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松
摘 要:小學數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科,數學學科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分析判斷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學生只有不斷通過自己的學習,才能提升的水平。因此,本文就基于筆者自身教學經驗,以小學數學為載體,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探析的這一論題進行一番說明與闡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情境化;合作化;實踐化
小學數學新課改的教學目標是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增強學生數學推理的邏輯思維,教師應該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增加與學生的課堂融洽度,提高師生之間的和諧度和愉悅感,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
一、情境化課堂,構建良好課堂導入
情境化的課堂是一種高效課堂,教師為課堂創設情境,這種情境比較貼近生活,更多的就是從生活中取材,讓學生感到與學習與生活的距離感更加近了,有利于教師將理論將現實結合起來,真正的實現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理念。生活情境化教學模式是一種高效課堂教學手法,教師圍繞特定的教材模塊創設問題情境,教師可以圍繞數學概念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設問,激發學生求知欲,學生在現實的情景中會提高學習的效率,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實際環境中體會數學的奧秘與神奇,掌握公式的計算原理。
例如,在講解《小數乘法》這一課的時候,我就設計了情境化的數學課堂。我提問“同學們喜歡甜點嗎?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甜品店轉一轉,好不好啊?”我利用多媒體放映了各式各樣甜品的照片,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我隨之提出問題“一塊奶油蛋糕是8.5元,買三塊蛋糕要花多少錢呢?”我留出時間讓學生嘗試自己回答,然后在黑板上進行演算:
①用加法計算:8.5+8.5+8.5=25.5元
②8.5元=8元5角 8元×3=24元 5角×3=15角
24元+15角=25.5元
③用乘法計算:8.5元×3=25.5元
我著重講解8.5×3的乘法算式的意義,并按照乘法豎式進行計算,闡明原理后,再次提問學生那如果買5個蛋糕需要多少錢呢?這樣的鞏固練習激發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情境化課堂推動了學生的課堂探究能力,拓寬了思維方式。
二、合作化課堂,拓展學生學科思維
合作化的教學課堂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方式,合作式的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整合思維,同學之間在相互的交流中可以互相取長補短,交換思維模式,共同進步。學生在數學問題的研討當中可以盡情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是一個有利于學生發揮學習主體性的有效途徑。合作式的教學模式即通過學生自由結組,一般由3至5人一組,小組成員之間的集思廣益,教師發揮良好的引導作用,從而形成一套成熟的教學模式。
例如,在講解《可能性》這一課的時候,我就設計了合作化課堂。我提問“小明打算明天去買一張刮刮樂,同學們覺得樂樂會中一等獎嗎?”我組織全班學生對問題展開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有的同學認為會中,有的認為不會,還有小組認為可能會中但不知道是幾等獎,隨后,教師進行總結,引出本節課的重點和概率的概念。合作化課堂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得學生與老師能夠形成良好的互動,培養了小學生的質疑精神,增強了數學課堂的靈活性、和諧度以及融洽度。合作化教學課堂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發散學科思維,不斷激發靈感。
三、實踐化課堂,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數學不僅是一門培養學生的思維的課程,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實踐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靈感,實踐化的教學方法不同于以往傳統刻板的說教式講學,僅僅局限在課堂,抽象性、思辨性較強的原理和概念之于小學生極難理解,單調的模式容易使學生產生倦怠心理,從而喪失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致。實踐式教學方式以動手操作為主要形式,開發學生首腦并用的能力,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與具象思維并存的才能,而且學生通過自己動手的操作也可以減小對知識理解的難度,加強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學科的學習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聯想能力,教師要開展實踐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相關聯,有效解決數學問題。
例如,在進行《多邊形面積》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將一些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多邊形物體進行多媒體圖片展示,讓學生加深印象,然后筆者可以利用白紙讓學生們在動手動腦活動中,增強其實踐能力與思維能力,我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些圖案,讓學生依據其進行剪裁,指導學生可以進行小組合作,共同合作剪裁出合適的圖形。學生通過實踐化的課堂,將多邊形折成若干面積相等的、規則的三角形,充分理解了多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的,也有效地掌握了本課的學習內容,從而使其將所學知識也能夠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生活問題的解決中,由此促進了學生既能學有所成,達到了學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豐富多彩的課堂模式,開展情境化課堂、合作化課堂、實踐化課堂等多種課堂形式,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拓展學生學科思維。
參考文獻:
[1] 于嘉文.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實踐研究[D].沈陽:沈陽大學,2018.
[2] 沈清秀.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趨勢的幾點思考[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