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如男
【摘? ? 要】小學體育教學是小學的必要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是增強學生體育能力的條件。本文從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幾點不足出發(fā)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的體育課程提出了幾點參考性的建議,為提高我國小學生的體育素質而努力。
【關鍵詞】小學教育? 體育教學? 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055
小學體育課是鍛煉學生身體,提高學生運動技能的一門課,是小學課程中重要的組成。小學生正是精力充沛,活潑好動的時候,小學體育課是學生們樂于參加的課程。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小學生們往往不喜歡體育老師教學部分,他們最喜歡的是自由活動時間。而且小學的體育課還會涉及到升學的體育考試內容,有些學生平時不努力,到了考試前,再加緊練習,導致體育課成績差。因此,如何根據學生的發(fā)育特點和興趣來進行課堂設計,將體育技能學習部分變得有趣,從而來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呢?本文通過對小學體育教學中現有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應用,從而提出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的建議。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幾點不足
(一)教學流程固定,缺乏創(chuàng)新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比較固定,經常開始上課的時候,教師會進行跑圈和熱身運動,然后是課堂的教學內容,整個課堂由于在戶外,學生自由活動的空間大,所以學生在后排的時候,對于教師的指令往往聽不清楚或者是課程內容無趣,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分神,從而影響了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因此,教學流程的固定模式,不能滿足從學習中放松出來的學生的需求,需要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進。
(二)教學內容陳舊,設備陳舊
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不斷增加,但是在體育教材和設備的置辦上,往往受制于課程內容的更新差和學校的不重視,從而導致設備陳舊,體育教師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
(三)學生模仿教師為主,自主學習性差
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對于體育教師講解的動作,更多是模仿和練習,教學過程中自主學習性比較差。學生作為體育課的主體,在教學中未能夠展現出來,課堂上教師進行右手投擲球,學生也是,為什么學生不可以根據用手習慣進行左手投球呢,所以學生未能得到學習的主動權,在課堂上缺乏自覺性。
(四)教學中所涉及的體育精神表現不夠
體育教學中除了體育競技技術的學習,更多的是對體育精神的學習和體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體育課堂中常常教師只注重了學生們對技能的掌握,而忽視了對學生在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比如團隊踢球的協作、短跑中的競爭精神等。對于身體素質差、體育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也未能及時給予更多的引導,從而讓學生體會到體育精神的存在,而不只是體育成績的問題。
二、培養(yǎng)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幾點建議
(一)課堂流程要有創(chuàng)新
在體育課堂上,課堂的開場和熱身,除了傳統(tǒng)的固定模式,還可以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制作出更多地能夠提高學生運動熱情的課堂引入。比如,體育可今天要學習的是跳遠,那么課前的開始部分,為了讓學生進行熱身,可以讓學生們玩背對背的拉伸和手腳腕部的活動,并通過教學器材軟墊的使用,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腿部活動,從而增加課堂的多樣性,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課堂中的教學內容屬于比較緩和的部分,教師可以加入不同的活動種類,比如練習反應力的掉手絹游戲。
(二)增加教學器材,豐富教學內容
作為體育教學,自然離不開適合學生練習和使用的教學器材。對于傳統(tǒng)的體育課,教學器材比較簡單。而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體育教材涵蓋的面和對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上,應該引進更多的具有提高學生反應力、敏捷力、協調性等功能的器具,比如感覺統(tǒng)合器材的引入,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大腦發(fā)育。體育教學除了傳統(tǒng)的跑、跳、扔之外,有條件的學校應該根據學校的能力,為學生開展更多的課程,如滑冰、游泳、網球、小籃球等,讓學生對不同體育內容的進行接觸,發(fā)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從而培養(yǎng)對體育課的興趣。
(三)設置游戲化的教學內容
小學生生性好動,喜歡做游戲,因此在體育課堂中應該設置更多的動的游戲,以彌補學生平日的運動量不足的問題。游戲環(huán)節(jié)應該在課堂中多設計,巧妙搭配教學內容。比如教學內容是跑,那么今天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上可以設置跑的游戲,可以是接力跑、老鷹捉小雞等游戲。游戲的本身能夠提高課堂的活躍度,調動學生們的熱情,并促使內向的學生參與性提高,從而有助于教學內容的實施。
(四)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其肢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將會逐漸提高。因此,在教學中,學生可以做的動作,可以減少教師的示范,增加學生的探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中需要對動作要領進行重點講解,從而方便學生進行動作連貫。比如做體操,簡單的動作學生都可以進行,但是動作要領往往是學生的難點,因此,教師可以讓示范后,讓學生模仿,再選擇動作好和動作差的同學,進行展示,并對動作中的問題提出疑問,讓學生思考,哪里的問題,導致的動作不標準,從而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
(五)注重對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
體育精神是體育課中的重要內容,作為教師應該注意上課過程中對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比如800米的跑步,可能平時體質差的同學,在別人跑完后,自己落在了最后,更可能是一圈的差距。這時學生本來就氣餒和羞愧,如果教師能夠對其堅持進行表揚,相信學生會更加肯定自己,以后在運動課中好好表現。對于體育課,是培養(yǎng)競技能力,也是培養(yǎng)團結和友愛的地方。經常學生在進行賽跑或者跳遠中發(fā)生意外,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就是體育精神的詮釋。因此,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中應該加強對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
小學體育課不僅鍛煉的是學生的體魄,還有對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因此,加強對小學生體育課堂興趣的培養(yǎng),能夠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志軍.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6(08).
[2]王立軍.探究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7(25).
[3]包玉書.試論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興趣[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