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波
【摘 ? ?要】數學作為理科學科,除了具有理科學科的普遍特點,同時數學還更為抽象難懂,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較高,學生學習起來很困難。因此,不少學生都對數學感到頭疼,不愿意去學習數學,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成為了小學數學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
【關鍵詞】小學生 ?數學教學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1.135
小學數學是比較基礎的數學內容,如果學生在小學階段都失去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那么在以后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困難。因此,在小學階段就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數學,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更加輕松。在這里向大家分享了幾種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
一、創設教學情境進行教學
數學是一門具有較強抽象性的學科,小學數學雖然是數學教學的基礎,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局限,思考問題的方式單一,因此學習起來也有很大的難度。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將教學內容融入進情境當中,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在教學情境當中學習,使學生學習起來更輕松,理解起來更簡單,方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不僅如此,教師通過創設簡單有趣的教學情境,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課堂教學氛圍變得生動有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于數學更感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于某些重點數學知識,當學生不能輕易理解時,教師就應該通過創設教學情境進行教學,比如在對一元一次方程進行講解時,不少學生總是不會利用方程解決問題,總是愛通過去試數字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樣的想法當然是不行的,我們要培養學生的方程思維,培養學生使用方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平時的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并與學生一起解決來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通過提出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問題,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并幫助學生解答他們的疑惑,通過這樣的教學情境,來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學會思考問題,當學生解決了難題之后,就會體會到克服困難的喜悅以及數學學習的樂趣,自然也就提高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二、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教學的都是數學的基礎內容,因此與平時的日常生活有著很大的聯系。在平時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運用生活中的具體問題進行教學,使教學生活化,降低數學的學習難度,方便學生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也能接觸到與生活相關的內容,改變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無用的看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從生活實際出發去學習數學。教師對于某些教學內容,不要按照教材來生硬地進行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要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與創意并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教學內容能夠吸引學生。比如在講解加減法或者是乘除法時,通過舉例子讓學生進行思考。譬如小明家要蓋房子,一個房間要500塊磚,小明家總共有四個房間,問小明家蓋房子總共要多少磚。小學生對于這方面的問題最感興趣,在沒有學習乘法之前,不少學生在遇到這種問題時,都是用500+500+500+500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計算,此時我們就可以引進乘法的概念,讓學生通過運用乘法來進行計算,培養他們的能力,改變學生傳統的用加法運算這類問題的方式。除此之外,教師對于其他內容進行教學時,也可以運用生活中的例子,在講解圖形時可以舉例電視機、硬幣、電腦等,運用日常生活中學生常見的物品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們學習和了解數學知識,同時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具有很強的優越性,首先多媒體教學內容豐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隨意增添教學內容,同時多媒體教學相比于傳統的黑板教學,教學內容更加直觀,通過不同的文字顏色,幫助學生區分重點難點,其次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這種教學方式,對這種教學方式會感到好奇,因此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投影在大屏幕上,讓學生通過看大屏幕進行學習,避免學生在私自看書時走神。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其他功能,將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形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比如在講解圖形的對稱、平移、翻轉時,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動態展示功能,在大屏幕上向學生展示這些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到這些內容,降低了對于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要求,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輕松。不僅如此,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教學視頻,或者是教學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開闊學生視野
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后,如果有多余的教學時間,可以向學生補充一些有用的數學知識,數學家的有趣事件,或者是更加有用的數學方法,不僅能幫助學生學習,還能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小學生的求知欲望十分強烈,對于同一個問題,他們期望能夠用多種方法進行解答,因此在教學時,教師除了幫助學生運用教材規定的方法進行解答外,還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其他的解題方法,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不僅如此,在遇到教材上有關數學家的介紹內容時,教師也應該幫助學生了解這位數學家的生平歷史,讓學生了解數學家的艱苦歷程,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歷史,小學數學經常會遇到有關高斯的介紹內容,除了對高斯進行簡單的介紹外,與高斯有關的趣事也可以向學生講述,比如最經典的就是在高斯小學時,解決了教師提出的數學難題,計算1+2+3+……+100=?對于這道題,我們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計算,讓學生對于這道題進行思考,最后再告訴大家正確答案以及如何去思考,幫助學生發現數學學習的奇妙,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正是通過向學生講述這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對于數學有一個大概的認知,從根本上來學習數學,在開闊學生眼界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
以上就是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幾種方法。在小學階段,降低數學的學習難度,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是最為重要的。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合理運用教學方法,進行趣味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張昭.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4):126-127.
[2]倪興華.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2(2):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