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鳳
【摘? ?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過有效的教學指導,能夠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并且能夠讓小學生真切體驗到生活中隨處可見數學,加強小學生對數學在生活中重要性的認識。
【關鍵詞】小學生? 數學教學? 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137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點,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創造與小學生實際生活相貼近的教學情境模式、采用游戲法教學等,讓小學生體驗到數學在生活中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使小學數學生活化,提高教學指導能力,從而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進而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一)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磺械膶W習動機都抵不過愛好。學生只有對數學學習有興趣,才會積極主動進行學習活動,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是廢寢忘食。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升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小學階段的學生,社會經驗少,對于未知的事物充滿了好奇,但正因為他們年齡小,缺乏生活經驗,對于事物的研究總是淺嘗輒止,不能深入。長期的行為習慣會導致學生雖好奇,卻浮躁,這樣的學習狀態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引入,既為學生提供了喜聞樂見的、熟悉的學習素材,又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特點,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改善著生活。不僅讓數學知識生活化、具體化,而且還讓生活數學化、精致化,提升學生的應用欲望和學習興趣。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數學科目對于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基本計算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探究意識作為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前提,是小學階段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培養目標。為何說生活化的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呢?因為數學與生活的整合教育,可以讓學生發現,原來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知識來解決,所以,當他們再一次碰到生活難題時,就會首先想要調動自己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學以致用能力得到提升,建立自信,而且還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農村小學生學習與生活指導的途徑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
傳統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往往以單一的“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為基本授課模式,這種填鴨式的知識灌輸不利于農村小學生參與課堂積極性的提升。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重視教學內容的生活化,讓源于生活的素材應用于數學課堂,從而實現教學內容的應用性與普適性。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下,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負擔將會得到減輕,同時能夠讓課堂內容與農村小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拉近學生心理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同時還能夠極大地提升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濃厚學習興趣的驅使下,小學生往往能夠對數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索。例如,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如下設置問題情境:小紅家要為麥苗噴農藥,現在已經有20克藥液,且這些藥液應當與水進行配置,比例為1:100,請問經過配置之后可以獲得多少稀釋后的藥水?需要多少水?這種與農村生活相結合的數學教學能夠一方面激發農村小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提升其知識運用能力,另一方面能夠使其掌握一定的農村生活技能,以幫助其在實際生活中幫助父母處理簡單的農業生產問題。
(二)教學方法生活化
數學知識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照本宣科的灌輸教學不利于小學生對課本知識的高效掌握。因此,為使農村小學生獲得有實用價值的數學知識、提升其在生活中發現并探索數學問題的能力,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重視對教學方法的生活化改造,讓自主、合作、探究一條龍式的教學方式啟發小學生的思維拓展。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教學方式應當以教學實際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基礎,從而構建溝通課本知識與農村生活的橋梁,讓學生在特定的問題情境中提升自身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授有關“圓”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聯想,使其聯想生活中遇到的圓形事物如車輪、燒餅、方向盤,充分調動已有經驗,實現自身思維積極性與活躍度的有效調動,從而在潛意識中意識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并有意識地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隨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探索畫圓的方法,先讓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尋找可以輔助畫圓的工具,在此過程中學生會指出多種多樣的“工具”如鐵鍬的兩個角、釘子和稻草、臉盆的邊沿等等。這一步有利于農村小學深形成發散思維,進而一方面提升其思維發散度,另一方面提升其動手操作能力。
(三)教學應用生活化
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根本目的。因此,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樹立生活化的教學理念,讓教學應用于實際生活,從而提升小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度打破教材、教參、練習冊的限制,讓生活問題成為教學的主要引導。例如,在進行“圓的周長和面積”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相應的教學活動,譬如測量學校操場的面積與周長等等。在這一實踐過程中,學生能夠對圓的周長、面積等的計算公式進行更加深入的掌握,進而體驗到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并最終實現舉一反三和學以致用。
三、結束語
總之,小學數學的生活指導就是讓小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是緊密聯系的,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為生活服務。通過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將小學生帶入到生活中的數學,讓小學生親身體驗到數學的趣味和魅力,激發小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小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薛金友.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4):66.
[2]李星敏.淺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4):88.
[3]王悅.小學數學知識生活化教學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