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文達
【摘? ? 要】高中體育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育人先育德”,在全面推進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把德育滲透到各門學科,體育學科當然也要做到。
【關鍵詞】高中體育? 道德教育? 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106
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學生身心共同參與體育過程的有利條件,完成育人任務,使學生在知、情、意、行諸方面,都有更高的追求,從而自覺建立起文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自己在德、智、體、美幾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體育教學作為一種塑造和培養人才的重要教學手段,它不僅能使學生增強體質,掌握和提高運動技術和技能,同時,還具有發展學生智力、陶冶情操、磨煉意志和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品質的作用。
一、德育教育是體育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校體育與德育、智育緊密結合,除擔負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外,還擔負著向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任務。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的一種形式。它具有雙重性,跟其他學科教學相比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既有講授體育理論知識的室內課,又是傳授體育技能、技巧的室外課,所以體育教師應根據體育教學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我國的體育教學目標是:通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衛生、保健知識教育,增強學生體質,促進身心發展,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通過體育教學把學生的身體鍛煉和社會責任感相聯系,教育學生熱愛祖國。樹立群體意識,培養組織性、紀律性,集體榮譽感和經常鍛煉的興趣與習慣;發展學生個性,鍛煉意志,培養勇敢、頑強、朝氣蓬勃和進取向上的精神,以及文明的行為、高尚的情操和審美情趣。多數學科的德育教育多以說教為主,多運用講授法、談話法、講座法、讀書指導法等方法,而體育課教學則是寓思想教育于身體活動中,多通過練習法、游戲法和矯正法等多種方法進行。由于青少年活潑好動,喜愛體育活動,因而他們的思想行為、個性、愛好、意志品質等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都能最充分的表露出來,這樣教師可以抓住有利時機,因勢利導,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
二、端正觀念,合理安排長跑課程
《運動生理學》指出:在各項體育運動中完成動作放松與否,對提高動作質量,使運動員能協調準確地完成既定動作有重要意義。有關研究成果表明,跑距越長,輕快放松跑能力對提高運動成績就越顯著。下面就此問題談一下粗淺認識。
(一)引導運動員建立放松跑的正確概念
在教學中,學生普遍對輕快放松跑概念缺乏正確認識,有的更是把輕快放松跑錯誤地理解為跑動中不用力。這樣就導致他們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應該用力的肌肉不用力,動作松垮,后蹬乏力,影響成績。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建立放松跑概念,讓他們懂得放松就是協調自然,避免動作緊張。還可以通過動作示范、觀看優秀運動員技術圖片和錄像進行講解分析,并經常采用中等強度、不同距離的加速跑,反復進行訓練,使學生逐步體會建立放松跑的意識觀念。我認為,短距離跑后的“順勢跑”是典型的放松跑,學生可反復做此練習,很容易體會放松跑的技術。
(二)培養運動員用85%~90%力量全速跑的能力
事實證明,學生竭盡全力地跑,不僅會造成精神上過度緊張,同時也容易使動作因緊張而變形。學生需要有拼搏精神和頑強斗志,但在完成跑的動作時,應盡量放松,培養85%~90%力量全速跑能力。為了要培養強度感,可采用50%~60%的強度做各種跑的練習,引導運動員體會和掌握跑的強度感,以后逐漸加大強度,不能一步到位。
(三)訓練身體各感覺器官機能,培養輕快放松跑能力
在沒有正確的肌肉感覺時建立正確的運動技能是極為困難的。因此,要引導學生體會完成動作時各肌肉收縮用力和放松的感覺,逐步提高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能力,使學生逐步掌握,進而達到協調放松。在培養肌肉感覺時可通過中等強度的加速跑、重復跑和跑的專門練習等來完成,也可以通過語言提示或節奏訓練進一步強化,并以此調節和掌握步頻與步幅。
(四)加強靈活性、柔韌性和協調性訓練
放松跑技術較好的學生,步子輕快而有彈性,這與較好的關節靈活性、柔韌性和肌肉的協調性有密切聯系,發展身體三性的訓練對學生尤為重要。其訓練方法,除一般的擺壓腿、拉韌帶等外,還應根據青少年的特點,進行下肢伸展能力和發展小肌肉群力量的專門練習。此外,還可通過全身訓練,如球類、跨欄、游戲等項目進一步強化。
三、利用教材本身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不同的教學內容,因其動作要領、技術要求和練習方法的不同,對學生有著不同的影響。但多數學生都具備好勝心強、勇敢、性格活潑等特征,凡是符合他們好動、好勝、好奇等心理特征的活動,都會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教學時,教師要先啟發引導,正面教育,抓住動作重點、關鍵,幫助學生分析害怕的原因,鼓勵學生樹立信心,大膽地勇敢地去嘗試,并在練習中以“提字法”的動作要領給予提示,讓學生果斷完成作,通過不斷嘗試練習從而掌握動作,消除心理障礙,培養其機智、果斷、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中長跑是持續、耐久的運動,體力消耗大,又枯燥無味,學生比較厭煩這項運動。針對這項教材內容,我大多采用1000―1500米走跑交替、變速跑、后退跑、追逐跑等形式進行,這樣既培養了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又增強了學生頑強進取的意志品質。拔河、集體跳繩等集體性活動可以采用分組比賽的方法,看哪組獲勝,哪組跳的最多,用評價性高的語言去激勵他們,對于失敗者,從另一方面用激勵性語言,激起他們對活動的興趣。
四、強化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應從他們切身感受到的具體事件出發,從具體到抽象,從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班級、愛學校、愛家鄉擴展到愛祖國。如在“五四”青年節開展“愛我中華知識競賽”,在國慶節開展“歌頌祖國”詩歌朗誦會、講演比賽等。每次會前的準備都能夠使學生受到自我教育,會中、會后得到強化。如此,學生便會切身感受到祖國的發展壯大是所有個人發展壯大的基礎,祖國的前途和命運同個人的前途和命運血肉相連,從而加深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總之,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要及時進行師生互動,了解學生心理需求,配合合理的心理疏導,使學生愛上體育課。如此,體育教師才會順利地為祖國培養出更多的身心健康,素質過硬的新一代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林平.論德育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9(1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