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香
【摘? ? 要】對于每個學生而言,接受教育的過程是他們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每個學生都會接受一定的教育,其所受教育的質量能決定他們今后的生活。近些年,人們也能開始明了教育對一個學生的積極影響。因此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其關注投予在教育中,并對教育有了一定的期待。
【關鍵詞】課堂導入? 初中語文? 教學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034
人們對教育有一定的期待體現在他們更加關注教學的過程,也會評價教學的成效。國家相關部門也對教育領域投予了資金支持、師資支持以及資源等支持。在被支持以及被關注的環境之下,教師們的教學任務也較以前重。教師們應更加嚴謹地執行教學過程,且將高質量的教學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大多數教師費其精力也無收獲,為了使教學得到一定的成效,教師們應該認真思考應該怎樣搞好教育工作。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簡單的說,教學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只是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使用良好的方法并投入其精力。細化教學過程,我們會發現其由多個環節構成,每一個環節都支撐著教學的進行,并且每一環節都有其獨特的作用。比如導入環節能使學生的思維轉換到新課學習中,讓學生自然地進入新課環節;講課的環節能使學生學到他們應該掌握的知識,讓他們完成此堂課的學習目標;總結環節能檢測學生本堂課的學習情況,引導學生遨游在已學習的知識海洋中。每一環節都有它所對應的作用以及它的任務,在教學中不可以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如若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就難以保證教學的完整性,則一定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并且每一環節之間都有它的執行順序,一般導入在前,總結在后。換句話說,課堂導入就是每堂課的“龍頭”。它能啟動一堂課,并且指引這一堂課的方向。因此每一堂課的課堂導入非常重要,它能決定一堂課的執行是否成功。
但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略去導入這一環節。他們認為每堂課的任務便是講解知識,而導入環節只會耗費時間。的確導入環節會占據一定的時間,但它的執行對整堂課的教學有一定的益處。缺少導入環節的課堂便缺少了教學方向,并且學生們很難進入學習的狀態。很多教師總是煞費苦心地講解知識,但學生們學起來卻比較費勁,學生們學習費勁不僅因為他們基礎夠不扎實,還因為教師略去了導入環節。學習同樣需要一個緩沖過程,沒有經過導入環節學生們難以進入新課的學習,即使學生們在教師的生硬牽動下能進入學習狀態,但其效果一定不理想。
語文的學習本應該是一個輕松的過程,因為學生們在很小時便接觸了文字且語文內容和生活有一定的接軌,不至于使得學生們學習得很吃力。然而很多初中語文教師都直接跳過導入環節,直接講解新課,這樣只會加大學生們學習的難度,并且也會影響教學的過程。在以往的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師省略導入環節的現象非常常見,這導致很多學生只能在無味的環境中接受教師生硬的教學內容,并且漸漸只能死板地思考問題。比如在講《社戲》這篇課文時,很多語文教師都是直接講解課文內容,這樣只會導致學生們很難體會文中要表達的農村人的美好品質。而如果初中語文教師在導入環節給學生提供農村生活的相關教學視屏,就能使學生自然地學習這篇課文。也有極少數初中語文教師會執行導入環節,但其導入過于敷衍或老套,很多教師都會采用固定的一兩句話導入新課,如:“同學們還記得昨天講過什么內容嗎?同學們有沒有預習今天要講的課文?今天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等敷衍的導入話語。這樣的導入不僅沒有任何益處,還會使學生厭于學習語文。因此每一位初中語文教師都應該認真準備導入環節,讓學生在高質量的導入環境中學習。
二、課堂導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課堂導入是教學過程的一個環節,并且是整個過程的“發動機”。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備課時精心準備導入環節,切勿使用老套且敷衍的導入環節。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都知道,講解課文內容是執行教學的主要方式,因此我們就應該分析每一篇課文中需要講解的內容以及相關知識,學生們在學習時需要掌握每一篇課文中的字詞句、作者簡介、寫作分析以及思想感情等內容,前三方面的學習內容都可以通過學生的努力而獲得,但思想感情方面的內容則需要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技巧。每一篇課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都源自課文中所發生的事件或作者的個人經歷,如果學生們能深入了解作者以及相關故事,便能更好地理解文中的感情和內容。以下將具體探討以講故事的形式進行課堂導入環節。
在導入環節植入故事的講解能助力于學生學習,讓學生們深入體會文中的感情。在一些地區已有部分初中語文教師以講故事的方式導入新課,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大多數初中生都具有好玩且好奇的特點,他們總是渴望去了解生活。以我的經驗而談,大多數初中生仍然喜歡聽故事。依據初中生的特點以及語文教學的內容,在講故事中導入新課是非常可取的,因為在聽故事時能俘獲學生學習的“芳心”,使他們保有學習的激情。并且在聽故事中進入新課學習,能使學生對本堂課有一定的好感。
比如在講《背影》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在導入環節給學生們講故事。即講朱自清的家庭變化以及他和他父親的一些事跡,如果時間允許,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朱自清兒時的趣事。在學生聽完故事后,想必大多數學生都對朱自清以及它家庭的變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這能為學生學習作者介紹以及體會文中的感情提供最理想的鋪墊,并助力于學生的學習。但教師也需要注意導入環節時間的控制,切勿在導入時占據過多的時間。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備課時要仔細估測講解故事的時間,合理的導入時間才能保證導入效果。雖然每一篇課文中都會有很多與之相關的故事,但教師應仔細挑選最適合于學生傾聽的故事,所挑選的故事應和課文內容有極大的關聯,并且要符合學生現階段的學習。切勿挑選一些和課文內容不搭邊并且也不適合于學生學習的故事,這樣只會耗費時間。最重要的是,教師一定要保證故事的趣味性。只有有趣的故事才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定格于教學中,學生們才樂于學習此篇課文。
對于大多數初中生而言,課堂導入是吸引他們學習的一大“法寶”。并且課堂導入的執行還能讓學生自然地進入新課的學習,并為教師講解新課埋下基石。而在導入環節講故事,能助力于學生學習新的內容。
參考文獻
[1]趙海.初中語文課堂導入藝術淺談[J].學周刊,2016(1):43-43.
[2]史正清.探究初中語文課堂導入的有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2):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