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玲梅
【摘? ? 要】語文是一門語言性學科,這門學科非常注重漢字的積累,漢字組成詞語,詞語組成短語,短語組成句子,有了句子才能夠進行正常的表達交流,所以說想要學生學好語文這一門學科就要重視對漢字的積累,因此趣味識字教學法在小學的語文課堂上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關鍵詞】小學語文? 趣味識字教學法? 運用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172
語文課堂應該是充滿情趣的,采用有趣的趣味識字教學法不僅僅能夠滿足低年級學生的心理要求,而且也能夠為語文教學增添非常多的樂趣。語文和其他理科性質的學科不太一樣,它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理科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而語文則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文素養,所以說想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樂趣,那就要創新教學方法。識字本來就是一個枯燥無聊的過程,只有將趣味加入其中,才能夠讓學生對其產生興趣。
一、趣味識字教學法的含義和特點
趣味識字教學法的含義非常的簡單,顧名思義就是讓識字的過程充滿樂趣,教師在采用趣味識字教學法時,可以巧妙地運用非常有趣的故事加入到識字過程當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對漢字的思考,而且還可以利用一些啟發智力的故事引發學生思考,讓他們在思考的同時學習漢字。啟發智力的故事能夠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漢字的由來和演變過程,還可以采用中華獨特的對聯形式幫助學生記憶漢字,而且還能夠區分漢字的形近字、音近字、意近字。還有的教師會采用漢字的起源法來給學生講述漢字的來歷,用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漢字的發展演變過程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而且還能夠讓學生更加了解漢字的歷史文化。當然,教師還可以將一些幽默的笑話、俗語、成語、字謎等加入到課堂當中,讓整個課堂充滿趣味。
二、用故事聯想識字
用故事聯想識字就是要把故事加入到教學課程當中,用故事來啟發學生的思考,相比于教師在講臺上枯燥無聊地一遍又一遍的教讀漢字這樣傳統的教學方式來說,低年級的學生都比較喜歡用故事的方式來學習。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想象能力,從漢字的字形出發,編成各種小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和編故事的過程中去認識漢字,而且這種學習方法是長久有效的,能夠永久性的將漢字的形狀和字音保留在腦海當中。例如,講到休息的“休”這個漢字時,左邊的單人旁代表的是一個人,而在說文解字當中,單人旁的解釋就是一個人,右邊是一個木頭的“木”,那合在一起就是一個人在走路走累了,然后躺靠在一棵樹木下休息。徒弟的“徒”左邊是雙人旁,指的是兩個人,就好像孫悟空和唐僧師徒二人在路上走路。我相信,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講解這兩個字的組成,學生都會非常感興趣,而且非常容易理解。還可以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讓他們自己想象一下類似的漢字組成方式,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啟發學生思考,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
三、把漢字和圖片結合起來
把漢字和圖片結合起來的識字方法就是圖文結合的識字方法,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低年級的孩子對繪畫都是非常感興趣的,在他們感興趣的事物上帶入知識,我相信他們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習也是非常愉悅的,所以教師可以將漢字加入到圖畫當中,把漢字用圖畫的方式來表達。教師可以做一個示范,自己先畫一幅畫,然后在旁邊寫上這幅畫所要代表的字,例如:教師畫一朵云,然后在旁邊寫上“云”字,并且再加上組詞——白云、云朵等,不僅能夠讓學生生動形象的理解“云”的用法,而且還能夠讓他們記憶更加深刻。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參與進來,讓他們舉起手中的畫筆,把身邊的一些事物用圖畫的方式表達出來,比如說自己的學習工具,還有自己的桌椅以及生活當中的食物和水果等。
四、利用兒歌識字
我相信這樣的方式也是最常用的方式,可以運用于課堂上,而且在生活當中也經常聽到漢字型的兒歌,把漢字編輯成兒歌,容易記憶。以歌曲的形式來教授知識非常的生動有趣,一旦記住了,就很難忘掉,所以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教師就應該要抓住生活特點將漢字編入進去,當然這需要教師非常的細心和耐心,善于觀察生活當中的細節。即使不能夠將漢字編成兒歌,也可以把它編成順口溜,為了能夠加深學生印象,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教師還可以在課前5分鐘讓學生一起背誦或者歌唱編的順口溜和兒歌。
五、利用趣味教學法的意義
趣味教學法的運用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突破,和傳統的教學相比,它具有更明顯的實用價值和教育價值。首先,利用趣味教學法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而且它還能夠將識字這個枯燥無聊的過程變得生動有趣,所以它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對識字的學習興趣,最主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對學習的學習興趣,我認為這才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趣味識字教學法能夠降低課堂難度,通俗易懂地把字的寫法和意義展現出來,趣味教學法下的課堂必定是非常輕松的,在一種較好的課堂氛圍當中進行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漢字的記憶和理解,而且還能夠拓展學生的其他能力。
趣味識字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以學生為本,教師要創設趣味性的手段來幫助學生識字,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方式下步入識字樂園。在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當中來的時候就意味著教師不用花100%的精力到課堂上,這就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效率。同時采用這種趣味教學法使得學生主動地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一些較為自覺的學生,甚至還可以創設更多的趣味學習方式,并且運用于自己的學習當中。趣味學習方式不僅可以運用于語文課堂中的識字板塊,還可以用于其他科目,在學習其他科目的學習過程當中也可以利用此方法,所以這一個學習方法是非常有用的。
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運用主要是想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將趣味教學法應用于課堂當中,要注重的就是該教學法的趣味性,但是在整個過程當中,教師一定要注意不能夠將課堂完全變成游戲的形式,而是要將游戲和課堂相結合,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備課,善于發揮趣味識字教學法的靈活性,讓真正的教學價值在課堂當中得以體現,并且也要及時的創新,根據小學生的特點以及所學的知識創新趣味識字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