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愛珍
摘要:開放情境下小學體育課堂練習活動的開展就是為了讓學生有更為直接的體驗機會,而不是一味地追隨教師的行為開展體育訓練活動,其課堂練習活動的開展要多穿插游戲活動,利用團體活動,重視競賽的設置,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到體育訓練的獨特魅力。本文分析了小學體育課堂練習活動中實現“情境開放”的必要性,結合多年教學經驗,結合小學生的體育運動需求,提出了開放情境下小學體育課堂練習活動的開展對策。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練習;開展;對策;情境開放
小學體育課堂練習要在開放性的情境之中開展,這樣就能夠使得學生的練習活動更為輕松、愉快、自然、自主。本文分析了小學體育課堂練習活動中實現“情境開放”的必要性,結合多年教學經驗,結合小學生的體育運動需求,提出了開放情境下小學體育課堂練習活動的開展對策。
一、小學體育課堂練習活動中實現“情境開放”的必要性
情境教學在我國基礎教育體系內已經推廣一段時間了,從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情況來看情境設置教學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點;情境設置教學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情境設置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由此可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之中形成情境教學的內容是科學可行的。而“情境開放”強調在情境教學之中更深度地采用自主參與、主動學習的引導內容主要是因為小學體育在素質教育中是重要的一部分,提高效率是主要的教學改革目標,但從當前小學體育教育的各方面來看,提升效率的方式還是需要不斷探索的。更深一步地開展情境教學活動就能夠讓小學體育教師有效地把握好體育練習的情境背景與體育教學的最佳契合點,實現兩者有機結合、互相滲透,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開放情境下小學體育課堂練習活動的開展對策
(一)體驗情境
體驗式教學是加深學生的學習感官感受的有效教學方法,在加深小學體育練習活動效果方面有利于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讓學生成為教學課堂的主體,讓學生親身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體驗式情境”的創設可以從兩方面來開展:第一方面,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練習習慣。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增加學生的自主訓練時間和自主學習的時間,同時在體育課堂上不斷投入新的練習工具,諸如跳繩、跳羊、排球、籃球、足球、一些運動玩具等。有了新奇的工具,學生自然能夠有更為深刻的運動體驗,形成努力訓練的情境影響力。二是通過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對學生進行體育德育教育。例如:教師組織籃球、乒乓球、田徑等三個體育興趣小組,堅持每天訓練一小時以上。極大激發孩子們的活動興趣,提高特長生競技水平。另外,為了更好地開展體驗情境活動,教師要制定情境式教學方案的目標要具體準確;制定情境式教學方案的內容要豐富集中;運用情境式教學法要有度,感受到體育課堂的美。例如:教師要開展力量訓練,讓學生能夠完成800米慢跑,但是這樣的要求學生感覺枯燥,所以教師就要讓學生體驗到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可以發給學生心率測量儀器,讓學生模擬老師進行自我訓練過程中的心率監控,形成體驗教學。總之,體驗式的情境,能給學生創設出符合他們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的情境與氛圍,從而充分調動他們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
(二)穿插游戲
小學體育課堂練習活動要創設開放性的情境就要隨時穿插一些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情境之中自然地開展體育練習活動,而不是枯燥地開展練習活動,影響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穿插游戲的具體策略首先,要創設游戲情境。所謂的游戲情境就是要要有游戲的模擬氛圍。例如:在立定跳遠的環節就是設計了“青蛙過荷葉”的游戲情境,學生都變成了小青蛙,要立定跳遠,跳過遠處的,一條細細的跳繩,小組內都跳過就是完成任務,荷葉越遠,成績就越高。其次,形成自由游戲或的情景。體育課堂上會有一些“自由活動”體能練習的內容設置,為了更好地實現體育課堂上的體能練習活動,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自由活動,讓學生能夠動起來、玩起來,只要學生玩的內容能夠鍛煉體能就可以了,只要能夠動起來就可以了。另外,要利用體育器材來創設情境。例如:制作小河、跨圈、小山等。兩根繩子模擬小河,跳馬模擬小山,學生從一邊到另一邊,形成了野外生存訓練的模擬游戲場景,學生感覺很新奇有趣,同時也完成了體育鍛煉的目的,能夠實現短跑、跳馬、往返跑等訓練的目的。
(三)團隊建設
開放情境下的小學體育課堂練習活動應該重視團隊建設,更好地利用體育訓練團隊來實現練習的目的,同時團隊內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境內容可以設計。首先,要組建學習團體。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自主需求意愿來組建學習團隊,這樣互為朋友的學習團體內便于開展更為豐富多彩的體育訓練活動。其次,要進行開放的自主練習活動。例如:在自由活動環節,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生在小組內考慮到每一個成員的實際情況,然后設計自主練習活動。另外,團隊內提出問題,形成開放化的問題情境。例如:提出問題“怎樣才能夠跑的更快”。小組內討論,同學們也會進行不斷地嘗試,找出雙臂擺動的幅度、起跑的技巧等內容。同時,小組內的成員也可以借助網絡信息,來搜索相應的理論與實踐內容,這樣就使得很多體育運動技巧能夠實現理論與實踐的雙面融合。這樣的團隊建設工作,讓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發展實際出發,積極為學生營造一種活躍、輕松和趣味性強的教學情境,有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大幅度提升。
(四)開放競賽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開始在小學體育中應用情境教學模式。開放情境下小學體育課堂練習活動的開展要重視競賽的設置,讓競賽能夠彰顯出更多的開放空間。首先,要鼓勵學生自己組織比賽活動。學生自己組織比賽就是能夠根據自己的愛好來設計比賽內容,形成體育運動效果的大幅度地提升。具體的組織比賽的內容要做到:第一步,設計比賽的內容和時間;第二步,制定比賽的規則;第三步,明確比賽的程序。例如:同學們對于“撕名牌”這個游戲特別感興趣,所以就設計了“往返跑撕名牌”的競賽活動,這個活動將體育課堂上的“往返跑”訓練與娛樂節目之中的“撕名牌”活動結合了起來,內容新穎,學生喜歡。接下來,利用陽光體育時間來進行分小組的競賽,最終獲勝的小組會得到班級同學贈送的獎品。這樣的活動開展下來,學生有了全新的體育練習方式,身體素質也在競賽活動之中得到了提升。同時,自己設計競賽規則,對于公平競爭、遵守規則等體育品德也有了深刻的認識。另外,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擁有一個好的體格最行為有效的方式就是體育課堂,因此教師要設計不同層次的競賽活動,讓不同體能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競賽活動之中,避免出現體育競賽都是體育優等生參與的偏頗狀況。例如:全班同學分層三個層次,組織分等級的競賽活動,讓同學們都能夠積極準備,形成教學分層與競賽分層的同步進行。
綜上所述,開放情境下小學體育課堂練習活動的開展是全面推廣體驗式教學方式;隨時穿插一些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情境之中自然地開展體育練習活動;應該重視團隊建設,更好地利用體育訓練團隊來實現練習的目的;重視競賽的設置,讓競賽能夠彰顯出更多的開放空間,確保小學生活動體育運動的成就感,進而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素養。
參考文獻:
[1]陳樂樂.小學體育教學中運動成就感的應用[J].教育,2015(40).
[2]宋修偉.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花樣跳繩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5).
[3]毛勝強.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策略分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4(24).
[4]張剛強.淺談信息環境下的小學體育教學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