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芳
摘要:少數民族地區大多居住在山區,大部分學生沒有接觸過化學。這種教學狀況不僅向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向學生化學知識的吸收和運用發起了挑戰。為此,如何開展化學啟蒙的教學,提升學生化學知識的接受度、興趣度和運用率,成為現階段初中化學教師的主要任務。
關鍵詞:少數民族;初中化學;化學啟蒙;原則及策略
化學不僅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也是十分接近學生的生活。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創設符合學生的化學教學模式,拉近學生與化學的心理距離,構建學生常識和化學知識的連接,讓學生在可觀可感中,接受化學,感知化學,運用化學,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度,增強啟蒙化學的教學有效性。
一、在少數民族化學啟蒙教學中應注意的原則
(1)實用性原則
化學教師應悉心觀察,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創設最為貼近學生生活的初中化學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將化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增強知識運用的實用性。
(2)探究性原則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必然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探究精神。教師運用學生熟知的化學現象,并綜合考慮學生學習水平,創設符合學生認知的化學教學模式,增強他們的化學探究能力。
(3)創新性原則
創新性原則對學教師的教學創新能力以及教材的靈活運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創設學生熟知的教學情境,并進行啟發性地引導,讓學生打破課本的知識的束縛,從現實著眼,從細微之處發力,增強學生的化學創新能力。
二、在少數民族中進行化學啟蒙的有效策略
(1)教學生活化,提升學以致用能力
生活化的教學可以降低學生化學知識的陌生感,提升他們化學學習的興趣度。初中化學教師可以以生活現象作為教學紐帶,秉持“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教學原則,增強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例如,在講授“燃燒的條件”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運用視頻展示生活中的畫面。教師在此作簡要介紹:一位母親在炒菜的過程中,油鍋著火的畫面,并用鍋蓋蓋住。教師詢問學生:“在畫面中蘊含著什么化學道理嗎?可以從化學的角度入手,探究解決化學問題方式。”在教師的話才說完,學生的好奇心被點燃。因而,他們全身心投到化學知識的學習中。在課程結束后,教師詢問學生:“誰來回答上述問題?”小蘭說:“第一種,隔絕火源。將煤氣閥門關掉;第二種,隔絕空氣和降溫。把菜放進過了。因為菜葉蒸發吸熱;菜遮油鍋,隔絕空氣。”化學教師運用生活化的方式,構建學生認知和化學知識的橋梁,提升學生吸收、消化和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提升他們學以致用的能力。
(2)教學合作化,增強探究協作能力
教師可以運用合作教學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一個學生的觀點,點燃兩一個學生的靈感,尋找化學問題的突破口,提升學生的探究協作能力。
例如,在講授“二氧化碳的制取”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展示如下的教學現象:一位同學往密閉的容器中注入無色無味的液體,并在之后的實驗中依次放入少量的氣體、少量的液體,而對應的現象為產生渾濁物;渾濁物量減少,并產生氣泡。教師引導小組學生運用碳的知識進行解答。在學生探究結束后,教師進行詢問。小蘭積極地回答:“我們本節學的是碳的制取。首先是小組長聯想到澄清的石灰水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形成沉淀物。接著,小宇想到二氧化碳制取需要氯化氫。因而本小組得到如下的結論:試管中的化學藥劑依次為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氯化氫!”教師運用小組合作法讓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彼此激發靈感,增強學生的協作能力,提升他們的探究水平。
(3)教學自主化,提高思考創新能力
初中化學教師可給學生更為自由的化學學習空間,讓學生充分調動已學過的生活常識和化學知識,對相應的化學問題進行探究,擺脫原有思維的桎梏,激活學生的思維,提升他們創新能力。
例如,在講授完“分子的特性”之后,教師可以創設開放性的化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問題探究熱情,提升學生思考問題的創新性。教師從三方面著手:第一方面,提出問題。教師提出如下問題:如何運用分子具有不斷運動的特點,迅速化開紅糖水?第二,實施引導。教師對學生說:“你們可以從分子不斷運動的角度著眼,分析如何讓糖分子迅速通入到糖水中!”第三,展示探究成果。教師對學生說:“誰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小嬋積極地舉手說:“我將放入熱水,并用筷子勻速攪拌,利用熱水水分子活躍,且攪拌可以加速糖分子溶解的特性,提升糖水的融化速度。”教師為學生提供自主性的課堂,對學生進行指引,在增強學生思維方向性的同時,提升他們思維的創新性。
總而言之,在開展初中化學啟蒙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從學生的生活處著手,而且還應注重培養他們的化學思維,提升學生思維的方向性。與此同時,教師應不斷總結化學教學,在明確自身教學優勢的前提下,積極地改進不足,增強化學教學能力,提升初中啟蒙化學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伍曉春.用于少數民族化學啟蒙教育的生活化實驗案例研究[J].化學教學.2018(10)
[2]陳凱.趣味化學實驗與少數民族學生啟蒙教育[J].教學儀器與實驗.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