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梅
摘要:在新一輪課改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今天,初中生物教學正在走向“核心素養”時代。在組織生物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以核心素養培養為引導,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限制,采取多樣方式,使學生在知識、技能等獲取中,實現生物核心素養的發展。在本文中,我立足生物核心素養的社會責任感此維度,就如何實施教學進行詳細說明。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策略
《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指出,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各級各類學校要結合其發展實際和學生的特點,將核心素養培養落實到各學科教學之中。在此指導下,初中生物教師開始對如何培養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進行探究。分析生物核心素養,我們可以發現,其主要包括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感等內容。其中,社會責任是學生有效參與社會生活的保障,是學生在參與社會事務的過程中,對所遇到的生物現象進行分析、解決的能力。所以,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生活,在組織初中生物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立足核心素養培養要求,采取多樣的手段引導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一般情況下,我在組織初中生物教學活動的時候,會這樣對學生進行社會責任感教學。
一、樹立核心素養導向的教育觀
教師作為初中生物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其教育觀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其教育行為?;仡櫺抡n程改革歷程,其走過了“雙基教學”,走過了“三維目標”,正在走向“核心素養”。此變化過程,意味著教育改革在不斷深入發展,也意味著教師在組織生物教學活動的時候要轉變其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所以,我在組織初中生物教學活動的時候,立足生物課程標準,對核心素養培養要求進行了深入分析,以此為學習核心素養,樹立核心素養培養的教育觀,真正地將學生,尤其其發展作為生物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而在此觀念的指導下,實施指向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在掌握生物知識的過程中,樹立社會責任感。
二、豐富社會責任感教學策略
林崇德教授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指出,課程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初中生物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想在核心素養教育觀的指導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其要善于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限制,在社會責任感培養要求的指導下,探尋多樣的教學策略,以此點燃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使其在積極參與中,真正地樹立其社會責任感。具體地,我在組織生物教學活動的時候,采取這樣的策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1.挖掘社會責任感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依據。在初中生物教學活動開展中,社會責任感教學內容的缺失將直接影響教師不知道如何對學生進行社會責任感教學,不知道要教給學生哪些知識?;诖耍以诮M織生物教學活動之前,首先會對所使用的教材內容進行細致的分析,在突破生物知識限制的情況下,挖掘其中包含有社會責任感的內容,以此為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供依據。一般情況下,我在挖掘社會責任感教學內容的時候,會突出大概念。所謂的大概念是指學生能將知識、能力等轉化為素養的知識。以生物多樣性為例,這就是大概念,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我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感知保護生物的重要性,進而使其在關注生物的過程中,能自主地樹立起生物保護意識,進而循序漸進地養成可持續發展意識。其次,我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會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其選擇一些能促進深度思維發展的內容,借此引導學生透過知識感知其背后所蘊含的學科價值,進而潛移默化地樹立起社會責任感。以艾滋病為例,這是引發學生深入思考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我立足此內容,引導感知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從而樹立保護自我的意識。與此同時,我還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現了與艾滋病有關的新聞事件、電影片段等,從而引發學生的對艾滋病患者的關注,樹立社會責任意識。
2.豐富社會責任感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初中生物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的照本宣科自然無法引發學生的社會思考,很難培養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由此,在選擇了社會責任感內容之外,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靈活運用多樣方法將生物知識與社會責任感培養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樹立社會責任感。一般情況下,我在組織生物教學活動的時候,會把握此學科與學生生活的聯系,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體驗生活中感知生物、理解生物,運用生物,從而使其在回歸生活中樹立社會責任感。比如,在一次教學活動之后,我引導學生設計《家庭小藥箱清單》,與家長合作探究用藥知識,以此在建立正確的用藥理念,學會保護自我。
總之,在初中生物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在核心素養培養要求的指導下,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挖掘社會責任感內容,并對學生進行熏陶,幫助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為其更好地適應未來發展的需求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玉華.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改進探討[J].課程.教材.教法,2017,37(08):69-73.
[2]楊曉秋,苑澤寧.生物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J].黑龍江科學,2017,8(13):178-180.
本文系漳州市普教室《生物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社會責任核心素養的探究》(編號:ZPKTY19025)課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