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摘? ? 要】一個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觀察能力決定著一個人在這個方面是否能夠有較高層次的成就。高中生物教學當中同樣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有較高的要求,這就間接促使我們教師要把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逐漸提上日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學會觀察,運用各種方式方法讓學生學會觀察,懂得觀察的訣竅。不斷地在教師的培養之下學生的觀察能力才會越來越好。
【關鍵詞】高中生物? 觀察能力? 學生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149
無論在任何一個時刻學生的觀察能力都是非常關鍵的,觀察能力的高低決定著學生能否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的所在,能否在做事的過程當中見機行事。因此,為了培養高中生的觀察能力生物教師需要讓學生在生活當中學會觀察,通過實驗學會觀察,通過看各種有關生物方面的科普知識以及書籍學會觀察。除此之外,生物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觀看生物紀錄片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總之,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方式是各種各樣的,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以及學生的需求情況還有教學條件等等制定合理的方法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一、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學會觀察
在日常生活當中會觀察懂得觀察的人就會在日常生活當中形成敏銳的觀察能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學會觀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重要方法。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和事情都是非常有趣的,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想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就可以讓學生觀察大自然當中與生物有關的事物。生物是一個趣味性很強的學科,里面涉及了各種動物植物還有細菌真菌等等,這些都是可以讓學生觀察的東西。比如在上生命體的結構和層次這個小內容的時候,學生都知道生命體的結構層次是有一定規律的,而且像“種群”、“群落”、“器官”、“個體”等等這些生物學科上的專有名詞在大自然當中都是有所對應的,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生活當中觀察什么是種群,什么是群落等等,這樣學生就會在學習和觀察當中發現這些專有名詞的代表。比如一個公園里面有很多物種,如蝴蝶、魚、鳥……所有的鳥在這個公園里面就是一個種群,而群落就是在公園這個空間里面所有種群的集合體,讓學生單靠用腦袋去思考和區分這兩個概念可能難以正確的區分,但是讓學生通過公園來觀察找出這兩個生物專有名詞,學生就會在觀察的過程當中正確的理解這兩個概念的不同與聯系。讓學生在生活當中學會觀察,他們的觀察能力就會不斷的得到培養。
二、讓學生通過高中生物實驗學會觀察
生物就是研究地球上各種生物構造以及發展規律的學科,而生物課本當中很多結論的得出都是通過實驗研究觀察而來的,所以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高中生物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驗學會觀察。同時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現象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的另外一種方式。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做綠豆芽的生長小實驗,讓學生通過制作綠豆生長實驗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以及觀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規律。讓每一個學生找一個消毒滅菌過后的培養基,然后把一些教師備好的綠豆放在培養基里面,給培養基里面加入足夠的生長素,然后讓學生每一天分階段記錄綠豆的生長過程,當綠豆長大到一定程度過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做高中生物書上的植物光合作用的實驗,看看學生自己動手是否能夠通過觀察驗證書上的植物光合作用規律。這樣在實驗的過程當中讓學生記錄,他們就會注意觀察每一天綠豆的變化,這樣他們的觀察能力就會得到提升。同時如果學生成功地完成了這個實驗,他們就會感受到生物方面的成就感從而更加喜歡生物,如果學生在實驗的過程當中失敗了,他們也會主動地去尋找失敗的原因,主動地去思考以及查找有關生物方面的知識,這樣學生的生物成績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做洋蔥表皮實驗,通過顯微鏡觀察洋蔥里面的細胞,讓學生發現生物的奧秘以及美妙,這對于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是非常有利的,同時也要加強學生有關生物方面所必要掌握的知識以及內容。
三、舉辦各種與生物有關的活動
各種與生物有關的活動的舉辦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生物學習方面的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生物方面的觀察能力。比如教師在上完有關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這一章節過后,教師就可以在班級上開一個“品酒大會”讓學生根據所學的內容制作一瓶新鮮美味的果酒,然后在班級上進行品嘗比拼大賽,在果酒的制作當中學生就會把自己所學到的所有生物知識都運用到其中,而且會時刻關注自己的果酒的顏色以及氣味等等,這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一個過程。同時,在品酒大會上學生選舉最美味的果酒的時候也會用到觀察,他們在品酒的過程當中也會觀察酒的各種色澤,這是一種既讓學生娛樂又鍛煉觀察能力的一個活動。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四、讓學生看各種有關生物的科普知識以及紀錄片
在生物教學當中讓學生觀看各種科普知識和紀錄片是另外一種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方式。很多有關生物方面的科普知識都是非常貼近生活又有趣的,這會讓學生在無形之中對生物學習有一定的興趣,同時這些有趣的知識被學生所知曉過后他們就會主動地去觀察,去探索發現。比如鴨子走路搖搖擺擺原因的科普,是因為它們的生活領域大多數是水里面,由于水的浮力它們的雙腳就會靠后,身子由于前重后輕,它們走路時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就要抬頭挺胸,因此走路搖搖擺擺,學生知道了這個科普知識過后就會主動的在生活當中去觀察鴨子的走路方式,也就讓學生有了觀察想法。同時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觀察生物紀錄片。很多有關動物和植物的紀錄片都是與生物息息相關的,教師讓學生去觀察動植物的紀錄片,他們就會主動的根據紀錄片里面的解說去觀察這些動植物的特點,這樣在不不斷的觀察練習當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就會形成,并且在時間的沉淀當中擁有越來越強大的觀察能力。
綜上所述,高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需要我們生物教師的重視以及支持,高中生物本就是一個對觀察能力有要求的學科。只有學生擁有足夠敏銳的觀察能力他們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生物現象,在第一時間找出問題的規律,在很短的時間里面發現并解決問題。高中生物教師把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好了這對于學生來講是受益終身的。
參考文獻
[1]和福光.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5).
[2]劉愛軍.談中學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2):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