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琴
【摘? ? 要】“讓學引思”這一觀點的提出,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上的教學質量。基于此,首先就分析了“讓學引思”的教學思路,然后又從“以學定教、為學設教、順學而引”這三個角度闡述了“讓學引思”的基本原則,最后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分析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展開“讓學引思”的具體策略,包括“小組合作,深入學習;教師啟發,深入思考以及拓展延伸,深入探究”,以期對初中數學教學有所助益。
【關鍵詞】初中? 數學教學? 讓學引思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125
“讓學引思”,根據這一詞匯的字面意思我們就可以看出,這是一種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觀念。在“讓學引思”的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生在課堂上的主人翁地位落到實處,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讓學引思”的教學思路
“讓學引思”,是通過“自主探究—引發思考—促進教學”這樣的流程來實現教學的全面發展的,這一流程的主體只有一個,那就是學生。“讓學引思”的教學觀既是對教師“全程教授”的一種解脫,又是對學生“被牽著鼻子走”的一種解放,是一個一箭雙雕、一舉兩得的教學法。所以,教師在運用“讓學引思”教學法的時候,要從自己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出發,以做到有序引導,有序教學。
二、“讓學引思”的基本原則
1.以學定教。實踐證明,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確定教師的教學內容,是提升教學效果性的重要途徑。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學生對書本知識的吸收情況,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情況及其在習題練習中對知識的拓展情況。我認為,初中數學教師如果能夠將自己的教學內容、思路和學情這三點內容進行深度融合,那么,學生對知識的渴求程度一定能夠達到最高點。例如,當教師在教授“點和圓、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時,先檢驗學生對圓的有關性質這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如果學生對圓的有關性質這一知識點掌握得不牢固,那么教師就需要帶領學生做課前復習或者習題鞏固。
2.為學設教。學生想學習什么,學生喜歡通過什么方式學習,學生在什么情況下能夠高效學習,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都是需要提前了解的,還必須是了如指掌。只有如此,教師才能將授課方式變成學生的學習方式,才能將教學課堂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
3.順學而引。我想“順著學生的學習情況引出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和引導學生思考”,是對“順學而引”最直白、最簡明的一個解釋了。學生是課堂上的主體,教師如果不順著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教學上的進度調整和模式上的方法變更,那教師的教學效率要依靠什么來提高呢?高效課堂又要依靠什么來建立呢?所以,初中數學教師要嚴格遵守“讓學引思”中的“順學而引”,并在掌握學生學習狀態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致力于將學習中的樂趣和成功帶給學生,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充滿成就感與滿足感。
三、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展開“讓學引思”的具體策略
(一)小組合作,深入學習
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雖然聽懂了數學教師所講述的知識,但是,在課下卻是怎么回想課堂上的知識都不會做題,一看到題目就沒有思路。究其原因,是因為數學不是一種表面教學,而是一門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究的深度教學。由于一個人的力量和思想是有限的,一個人的學習方式和能力發展也是有所區別的,那么,為了學生之間的思想可以互相交流,為了學生可以習得更多的學習方法和思路,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進行知識探討,進行數學知識的進一步挖掘。以簡單的“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為例,在學生聽完相關知識的知識講解之后,我讓學生做了幾道課后練習題,根據我的“課堂巡視”發現,部分學生已經抓耳撓腮,不知如何運用新學的知識了,他們難以完成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思維轉換。但是,在小組合作探究中,理解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就可以站在學生的角度,通過學生的思維和方式為其他對知識點模糊的學生進行講解,最終完成平面圖形向立體圖形的思維轉換及其轉換的推導流程,并通過這一轉換在習題中的運用,尋找到適合學生思維的解題方式,以達到通過小組合作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深入學習的目的。
(二)教師啟發,深入思考
在學生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學習與探究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知識的挖掘者,或讓學生變換思維角度,或讓學生進行動手實踐。在新時代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在學習了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后,教師不能將學生的知識獲取限制在課堂之上,應該引導學生將課堂上的知識以及書本上的知識延伸到社會實踐和生活實踐之中。還是以“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為例,教師就可以通過一些建筑物或者物品的展示,讓學生體會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區別,并嘗試著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圖片或者實物,經歷把實物抽象成幾何圖形的過程等。這些方式何嘗不是解決重難點知識的好方法呢?總而言之,在深入挖掘知識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找到啟發學生思考知識的切入點以及啟發學生做進一步的知識拓展與探究的契合點。
(三)拓展延伸,深入探究
初中數學教師在教授完教學大綱上要求學生所必須學習的知識點之后,還需要將一些具有擴充性的知識點做有針對性和方向性的延伸。同時,讓學生學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待數學知識與問題,進而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四、總結
綜上所述,我認為,初中數學教師要想讓學生在整體上都有一個優良、穩定的成績,就一定要清楚教學的過程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果其與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出入,教師就要以最快、最敏銳的邏輯思維做出教學調整;如果與學生的學習狀態非常符合,那教師就要想一想如何做到更優、更貼切,以不斷地鞭策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進而達到“讓學引思”這一教學觀貫穿全局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杜育林.站在“讓學引思”的制高點上——基于核心素養數學教學的挑戰與對策[J].中國數學教育,2017(21).
[2]王建清.初中數學課堂中“讓學引思”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開心:素質教育,2017(8).
[3]盧啟學.芻議“讓學引思”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定位與優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16):121.
[4]康學英.“讓學引思”在初中數學課堂課堂中的應用探析[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4(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