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靜秋
摘要:近年來,隨著物質需求得到很好的滿足,人們開始致力于探尋精神層面的需求,而美術藝術則是其中一個方面,基于此背景,美術做為高中階段的一個重要學科就開始得到了極大重視,尤其是美術鑒賞部分。實際教學過程中,高中美術教師則需要根據現實總結更多適用于自己和所教學生的有效措施,推動學生美術鑒賞能力步步提升,從而使他們擁有挖掘美與欣賞美的能力,提高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能力;培養策略
美術鑒賞主要指的是人們欣賞探索美術作品含義和價值的過程,通過科學有效的美術鑒賞活動,基本上每一個人都可以獲得美的體驗,領悟一定的優質思想內涵等,從而有效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然而現實之中,高中階段大多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是缺失的,他們通常難以探尋到美術作品的深刻思想內涵,甚至有時候都難以準確闡述自己看到美術作品時的直觀感受。由此,高中美術教師就需要擔負起艱巨的美術鑒賞教學研究工作,通過科學手段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實踐鍛煉機會,促進學生美術鑒賞能力迅速提升,進而益于他們綜合素養持續發展。
一、傳授美術知識,夯實學生美術鑒賞活動基礎
實際鑒賞具體美術作品的時候,每一個學生都需要一定的基礎美術知識做為支撐,否則鑒賞活動很難順利推展開來,自然也難以獲得預想結果。因此,高中美術教師就需要傳授給學生豐富的美術知識,夯實學生美術鑒賞活動基礎,促進其能力提升。
例如,平時教學課堂上,正式開始引導學生學習鑒賞美術作品之前,我都會留出一段時間以供開展基礎知識講授活動。在此過程中,我通常會借助多媒體教學、游戲教學等豐富有效的手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獲取系列美術知識,如:美術主要分為雕塑、設計、書法、攝影、繪畫以及建筑六大類,而具體根據所使用藝術語言不同,美術又可以劃分為意象藝術、抽象藝術以及具象藝術;建筑藝術的詞匯有尺度、色彩和語感、形體、比例等;在繪畫技巧方面,中國畫大多采用“散點”透視法取景作畫,具有高遠、深遠的特點,而西方畫作則通常采用焦點透視法等等。久而久之,學生們的美術知識儲備即慢慢豐富了起來,夯實了學生進行美術鑒賞活動的基礎,益于其在優質實踐鍛煉中科學提升美術鑒賞能力。
二、組織辯論比賽,鍛煉學生美術鑒賞理解思維
在鑒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需要基于所了解的信息觀察具體畫作,并有意識結合現實生活進行深入思考總結,但顯然他們中很多人的鑒賞思維能力都有所欠缺。因此,高中美術教師就需要時常組織一定的辯論比賽,科學鍛煉學生的美術鑒賞理解思維,益于學生打開思路,多角度思考探索。
例如,在正式上某一節美術鑒賞教學課之前,我先向學生們推薦了一幅繪畫藝術作品,即北宋時期張擇端繪制的《清明上河圖》,引導學生進行了小組劃分,接著就要求各小組每一個學生都積極運用所學鑒賞具體畫作,并鼓勵學生們在組內展開交流辯論競爭活動,促使學生在展現自我觀點的同時接受到他人思想的有益刺激。等到正式課堂上,基于各小組觀點,我又將班級學生整體劃分到了兩個不同的大組,鼓勵兩組同學代表詳細闡述經過總結的觀點內容,以進行班級辯論競賽。在上述過程中,無論是小組內部辯論階段還是班級整體兩組辯論階段,每一個學生的美術鑒賞理解思維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即不僅更具深度,而且更具科學性與廣闊性。以此為基礎,學生接下來所進行的美術鑒賞實踐活動的質量自然相應地大大提升,因而自身的美術鑒賞能力也得以大幅度提升。
三、鼓勵拓展賞析,提高學生藝術美感受敏捷性
學生美術鑒賞能力提升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學生看到美術作品的時候可以迅速而準確地找到分析研究切入點,把握隱含的思想主旨線索,以便于優質完成接下來的鑒賞任務。因此,平時教學過程中,高中美術教師就有必要為學生布置適量的課下鑒賞實踐任務,鼓勵學生持續進行拓展賞析,以在不斷的經驗積累中逐漸提高藝術美感受敏捷性,為美術鑒賞能力提升增添助益。
例如,平時每次按照教學計劃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之后,我常常會在最后環節向學生推薦一些著名美術作品,要求他們課下自主進行鑒賞。如:推薦給學生唐朝李昭道的畫作《明皇幸蜀圖》之后,學生在課下的時候就需要搜集眾多關于創作者的簡介資料以及畫作創作背景資料等,進而基于此分析鑒賞畫作,即畫作青綠設色,山林中一隊騎旅向遠山棧道行進,其中人物應為唐明皇和其嬪妃。畫中白云縈繞、山勢突兀,而且山石都有勾勒而無皴法等等。經過大量拓展鑒賞練習活動,每一個學生的美術基礎知識都得以有效鞏固,且他們開始懂得將這些知識靈活運用于畫作鑒賞活動當中,優秀鑒賞經驗慢慢豐富了起來,由此,學生們慢慢就可以更加敏捷地感受到美術作品蘊含的藝術美,高質量完成美術鑒賞任務。
總之,在當前階段的高中美術學科教學過程中,鑒賞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每一個教師都需要在此方面投以更多關注力,并不斷試圖探尋更優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進行優質實踐鍛煉活動,提高美術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魏孔鵬.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有效性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9(22):8.
[2]華國春.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J].內蒙古教育,2019(1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