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春
【摘 ? ?要】從教學實踐來看,教師有必要將語境理論教學運用到文本解讀中,幫助學生解決在閱讀過程中容易出現的諸如理解不準確、喜歡斷章取義等問題,提高學生對文本的分析能力與整體把握能力。
【關鍵詞】語境理論 ?高中英語 ?詞匯教學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068
在日常教學研究中發現,學生在背誦和記憶單詞方面花費很多時間,結果往往是不斷記憶,不斷遺忘,最后導致學生沒有信心再去記憶英語詞匯。詞匯是英語教學的基礎,詞匯量缺乏就無法有效的閱讀和表達。為了克服學生記憶英語詞匯的反復性和無效性,探索語境理論在高中詞匯教學中的應用,將詞匯或短語放到固定的語言環境中去理解記憶。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語境記憶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積極性和延長單詞記憶、保持的時間。
一、當前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有效教學時間有限且詞匯教學課時比重較小
高中英語教學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涉獵科技、文化、人文、傳記、時政等各方面知識和素材,高一至高二兩年,八十個教學周,300多小時要完成必修一到必修五,甚者到選修六、七或八的教學內容。如此短的時間里如何兼顧語法、句法、閱讀、聽力、寫作、詞匯等教學內容且達到掌握的程度,難度較大。很多老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閱讀、語法、寫作等方面,詞匯教學附加在閱讀教學當中講解,實際教學時間縮短,所以作為英語基礎的詞匯教學逐漸為英語閱讀和寫作等大的模塊讓步。
(二)詞匯教學方法傳統單一
大多數的詞匯教學都是先音,后形、意,再構詞法、用法講解,最后造句、做練習,這種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不能有效地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英語單詞往往是存在一詞多義,一詞多形等問題,不易于識記。教授過程中往往忽視英語詞匯教學的整體性,詞匯不是獨立出現或者獨立使用的,它必須以英語的句子,段落和語篇作為其載體而呈現的,即特定的單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里具有特定的含義。如果脫離語境去進行單詞的教學,只會給學生的記憶增加難度。
二、語境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習慣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很少運用語境理論展開教學。在傳統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而學生則依附于教師,很少進行獨立思考。教師往往以自己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很少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在閱讀教學中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效率就很難提高。這樣,學生很難真正弄清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文章段落、語言之間的關系。這種教學方式會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疲憊感,真正運用語言時不會變通,只會照搬書本,使英語學習失去了應有的意義。為了改變這種教學方式,教師應當在為學生傳授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注重指導學生對文本的把握。總之,缺乏語境不利于學生高效閱讀,教師應將語境理論運用于文本解讀中,幫助學生真正融入文本,掌握文本。
三、優化措施分析
(一)借助語境推測出詞匯外延含義
一個單詞有多重含義,那么教師要如何幫助學生學習外延含義呢?英語教師可以為學生分析單詞結構、意義及使用方法,讓學生明白該詞匯是在哪種場合使用,這對加強學生對單詞的理解具有積極意義。通過該方式,學生即使遇到陌生的詞匯,也可以根據語境將詞匯大意推測出來,有助于提升其英語學習效率。
(二)利用語境理解詞的內涵意義
內涵意義指附加在外延意義的含義,通過單詞或短語判斷人或事物持有的感情、態度,多與地域、文化等因素相關,會根據語境的改變而改變。例如,詞匯“child”,意思是兒童,但在使用的過程中,人們對該詞匯還發展出很多內涵意義。部分人認為兒童是可愛、單純的代表,因此,他們會賦予“child”一詞lovable、sweet等意思;而部分人則不喜歡兒童,覺得兒童過于吵鬧,那么他們會認為“child”一詞含有noisy、irritating等意思。因此,詞匯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學習詞句內涵意義,正確理解詞句意思,這樣才能清楚把握文章所要表達的含義。
(三)妙用情景語境,推測生詞難句
在學生了解了文化語境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其自主閱讀。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經常會碰到一些難以理解的單詞、短語、句型等。部分教師習慣直接告訴學生答案。這樣雖然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但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從傳授者轉變成引導者,引導學生結合情景語境去推測不理解的生詞、難句,聯系上下文強化學生對情景語境的認知。語感是情景語境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語感好的學生英語閱讀水平一般比較高。因此,教師在文本解讀過程中,要利用情景語境,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1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中的Reading部分時,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閱讀文章第一部分——亡靈節。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能不理解“For the Japanese festival Obon, people should go to clean graves and light incense in memory of their ancestors”中graves和light incense的意思。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上文了解亡靈節是用來紀念死者的。日本的盂蘭盆節、中國的清明節等都是紀念死者的節日。根據這兩個節日,學生可以聯想到與該節日有關的一些活動,如掃墓、放花燈等,進而推測light incense,graves等詞匯的含義。之后,讓學生將推測的含義代入原句,并根據情景語境分析推測是否合理。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單獨教授單詞詞匯,學生不但學習興趣不高而且記憶效果不佳。但是當單詞置于一定的語境中時,由于有了上下文的意義支撐,所以學生對于單詞漢語意思的理解,固定搭配的使用和短語的記憶,固定句型的掌握等方面均顯著的優點。教師應該盡量在語境中展示詞匯,在語境中教授詞匯,教會學生在語境中學習和運用詞匯。同時,教師在通過語境進行詞匯教學時,既要教授詞匯,更要注重方法的傳授,從而幫助學生完成自發、有效的詞匯學習。
參考文獻
[1]陳曉英.語境理論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高考,2015(2):126.
[2]夏文靜.語境理論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外國語文,2014,30(3):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