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瓊
【摘? ? 要】數學語言不僅是一種表達科學思想的通用語言,也是數學思維的最佳載體,數學交流是數學思維活動中重要的環節,是學習數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小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和對課堂語言明確的體驗,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受教程度實現最大化的利用,只有清晰規范的課堂語言才能讓小學數學的教學水平在教育領域上獲得肯定。
【關鍵詞】師生交流? 激發興趣? 數學素養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071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使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的學習是從感性認識轉變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最后再將學習到的知識,加以總結并且學會運用。數學語言作為計算機語言的重要依據,是提升學生數學綜合素養及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工具。我們應當把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將它看成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和準確性。
一、課堂教學語言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數學的學科特點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量使用嚴謹的表述,但是嚴謹的表述并不是指在教學中要保持嚴肅的態度,也不是意味著課堂語言要乏味枯燥。教師在挑選課堂語言展開教學中,需要積極思考到小學生愛表現、好奇心強的特點,從而提升語言的趣味性。尤其是在教學新課程時,教師能夠以某個和教學內容相關的簡短小故事作為切入點,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還能夠提出探究性較強的問題,使得學生自主的展開分析,尋求答案,如此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學習熱情就會大大提升。
二、營造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增進師生交流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由于家庭環境、成長經歷等的不同,導致他們的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差異性,有的學生比較開朗大方,比較膽大,勇于發言,與師生交流較為流暢;相對來說有的學生內心世界比較豐富,但是不善于表達,或者羞于表達。這個時候教師的重點應該關注這部分內向的學生,讓他們敢于開口,敢于當眾表達自己的觀點,經常給他們表現的機會,并對他們的表現進行鼓勵和激勵,盡力創造一個較為民主、平等的課堂環境,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增進彼此的了解,讓學生相互挖掘閃光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的作用,讓每個學生充滿自信的學習。
三、展現數學語言的魅力,激發學生表達興趣
數學是一門十分嚴謹的學科,不像語文可以有多種表達方式,它的魅力在于它的嚴謹和準確。學習數學可以了解數學家們的思想方法,掌握數學語言的獨特魅力,而多數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不夠,往往覺得數學語言很單調無趣,枯燥乏味,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出這種誤區,認識數學語言簡明準確的獨特魅力,從而增強他們探討數學問題的欲望,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數學思維,學會理性客觀地看待事物,充分理解、掌握數學語言的微妙之處,感受數學語言中的博大文化,發現其中美的意境。
四、訓練語言表達的能力,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正因為數學語言的嚴謹,它講究用詞精確、簡練、具有較強的邏輯性等等,需要大量訓練才能形成規范化的數學語言,在數學課堂中,我們發現不少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往往不能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觀點,小學階段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還在完善,思維能力也處在發展之中,因此,教師要通過大量的訓練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逐步加強,做到表述準確、觀點清晰、思路完整.訓練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首先教師要做到使自己的語言成為課堂典范,成為學生規范語言的范本,教師的語言要準確,用詞恰當,只有通過這樣的訓練,才能達到有效的結果,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向學生進行串聯式提問,發散學生思維
串聯式提問可以有效發散學生的思維,串聯式提問的重要特點就是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是聯系成串的。問題具有層次性,由淺入深,不斷遞進。通過這樣的問題可以將學生的思維意識逐步發散,便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其中課堂語言中問題提問在設計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問題的設置需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有針對性,并有思維發散的東西。其次,問題的設置需要體現層次性,問題的難度需要逐步增加。再次,課堂提問需要充分掌握好時機,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提問,可以在學生思維活躍的關鍵點提問。最后,問題設計需要與實際生活有一定的聯系,可以讓學生產生思考的興趣。
六、設置情境鼓勵學生,增強學生表達能力
為了不斷得提升教學效果,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采取設置數學情境的方法,讓孩子們通過一定的情境導入,將情景中涉及到的數學知識學習透徹。我們可以通過設置形象化的情景,來提升孩子們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而想要設計出一個形象生動的情景,準備豐富的語言描述就必不可少,然而數學中我們以往用到的語言主要都是一些非常抽象的理論或者是一個標準化的詞語。而提到生動形象,大家似乎都很難把數學語言和這兩個詞相聯系,但其實上,如果我們用心的去探索發現,數學語言其實具有非常強的應用性。我們教師應該對這些生動形象的語言加以利用,讓孩子們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改善他們對于數學知識的畏難情緒,從而提升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水平。
七、培養語言能力,有效提升數學素養
學生數學語言規范性的培養對于其審題能力的提升及其綜合素養的提升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課堂教學作為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主要平臺,是規范其數學語言的重要途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充分重視學生語言專業素養的培養,從學生數學表達的規范等角度,逐步優化課堂建構,提升課堂教學總體質量。活動教學作為學生展現自我風采,提升自我語言素養的重要途徑,理應得到教師的充分重視。如在期末總結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知識競賽活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通過讓學生以自己或是教材中的語言,對本學期所學知識進行總結,逐步鍛煉語言的嚴謹性,強化學生數學語言嚴謹性,進而切實培養其語言素養,提升復習教學質量。較之于教師個人化的語言教學,以學生語言為總結的復習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提升了學生數學綜合素養,進而有效提升了小學數學教學總體質量。
教學語言是一門藝術,數學教師要恰到好處地運用好數學教學語言。在課堂上能夠融會貫通地使用語言,彈出雄渾有力的交響樂,在學生心中產生共鳴。
參考文獻
[1]吳學偉.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策略[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6(7).
[2]汪迎英.培養數學語言能力,點燃數學思維火花[J].素質教育論壇,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