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
【摘? ? 要】關于數學的教學方法數不勝數,但學習數學最重要的教學方法還是要將理論與實際結合,所以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不斷地改變實踐的手段并加以總結。數學水平需要從小培養,所以在小學教學中可以使用案例教學法,讓學生通過討論分析實際的題目掌握理論知識,用自己學習過的知識去解答題目,最終讓學生學會對知識“能學會用”是案例教學法的根本目標。案例教學對小學數學的教學十分重要。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小學數學?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100
數學不僅僅局限于書本上,也可以用在實際的生活和案例中,通過案例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案例教學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把握,案例中存在許多的問題和隱藏的解題條件,學生在解答案例分析的時候可以迅速搜索到相關的關鍵詞、可以在大腦里不斷地思考總結、可以學習解答題目的技巧,最終可以真正的將案例里的知識吸收汲取到自己的腦海里,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
一、案例教學法的基本概述
案例教學法是在一個具體的事件中提出很多與數學相關的問題。需要學生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去解答或者在教師講解某一內容之前作為引導的題目,先讓學生思考如何解答,在學完新的知識后再次回顧到這個案例,讓學生將剛學的知識運用在這個案例上。這樣可以讓學生做到“溫故而知新”,將以前的解題方法回顧一遍,再運用新學習的知識去解答,加強對新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另外,學生之間可以討論分析,古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生在合作討論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自己沒有注意到的知識,將學生身上的優點進行辨證學習,從而轉化為屬于自己的一種能力。學生在案例的分析和運用中學會的不僅有知識的掌握,還有在解決問題時培養的思維能力和謹慎小心的學習態度,案例教學法可以從多個方面讓學生的數學水平和學習能力提高。
二、案例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運用方法
小學生的數學知識大部分都和數字有關,數字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在課堂上加入案例教學可以從側面表現出與數字的聯系,從而讓課堂教習更加高效。如在講述排列組合時,只有理論知識的講解會讓學生的思維越來越混亂,不能清晰地思考問題、縷清知識,但通過一個相關案例可以解決這個麻煩。比如雞兔同籠的案例,通過讓學生用熟悉的常識在教師的點撥下可以讓學生有清晰的思路去解決問題、解決不熟悉的知識。這在案例中體現了事物的相關性。
還有幾何知識的運用,在課本上有很多的知識和定律需要學生去記住,如果像背語文課文一樣只是抽象的記憶,那么不但記憶的效果不明顯而且還很難記住。在這時候也可以運用案例教學法,把幾何定律轉化為一些基本的幾何題目讓學生去求證,讓學生親自去證實某種定律的真實性,還能讓學生記住這個定律的結論,就算不能完全記住也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去使用。此外,關于案例教學法的使用時間可以根據教學的要求不斷地發生調整,用在上課前可以帶回學生玩耍的思緒,讓他們集中注意力聽講、用在課中可以是一個知識點到另一個知識點的過渡和跳躍、用在課后可以是一個知識點結束后所做的鞏固練習。所以,案例教學在課堂上的使用方法有很多,教師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制定和選擇適合的案例進行教學。
三、案例教學的教學優點
1.案例教學法簡單易操作。案例教學法不像其他一些教學方法,需要教師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研究才能投入到課堂使用。教師只需要在清楚自己的教學目的后選擇合適的案例寫入教案,在課堂上運用就可以了。
2.案例教學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道理想必大家都知道,只有將學與思結合才能提高學習成績。不管教師讓學生獨自解決還是合作解決案例,都可以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很多學生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已經失去了思考問題的興趣,而案例教學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3.案例教學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溝通機會。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溝通變得越來越少,但是在運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避免不了討論和提問,所以學生就可以將自己思考問題時的想法傳遞給教師,讓教師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可能在交流的過程中還會碰撞出新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4.案例教學的目的明確。通過案例讓學生討論分析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在學習數學上的綜合素質,同時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明確解題思路、發展創新力和合作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會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做好鋪墊。
5.案例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案例教學采用了與一般教學不同的方式讓學生體驗到新鮮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自由討論發表自己的觀念。在學習中勇于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讓學生增加對該學科的興趣,更加認真、努力,讓成績有飛躍的提升。總而言之,在教學方面案例教學法有很多優點,不僅可以提高數學能力還能對其他學科產生一定的幫助。
四、案例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注意事項
首先,案例教學法在課堂使用中也不能完全按照學生的進度去發展,教師是整個課堂的核心領導者,在學生進行案例分析的過程中,要不斷引導學生,讓課堂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樣做不會因為學生出現問題而擾亂課堂秩序,也便于教師指導學生及時和學生交流。其次,在進行案例教學之前,教師要整理清楚課堂需要做什么,如果學生之間出現了矛盾應該怎樣化解,怎樣做才能避免類似的意外發生等等。最后,進行案例教學時,教師不能將自己游離在外,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討論分析中為學生答疑解惑,讓學生在課堂上遇到的問題及時得到解決是身為教師的職責所在。在使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意外和插曲,教師要實時跟進注意每個學生的狀態,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默契配合才可以讓案例教學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綜上所述,案例教學法的使用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教師要做到將案例以及案例所涉及的問題準備好并且在課堂上“傳道授業解惑”、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需要發揮自己活躍的思維能力并且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案例教學法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取得很大效果的,需要教師和學生反復去磨合、適應這種教學方式,最終找到一個平衡點讓這種教學方法的作用達到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李金紅.案例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18).
[2]許燕頻.案例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