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燕?謝明勇?徐川?孔建?張偉
摘要:新的體育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健康第一”為指導,“終身體育”為主線,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本文就激發學生對花樣跳繩的興趣、提高學生對花樣跳繩的重視、加強學生的課堂練習等方面進行探討,使教師在花樣跳繩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提高課堂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水平。
關鍵詞:花樣跳繩;激發興趣;文化教學;加強練習
花樣跳繩的體育活動在我國由來已久,而且花樣跳繩可以幫助學生鍛煉身體,提高身體免疫力,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通過不同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于花樣跳繩的興趣,不斷提高學生對花樣跳繩的重視程度,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獲得鍛煉,達到“快樂體育”、“終身體育”的目標。
一、靈活課堂模式,激發學生興趣
學生在文化學習之余,對于體育活動總是興趣多多,但是五花八門的體育活動會使學生在選擇上有一些迷茫。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不同的情景,通過靈活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有目標的選擇花樣跳繩;另外教師還可以在學生進行花樣跳繩的學習中,對學生耐心教導,使學生逐步進步,獲得成就感,從而喜歡上花樣跳繩這一運動。
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我們國家的花樣跳繩運動員,以上海“躍動花樣跳繩”的隊員為例,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這些隊員在國際舞臺上取得的成就,讓學生了解他們一步步走出上海、走出國門,登上世界舞臺進行比賽的過程;還可以給學生觀看花樣跳繩隊員參加比賽的視頻,使學生看到這些隊員將跳繩與武術、街舞相結合跳出的精彩,領略到這些隊員僅靠一根繩子,卻能跳出無數花樣的風采,讓學生通過觀看國際隊員的比賽,喚醒對于的國家榮譽感,點燃對花樣跳繩的激情,對花樣跳繩產生興趣;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從這些跳繩隊員中找出自己的偶像,以這些偶像為目標,向他們學習,加強花樣跳繩的練習,創新跳繩的花樣,提高自己花樣跳繩的水平。通過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模式,學生對于花樣跳繩充滿了探究與好奇,在課堂上能夠緊追教師的教學步伐,興致高昂的參與到花樣跳繩的學習中。
二、通過文化教學,提高重視程度
教師在花樣跳繩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強調學生花樣跳繩的動作,還要向學生灌輸花樣跳繩的文化知識。花樣跳繩在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漢代的石畫像上就有關于花樣跳繩的記載,在清代的《松鳳閣詩鈔》中也有記錄,說:“太平鼓,聲咚咚,白光如輪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輪中。”然而當前教學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花樣跳繩卻是一項容易被人們的體育運動。學生更喜歡熱血滿滿的籃球運動,對于花樣跳繩的印象只停留在“一項小女生喜歡的體育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向學生傳播中國花樣跳繩的歷史知識,使學生了解到花樣跳繩不只是女生喜歡的體育運動,也不只是用一根繩子簡單的跳來跳去就行;花樣跳繩也可以融合不同的動作,進行不斷的創新,從而跳出讓人沸血的動作。學生通過對于花樣跳繩文化的了解,不斷提高對于花樣跳繩的重視程度。
教師還可以宣傳花樣跳繩的好處,使學生通過了解花樣跳繩的優點來喜歡上花樣跳繩。比如花樣跳繩可以促進運動者的腸胃蠕動和血液循環,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在減肥上有著良好的效果;另外花樣跳繩還可以促進骨骼的生長,在跳繩的過程中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通過花樣跳繩學生可以刺激身高的增長;除此之外,花樣跳繩還可以刺激學生大腦皮層活躍,對于學生的記憶力和想象力都有一定的好處。學生通過對花樣跳繩優點的了解,會更加重視花樣跳繩這一體育運動。另外花樣跳繩有簡單易行、方便易拿的特點,利用這些特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多參加花樣跳繩這一體育運動。
三、加強課堂練習,提高學生水平
在學生學習花樣跳繩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督促學生加強課堂練習。花樣跳繩雖然比較簡單,但是花樣繁多,而且快速運動中的繩子非常考驗學生的動態視力,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多多練習,勇于創新,增加花樣跳繩的精彩程度,提高學生花樣跳繩的水平。
教師在花樣跳繩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養成先熱身、后運動的習慣,讓學生通過熱身活動舒展身體,把身心都調整到適合運動的狀態,然后進行花樣跳繩的練習。像在單人單繩的練習中,學生要注意把握時機和加強身體的靈敏度,而在雙人單繩、雙人雙繩、多人雙繩的練習中,學生還要考慮到其他同學,加強自己與其他同學的合作,達到完美默契的程度。另外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要開動自己的大腦,對于跳繩的花樣進行創新,比如融合一些體操動作,或者提高自己的練習難度,教師對于學生的創新也要予以鼓勵,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逐漸地提高學生花樣跳繩的水平。
總之,體育活動加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學生的文化學習提供了良好的身體基礎。教師應該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對于花樣跳繩的興趣;使學生了解到花樣跳繩在中國的文化歷史,加強學生對于花樣跳繩的重視程度;使學生在花樣跳繩的運動中得到鍛煉,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繆小波.創新教育在花樣跳繩教學中的探索[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2(2):56-57.
[2]李英僑.小學體育花樣跳繩教學方法研究[J].教育,2018(12):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