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煜澤
【摘 ? ?要】物理是一門闡述事物的學科,通過物理學習,學生不僅能夠學到客觀事物的變化規律,還能夠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物理是學生接觸物理的第一個階段。雖然一些學生在學習初中物理前可能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物理知識,但很少有學生系統學習過物理。因此對于初中生來說,物理仍然是一門新的學科。學好物理需要學生掌握物理學科的學習方法,也需要教師做好教學設計,能夠讓物理課堂活起來。而從某種角度講,學生能否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也與教師的引導不無關系。因此,思考物理教學中如何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十分有必要。
【關鍵詞】初中物理 ?有效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011
學科教學需要考慮到教學對象,也就是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等,如此才能讓教學達到我們期待的效果。對于初中物理這門學科來說,我們首先需要考慮到的,就是這門學科對學生而言是一個全新的內容。因此能否調動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讓學生體會到物理的魅力,與初中物理的課堂有著很大關系。同時與其他學科相同,物理也有著自身獨特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掌握更為高效的物理學習方法,也是為學生的物理學習打好基礎的關鍵。這些都離不開一個優秀的教學設計。本文將就初中物理教學策略簡要探討,希望能為教師提供幫助。
一、利用教材,借助有趣現象讓物理課堂活起來
物理是來自于生活的學科,也對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進行了科學的解釋和說明。因此物理應當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對于好奇心比較強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但很多教師在教學時過于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授,反而讓物理課堂變得死氣沉沉,也讓物理知識變得晦澀難懂。微課避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時不妨借助于生活中的有趣現象讓物理課堂活起來。而教材中的導言往往就是有趣的事例,但很多教師卻常常忽略這部分內容。例如在學習“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這個內容時,教材中的導入就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非洲干旱炎熱的草原上,萬籟俱靜。一群大象慢慢地向前走。這群象要去哪里?或許它們發現了水源,或者可口的食物。象群的前進速度雖然緩慢,但方向是確定的。忽然,不知什么原因,象群停住了。一些象豎起鼻子停在那,另一些則左顧右盼猶豫著。但是很快,他們又繼續前進了,不過這次他們改變了方向。謝謝大象是在無聲無息中進行的,這與聲有什么關系?實際上,大象可以用人類聽不到的聲音進行交流。”這個導言并沒有直接從大象利用人類聽不到的聲音入手引入內容,而是用大篇幅描繪了一個生動場景。這是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此教師在準備事例時,也應當多從學生角度考慮,避免陷入成人的思維定勢。
二、充分借助實驗的魅力,讓實驗輔助知識學習
在初中學生接觸的所有學科中,物理應該是第一個給學生提供了動手實驗機會的學科。這也為物理課堂增加了趣味和魅力。初中物理的實驗有許多種,其中占比較大的是電學實驗和力學實驗。這兩種實驗都需要學生動手完成。很多學生在實驗課上總有些迫不及待,還沒等教師講清楚實驗原理和注意事項就已經開始實驗了。這樣進行的實驗最后難免會出現許多錯誤,該掌握的內容也可能沒有很好地掌握。因此對于以驗證結論為目的的實驗課,一定要“先理論后實踐”,在課堂上完成相關知識的介紹之后再帶學生到實驗室去。對于以探索為目的的實驗課,教師也需要先將注意事項告訴學生,務必確保學生已經清楚了解了這些內容。實驗能夠憑借趣味性讓學生更喜歡物理,也能夠因為難度讓學生望而卻步。尤其是電學實驗。電學是初中物理的一大難點,也是影響許多學生物理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電學實驗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部分內容,但同樣也可能會讓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更加迷惑。因此教師在安排電學實驗前,一定要多花一些課時做實驗前的準備工作,盡可能地讓電學實驗成為學生學會電學知識的有力工具。
三、做好學習方法的引導,幫助學生高效學習
任何學科都有自己的特點,也都有對應于特點的高效方法。掌握學科學習的高效方法是輕松學習的捷徑。教師一般會在學科學習的第一節課介紹學科內容以及學科學習方法。但很多學生對第一節課不夠重視或是對學習方法的重要性沒有切身體會,以至于即使教師講過了學習方法,學生還是習慣于按自己過去的習慣來學習。誠然,由于個體的差異,同樣的學習方法并不適用于所有學生,我們也應當鼓勵學生探索出自己的學習節奏。但這種節奏應當是根據學科特點和自身特點不斷摸索而形成的,而不是一味沿用自己過去的習慣。這一點需要教師清楚,更需要教師幫助學生認清楚。為了讓學生能夠習慣物理學科的學習方法,僅僅依靠第一節課的方法介紹還是不夠的,教師還需要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多多強調。物理學科的高效學習方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學生要抓住課堂,課堂是學生深入理解知識的關鍵,是物理學習必不可少的。另一個就是習題練習以及錯題復習。練習與復習是不可分割的。只做不復習無異于在假裝學習,很難有更多提升,只復習不做題讓學習浮于表面,只能學到淺顯知識。將兩者結合,才能有更好效果。
四、結語
教學策略是教學的指引。學生在學習時不能沒有目的、沒有計劃地盲目學習,教師在教學時也不能沒有教學大綱、沒有教學計劃盲目地教學。教學策略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特點以及學科特點,充分發揮教師在學生學習當中的作用。興趣與方法是物理學習的兩個要點,把握好這兩個方面,教學效率也就不在話下了。
參考文獻
[1]佚名.核心素養下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策略——淺談應用有效設問激發學習興趣的幾點做法[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8,36(24):11-12.
[2]佚名.注重信息加工提高學習效果——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思考與感悟[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8,47(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