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素
【摘? ? 要】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掀起了社會生活的新一輪革命,推動了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作為一項新技術,信息技術也對各個教育部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信息化時代,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需要不斷創新。
【關鍵詞】小學數學? 微課?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201
基于信息化時代,很多教師都緊跟時代的步伐探索出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在近年來的教學經驗中,我們都看到教師的教學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許多教師使用多媒體在課堂上教學并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深入,教學界出現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微課”。從字面上分析“微課”,即一個完整課堂的縮略形式。微課教學的實施需要多媒體,并在多媒體設備下進行教學。微課的時長一般比較短,教師可根據所教內容設置時間,但不建議時間過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許多教師都使用微課進行教學。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微課能夠吸引學生參與學習
微課的出現為各個階段和各個學科的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微課“短小精悍”的獨特形式,不僅方便于教師教學還簡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微課教授的時間很短,但其教學內容往往是高度集中的課程的精髓。它一般包括一堂課的某一知識點或某一重點以及難點內容,其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無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何種教學方法,都必須以學生的基本情況為依據。我們都知道,大多數小學生都比較頑皮、躁動,要想讓小學生靜下心來集中精力地學習是不可能的,因為很多小學生在上課期間都無法保證課堂紀律。因此,小學教師應采用可以吸引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習的教學方法。
在小學階段,語文和數學是學生的主要學習科目。我們都知道小學數學主要用于數字計算和一些簡單實用的應用問題,它的教學內容不僅具體而且具有針對性。教數學的教師都知道,學習數學不需要學生記憶,而需要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并且要想學生學好數學,其學習數學的思路、方法必須從小培養,即從小學階段便開始培養。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小學教學階段有意識地和程序化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
結合上述分析,微課是適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種教學形式,由于微課是由教師精心設計和巧妙安排,其內容新穎獨特。微課獨特的教學形式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學生學習,讓學生緊跟數學教師的教學步驟參與進學習之中。只有教師的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的動力,才能算是一種成功的教學。根據相關的心理學研究,大多數小學生集中精力學習的時間不超過二十分鐘,小學生躁動的性格特征無法保證他們能完成整堂課的學習,因此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都要合理安排每堂課的教學時間。針對這種情況,小學數學教師要緊抓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期實施微課教學,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參與度。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度越高,教學質量越高。
例如,在講解《長方體》部分時,教師就可以使用微課的教學形式進行教學。曾有教育行家評論微課為:“微課雖小,五臟俱全。”也就是說,雖然微課的教學時間很短,但教學內容也比較全面。盡管微課只是講解單一知識點,但其內容也較為豐富。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利用微課講《長方體》時,需要將其所教學的知識高度濃縮于其中。小學數學《長方體》的教學內容應包括:長方體的基本特征、長方體的表面積和其他知識點。
要想利用微課教學此部分的知識點,小學數學教師應在備課時下足功夫。也就是說,整個微課的教學內容應該包括一個完整的知識點,例如講長方體的基本特征。長方體的基本特征為:對邊相等以及對面的面積相等。因此,教師設計的微課內容應包括長方體的基本特征。為了得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PPT上給學生呈現一定數量的長方體。為了學生更好地觀察長方體,教師應給所有的長方體標識其長度以及單位,在學生充分觀察長方體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長方體的基本特征。待學生學習基礎知識之后,教師也可以在PPT上給學生呈現生活中的長方體,并引導學生觀察。通過微課的形式學習長方體,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只有學生參與進學習之中,他們才能學有所獲。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微課能夠提高教學效率
雖然在小學階段有充足的教學時間,但教學效率也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重視的教學因素,提高教學效率不僅意味著節省教師的教學時間,還意味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數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特別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因為學習小學數學可以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簡單地說,教授小學數學是集知識點講解和習題練習為一體的過程。而我們都知道,教科書上冗雜的知識點不僅加重學生學習的負擔還難以達到教學目的,許多小學生在學習知識點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感到疲勞和無聊。針對這種情況,傳統的“填鴨”教學是完全不可行的,而如果采用微課的教學形式來教授數學,則勢必會提高教學效率。因為在學生注意力集中時呈現微課精華式的教學內容,就會牢牢抓住學生學習的“芳心”。只有當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時,他們的教學效率才會提高。
例如,當講到《角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就可以使用微課的教學形式。雖然在生活中很多圖形都有角的存在,但很多學生都對角感到比較陌生。因為許多學生不知道角的定義、角的類型和角的形狀。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認識角的相關知識整合到微課教學內容中,供學生學習。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認識角,教師應盡可能多地在PPT上呈現不同種類的角。當學生觀察不同角之后,教師應引導學生總結不同種類角的定義以及區分方法。當學生了解不同種類角的定義之后,教師應給學生適當的時間找一些圖形中的角,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他們才能加深對角的認識。
在《角的初步認識》的微課教學中,教師應以角的種類以及區分方法為主要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掌握此部分內容中的主要知識點。縱觀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其講解重要知識點的時間和微課實施的時間大致相等,因此,使用微課的形式教授困難的課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但教師在采用微課教學時需注意,不應在微課中夾雜一些無關教學的內容,這只會耗費微課的重要時間,這將使教學效率下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有充足的教學時間為學生精心設計微課程。微課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步驟的設計能影響教學的效果,這就需要教師精心備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使用微課教學不僅吸引了學生參與學習,而且還確保了有效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徐艷.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考試周刊,2016(68):76-76.
[2]李桂玲.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J].新課程(小學),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