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松
摘要:從當前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新課改對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實現有效教學也成為了教師應該重點思考的問題。因此,本文將詳細闡述提升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具體方式。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策略 有效教學
簡單來說,有效教學主要是指教學的效率和效果不低于平均水準的教學活動。大量的教學實踐研究證明,研究性的、自主性的、探索性的學習對于發展學生學習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無疑是促進教學有效性提升根本動力。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這一研究方向采取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并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進行完善和優化,以此來強化教學活動的質量,從而實現初中數學有效教學。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意愿
教師應該明白,無論在任何形式的教學中,要提升教學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的主體參與性。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應該利用恰當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此,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一些不同形式的教學情境,這樣一來,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具有趣味性,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只有這樣,才能為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以《有理數的乘方》為例。在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在課堂導入環節中利用一個故事創設了教學情境,故事的內容是:相傳國際象棋發明于古印度,當時的古印度有一個王國,這里的君主是一個十分喜歡新鮮事物的人。為了討好國王,他的臣民不斷給他搜尋各種新鮮玩意兒。有一天,一個年輕人被帶入了宮殿當中。原來,這個人發明了一種十分有趣的棋類游戲(國際象棋),所以想要獻給國王。他向國王講解了這種棋的游戲規則之后,國王馬上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于是,國王決定要賞賜他,并讓他提出自己想到的任何要求。年輕人想了一下,只提了一個看上去十分簡單的要求:“尊敬的國王,請您在這個棋盤當中放入一些小麥,以供我生活,在擺放時,從棋盤第一個格子到最后一個格子(共64個格子),要依次放入1粒,2粒,4粒,8?!蹦贻p人還沒有說完,國王身邊的宰相馬上就打斷了他:“您一定不能答應他的請求,因為即便是把整個國家的小麥全都搬來,也無法滿足他的要求”……故事講到這里,學生都十分好奇,不明白究竟需要多少小麥。于是,我趁勢要求觀察和思考了這種擺列方式的特點,并嘗試用式子進行表示。最終,通過這種方式,不但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完成了教學內容的導入。
2.自主思考,組織合作探究
正如前文所述,研究性的、自主性的、探索性的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進而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自主性的探究活動,并讓學生在自主性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合作討論,以此來進行更加全面的思考與探索。同時,教學活動當中,教師也應該利用恰當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一定的引導與點撥,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加順利地進行,從而使學生順利達到學習目標。
在《方差》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我組織學生進行了自主探究。首先,我讓學生自主復習了之前所學的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等相關知識。然后,我給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案例:乒乓球的標準直徑是40mm,質監部門從A、B兩個生產廠家中抽取了10個乒乓球,檢測結果為:A:40.1、40.0、39.9、40.0、39.8、40.2、40.1、40.0、39.9、40.0;B:40.2、39.8、40.2、39.8、40.1、39.9、40.2、39.8、40.2、39.8。根據這個案例,我給學生提出了如下問題:(1)請計算兩組數據的平均數和極差,能否根據這兩種數據判斷兩個廠家生產的乒乓球直徑是否標準?(2)將所有的差相加、將所有的差取絕對值相加、將這些差的平方相加,哪一種計算方法更能夠反映數據的波動程度?(3)哪一個廠家生產的乒乓球的直徑誤差更小?接著,我要求學生根據這些問題進行了合作交流與討論。最終,通過這種學習方式,使學生對方差的基礎知識有了較為準確的理解。
3.鞏固練習,提升學習效果
要評價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一個十分重要的標準就是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而為了使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有更加熟練的掌握,教師應不斷組織學生進行一些相關的課后練習活動,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積累的知識得到實際的應用,從而深化學生的知識理解。
完成《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之后,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課后練習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測量學校中任意一棵樹的高度,并將測量過程記錄下來。通過這一節的學習,很多學生都想到了在陽光下構造相似三角形的方法。最終,通過不同的測量和計算方式,大部分學生都對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有了更加熟練的掌握。
總結來說,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實現有效教學成為了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教師應根據數學學科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水平采用更加恰當的教學策略,以此來優化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曉波.關于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探討[J].數碼設計(下),2019,(9):45.
[2]沙恒建.淺析新時代初中數學的有效教學[J].數碼設計(上),2019,(8):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