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芬
【摘? ? 要】在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地改變,嘗試新的東西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現在新課改的提出便是響應了世界的變化,對于高中英語的教學而言,教師應該在新課改的基礎上積極改變或者增加一些恰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的英語學習有不一樣的改變。改變傳統老套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英語方面可以全方面發展。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英語? 創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192
對于教師而言,在高中階段教給學生的英語知識必須要符合應試的內容,在很多時候教師都只是教會學生如何做題,而沒有教會學生如何把英語使用在生活中,因此導致了學生在英語方面的“高分低能”。形成這種局面不僅僅是教師的問題,也是以前老舊的教育觀念的問題。在高中緊張的壓力之下,學生的時間也并不充足,所以教師在講課時只能教會學生如何拿到高分,取得更好的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學生英語的口語表達能力。但是,現在由于新課改的推出,教師可以改變傳統模式,創新教學方法。
一、新課改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引導
新課改時針對所有學科的教學提出來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向,但是這里將著重強調一下在高中英語方面的運用。新課改中強調了創新、快樂學習和成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做到面面俱到才能讓學生學得更好,才能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教師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可以讓學生指出不足的地方,也可以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像朋友一樣敞開心扉,將問題一件一件地解決。新課改的引導作用就是要改掉之前英語教學中的陋習,將新興的、更有價值的教學方法滲透到課堂中去。讓學生在高中英語課堂上也可以快樂地學習。在教育中要做到有“教”和“育”,將二者統籌兼顧,真正實驗教育的目的。
二、高中英語教學的創新方法
(一)增加師生間的互動
現在很多高中英語教師認為他們的任務就是教會學生如何獲取高分,甚至生搬硬套地將自己學習英語的方法灌輸給學生,但是卻不考慮學生能否接受他的學習方法,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學習方法,不可能一種方法就適合所有學生。而且師生之間的互動交談也很少,因為大家的時間都很有限,但是溝通是非常必要的。溝通是連接心靈的橋梁,只有走到學生的心里,才知道學生存在的是什么問題,才能更好地糾正。現在教師用很多時間教學但是學生成績仍然沒能得到提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師生溝通少了,高中學生本來就處于叛逆期,教師說得多卻不解釋的話學生可能會覺得更加的煩,而不是變得認真。通過溝通就可以讓學生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也可以讓教師知道學生的問題。
(二)在課堂上添加視頻或動畫教學
英語的教學目前在高中階段就是單詞、聽力、閱讀三大板塊。學生通過大量的刷題,教師再反復地評講,這樣循環周而復始。取得的效果大家都看得見,最后導致學生不想學,教師講課沒興趣。這樣傳統的教學方法應該不適用現在的實際教學情況,而應該增加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形式,比如音樂教學、視頻教學等,這些比較容易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東西運用到課堂上也是十分有用的。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訓練學生的聽力,閱讀能力,還能知道怎樣將自己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情境中去。這種能力的訓練雖然表面上對高考的價值不大,但是實際上可以提高學生的對英語的語感,在寫作時就會有明顯的體現,并且對學生以后的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使用新的教學方法對學生英語的學習有重要意義。
(三)讓學生積極主動用英語問答
其實我們現在學習英語的最大障礙就是不敢說,口語差。“啞巴英語”是我們國家學習英語的普遍現象,而現在新課改就是讓大家擺脫這個標簽,讓自己的口語能力提高。現在的傳統教學在課堂上都是教師講、學生聽,所以我們需要改變這種現狀。教師在課堂上必要覺得麻煩,不愿意讓學生回答問題,反而應該更加積極鼓勵大家回答問題,提出問題。首先可以用中文回答,其次大家在熟悉而且能力提高后可以用英語回答或者提問。這樣會讓死氣沉沉的高中課堂變得有活力,煥然一新。另外,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教師也就知道了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或者對某個知識點的欠缺,有助于教師及時向學生解答。
(四)用競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
最能提高學生激情的那就是競賽了,比賽可以增加大家的勝負欲,但是在課堂中的競賽只是友好單純的比賽,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如果沒有競爭,那么大家的學習熱情就會相對減弱,適當的競賽對學生的學習百利而無一害。教師在課堂中可以設立搶答,解題等活動,讓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課堂,提高學生的課堂代入感。在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下,學生會充分調用自己的大腦,發揮自己超乎尋常的思維能力,還有自己的表達能力,訓練自己的口語能力等。這些方面的能力提高,那么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勢必都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學生滿懷興趣的學習知識,我們教師就只需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教書也為育人
現在社會上的高智商犯罪分子層出不窮,學校教給學生的應該不僅僅是知識,更是做人的品德。如果只是教會學生怎樣拿高分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教師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要為國家社會培養有用之才。新課改也是強調了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不要讓學生走上無法回頭的道路。教書育人,很多教師都只做到了前面,而忘記了更重要的育人。在英語教學中我們也可以實現育人,并不是只有語文或者思想政治才能。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講一些關于人性的閱讀文章,也可以推薦一些比價有價值的英語課外閱讀書籍,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也能學習到做人的道理。相信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抑或是社會,都更注重學生的品質而不僅僅是學習成績。
綜上所述,新課改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能力或者以后在社會上的生存能力都可以提升,讓學生能夠有健康的心態去學習和成長;為了讓教師正確地完成自己的使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為了培養更多對社會和國家甚至世界都有用的人才;為了能夠讓國家的發展越來越好。現在同樣是教育興國,學習強國的時代,教育是現在發展的首位,而在英語的教學中,也要讓學生能夠學習到國外先進地知識,能夠欣賞其他國家地風土人情,能夠將別人優秀的文化或者技術引進,努力實現自我價值、人生價值,在未來為社會獻出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朱琴.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創新思考[J].中國高新區,2017(20):93.
[2]盛珍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思考[J].科普童話,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