康教育,不僅是指身體上的健康,更是心理上的健康。體育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出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職業素質,擁有優秀的技術技能的綜合性、工匠型人才。因此在高職體育課程中,應在培養好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職業心理教育,使體育課程真正能夠促進學生的專業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就業競爭日益激烈的新形勢下,應將高職體育課程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競爭力的輔助力量,這就要求高職體育課程要與學生專業發展需求相結合,對課程設計、課程內容、教學模式等進行改革與創新,從而適應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需求,使學生在鍛煉好四肢的同時,也能武裝好頭腦,以良好的身體素質為基礎,健康的心理素質為保障,優秀的職業素質為依托,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遲銘.基于專業學習需求的高職體育課程改革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4 (32):35-36.
[2]譚麗清.基于職業發展的高職體育課程改革與實踐[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4(3):109-111.
[3]廖怡芳.近10年我國高職體育課程現狀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6):88-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