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靈芝
【摘 ? ?要】教學最為簡單的方法便是,借由實際生活經驗來對學生進行引導,調用學生已有的知識來對“未知”進行探索,讓學生得以在探索中鞏固已掌握的知識,以及發現、學習、理解新的知識。為此,高中數學教師有必要將教學融入到生活之中,借助生活來輔助教學。
【關鍵詞】高中數學 ?生活化 ?教學融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137
數學源自于我們的生活,同時數學又服務于我們的生活,且不能被替代。基于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有必要要考慮“生活”與“數學”相聯系的問題,以便讓教材中的數學問題生活化,以及令生活中的問題數學化,從而讓學生能夠更為輕松地做到“學以致用”。我們下面就對融入生活的高中數學教學略作談論,以便能夠通過生活化來使高中數學教學得以更為順利地進行。
一、融入生活元素來對高中數學教學進行指導
數學教學進行的主要場所是“課堂”,而次要場所則應該是“現實的生活場景”,教師要以“主次齊抓”來切實有效地搞好教學。從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來看,教師需以學生為中心來進行知識的構建,引導學生把生活融入進行數學學習之中,借由豐富的生活經驗來更好地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幫助學生成功構建起一套專屬于自己的數學認知體系。所以,高中數學教師要時刻注意在教學中融入生活,讓學生清楚地知道所學數學知識可以應用于生活之中,且這些數學知識本就存在于生活之中。
我們以高中數學知識“立體幾何”相關知識為例。此時,教師不要一味執著于使用教材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而是要試著將生活融入到教學之中,就地取材地借助學生所處的教室以及教室內的桌椅等物品,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來向學生闡釋“線與線”、“線與面”、“面與面”相互之間的關系,告訴學生教室的墻角、墻邊和墻面,分別對應立體幾何中的點、線、面,我們身處的教室就是一個由六個面組成的立方體。正是這些生活化元素的融入,教師向學生提供了更好的教學指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更好的調動,學生開始試著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放到了實際生活之中,從而學生將會在一系列的實踐中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并學會巧妙地借助融入到教學之中的生活來更好地完成內化,進而學生才會具備能順利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能力。
二、融入生活元素來對高中數學教學進行增強
我們可以把生活看作是一個擴大版的“教室”,它因包羅萬象而具有極為豐富的內容。高中數學教師要從生活中提取對于教學有用的信息,通過一系列的加工和處理之后,把生活更好地融入于教學之中,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能夠更為自由想象,可以更好地進行觀察,方便進行概括和歸納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真正沉入到這個環境之中去進行學習,通過更為積極的思考借由生活來勘破數學的本質,掌握數學的規律,培養起成熟的數學思想,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綜合能力。
我們以高中數學“統計”相關知識為例。此時,教師在使用教材來教會學生如何進行統計之后,就開始讓學生通過看電視、讀報紙、上網查閱,甚至是直接走進社區進行調研,由學生通過統計來了解我國經濟發展近況,以便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所學數學知識來對實際生活進行了解。正是這些生活化元素的融入,學生的學習意識得以在實踐中不斷增強,開始通過生活來發現數學的實際存在,從而學生開始學會借助數學知識來對生活進行一系列的分析,進而學生才會具備更為獨立自主的數學學習能力。
三、將數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之中
為了讓生活更好地融入到數學教學之中,教師要試著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之中,讓學生借由掌握的數學知識來對生活進行探索,幫助學生更好地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元素,從而讓學生能夠更為數學地看待和進行生活。
一方面,高中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之中,讓學生能夠本著永不滿足地態度來將數學知識融入到生活之中,令學生能夠開始運用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探索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漸漸能夠更好地跟著教師的教學節奏來進行學習。所以,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盡可能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用諸如“學生所住小區要安排多少汽車停車位才夠用”之類問題來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讓學生去關注生活中“車位太少不夠用,會因亂停亂放影響交通,車位太多浪費空間,有限的土地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的棘手問題,通過生活案例來引起學生對生活的關注,將數學知識融入于實際生活之中,從而學生才會在生活中運用所學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進而生活才會得以更好地融入到高中數學教學之中。
另一方面,高中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思維來審視生活,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生活之中去找尋可用于學習的素材,令學生能夠開始采用合作探索的方式來進行實踐學習,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生活所具有的價值,并開始更好地利用生活來進行學習。所以,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來對生活實際進行聯系,采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手段來讓學生更為深入透徹地了解數學學習,讓學生開始適應運用數學思維來對生活進行探索,通過現實生活來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強化,令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相關問題,從而學生所掌握的相關數學知識才會會更好地融入于生活之中,進而生活也才會反過來得以開始融入進高中數學教學。
正是數學知識不斷融入于生活,而生活又反過來融入于數學教學,數學與生活得以交織在了一起,學生開始認識到數學是具有極高現實應用價值的,教師開始將教學的重心由“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授”轉移到“學生實際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之上。這個時候,高中數學教學將順利完成生活化轉換,教材中原本略顯得有些脫離于實際的數學知識開始向生活回歸,學生會透過生活更為清楚地看到數學的本質,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所在,開始更為積極地去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不斷向著“學以致用”的基本目標靠攏。
總而言之,數學是不可能脫離生活而獨立存在的。高中數學教師若要想搞好數學教學,就必須讓數學教學得以向生活回歸,將生活融入進行數學教學之中,引導學生更好地看清數學在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用更貼近學生生活的數學來不斷激發和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實踐與生活之中的數學來持續改善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式。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證學生能夠一直對數學學習表現出極為濃厚的興趣,確保高中數學教學能夠得以更好地進行。
參考文獻
[1]楊振威.高中數學思維在生活中的應用例析[J].上海中學數學,2018(6).
[2]姜艷霞.生活化理念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C].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