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明
摘要:在高職院校的數學課堂教育實施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幫助學生實現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還需要借助豐富的教育實施手段促使學生建立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引導學生在多樣化的課堂參與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建立數學探究的興趣,進而在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下實現數學知識的有效掌握、學習能力的顯著提升和數學核心素養的逐步完善。
關鍵詞:高職學校;數學課堂;有效教學
在高職學生的數學教育中,教師往往會發現班級中的學生存在不同的數學學習能力、具備不同的數學學習問題。針對這些數學學習難點,教師不應視而不見,而是應該通過有效課堂的組織和構建努力提升班級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課堂的知識學習和能力訓練過程中,并在多樣化的數學課堂學習與問題探究中達成良好的知識學習效果。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的實施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發生情境,并引導學生在情境的體驗和感受實現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進而達成良好的知識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教學的實施幫助學生建立課堂參與興趣,并借助微課直觀的影音展示形式促使學生有效實現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教學的組織幫助學生減少數學新知學習的畏難情緒,并促使學生在寓教于樂的課堂參與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實現數學知識的掌握;最后,教師還可以通過合作教學的組織吸引學生的課堂參與,并促使學生在數學問題的合作探究中查漏補缺、實現知識應用、完成數學問題的解決和突破。
一、情境教學
情境創設是一種教學效率較高的教學手段,也是高職學校的學生較為喜愛的課堂組織形式。在情境創設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將會在教師的引導下投入到數學發生情境的體驗和感受當中,并借此認識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實現數學知識的有效理解和掌握,進而達成良好的課堂教育實施效果。同時,情境教學的開展能夠促使學生投入到情境的體驗中,并在不知不覺的情境參與中實現數學基礎知識的認知和掌握,進而嘗試使用自己的數學基礎應用能力解決情境問題、達成數學新知的預期學習效果。
例如,在學習《函數的幾種基本性質》這一單元知識時,筆者為了緩解學生的新知學習緊張感,就在課堂上采用情境創設的實施手段幫助學生消減緊張的情緒:筆者請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都拿出一張白紙,并在其中畫出一個平面直角坐標系,進而在第一象限任意畫出一個可以作為函數圖像的圖形,然后嘗試回答“將‘以y軸為對稱軸將紙對折映出的圖形’與原本的圖形作為一個整體,他們之間對應的點有什么關系?”學生在筆者創設的學習情境中充分調動已經學習和掌握的數學知識,并嘗試使用自己理解和數學知識去解決筆者在情境中提出的問題……最終,學生憑借數學情境的分析和數形結合的探究達成了函數性質的初步認知和理解,并結合圖像關于原點對稱的特點達成了良好的知識學習效果、實現了情境探究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見,筆者借助情境創設來實施知識教學不僅能促使學生在情境的體驗中不知不覺投入到數學問題的分析和探究當中,還能幫助學生在情境體驗中實現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二、微課教學
微課作為多媒體資源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其直觀的影音展示形式深受學生的認可和喜愛。在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數學微課的課堂展示有效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并幫助學生在微課的觀察和探究中實現數學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實現數學課堂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教師需要選用與課本教學內容相關的數學微課加以課堂展示,并借助微課中豐富的教育資源幫助學生實現數學知識的認知和理解。
例如,在學習《導數的概念》這部分知識時,筆者為了幫助學生詳細了解導數的基礎概念,就借助微課視頻的播放實施教學,并希望借此有效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數學課堂的知識學習和能力訓練過程中。在微課中,教師從自由落體運動入手,幫助學生了解物理運動的瞬時速度,并幫助學生在函數表示的形式中進行導數概念的引入和詳細教學,進而促使學生在直觀的影音視頻和語言教學中明確理解導數的含義和概念。同時,學生借助微課的觀看不僅能有效提升其課堂參與興趣,還能促使學生在視頻觀察和參與中了解函數與導數的關系、了解導數概念的解釋過程、詳細理解和掌握導數的基本知識。
三、游戲教學
游戲是每一個學生的天性,也是高職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課堂組織形式。如果教師可以將數學游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則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主動性,還能幫助學生在數學游戲的體驗和參與中實現數學知識的認知和了解,與比較單純的講授式數學知識授課方式相比將會達成更好地知識教學成果、使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數學課堂氛圍中有效實現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數學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學習《等差數列》這部分知識時,筆者為了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就在課堂上借助趣味游戲的組織和實施幫助其投入到數學課堂的參與體驗中。在課堂上,筆者以《數青蛙》小游戲實施教學,并幫助學生在趣味化的“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的童謠中實現游戲的組織和進行,進而促使學生在愉快的游戲參與中感受到數學等差數列知識的魅力、初步體驗和感受等差數列在生活中的存在方式。同時,借助游戲實施教學能夠有效減少學生在新知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畏難情緒,并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游戲參與中,進而在游戲的體驗過程中實現游戲參與積極性的建立和數學課堂知識的初步認知、理解。最終,學生在游戲體驗完成后伴隨筆者的引導投入到其中等差數列的分析和對照過程中,進而有效達成良好的知識學習效果。
四、合作教學
所謂合作教學,就是指在數學課堂的教育實施過程中,教師借助數學小組的組建和開展要求學生共同在小組中進行問題探究和問題解決,并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實現知識的應用和學習成果的查漏補缺。同時,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能夠借助小組成員的幫助和協作達成數學知識的梳理與應用,并選取出解決數學問題適用的知識進行課堂應用,進而達成良好的數學問題解決效果、高效實現數學知識的應用和全面掌握。
例如,在學習《圓》這部分知識時,筆者在課堂上借助合作學習的課堂組織形式要求學生進行知識學習,并要求學生結合已經掌握的直線方程相關知識嘗試進行問題的探究和思考。筆者提出的合作問題為:“圓的標準方程和一般方程分別為什么?”“圓的一般方程的特點是什么?”筆者在教育觀察中發現,學生對于合作學習充滿了興趣和好奇心,希望在小組合作和共同探究中實現問題的突破和解決。最終,學生在合作中實現了基礎知識的應用和探究,并結合已經掌握的基礎知識與數學新知加以結合,進而有效達成了數學新知的初步學習和探究、實現了數學知識眼界的拓展和問題解決方法的多樣化掌握。
綜上所述,高職學校的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時,需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并借助多樣化的教育實施手段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數學課堂當中,并在豐富、愉快的數學課堂體驗中實現知識的有效掌握和數學問題的妥善解決。同時,教師需要借助生本理念的實施選用學生感興趣的教育形式實施教學,并幫助學生在情境的體驗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在微課觀察中實現數學知識的深入認知、在游戲參與中建立愉快的學習感受、在合作探究中達成數學眼界的拓展和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因此,相信在教師的教育引導和學生的積極配合下,定可以逐步減少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畏難情緒,并幫助學生成為數學知識豐富、學習能力健全和數學素養完善的優秀學生。
參考文獻:
[1]徐永利.翻轉課堂在高職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實踐研究[J].農家參謀,2019(15).
[2]黃阿娜.高職院校數學課程開展實踐教學的反思[J].農家參謀,2019(15).
[3]黃循彪.淺談如何在高職院校中開展數學文化課程[J].才智,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