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金波
【摘要】 ?音樂課堂中的切入點至關重要,甚至是課堂成敗的決定因素。切入點能夠在課堂中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應,是組織和突破教學的關鍵環節。切入點的教學策略汲取了 “擒賊先擒王”的思想精華,其課堂教學結構是疏密有致、重點突出,既可扎實地實施創造性思維訓練,又能使教學雙方輕松主動、趣味叢生。在音樂課堂中找到恰當的切入點是提高學生欣賞興趣、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動力。切入點能夠起到教與學的紐帶橋梁作用,讓學生在快樂和競爭中提高鑒賞力,使得教學有效性得到更大提升。
【關鍵詞】 ?音樂課堂 激發興趣 切入點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9-044-01
0
隨著新課程的進一步推進,學生的音樂欣賞興趣也應隨之提高。而普遍存在的“喜歡音樂而不喜歡音樂課”現象卻仍然沒有得到完全改變。這就對我們普通一線的老師提出了更大的難題——怎樣激起學生的音樂欣賞興趣。
筆者認為,課堂中的切入點至關重要,甚至是課堂成敗的決定因素。切入點能夠在課堂中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應,是組織和突破教學的關鍵環節。切入點的教學策略汲取了“擒賊先擒王”的思想精華,其課堂教學結構是疏密有致、重點突出,既可扎實地實施創造性思維訓練,又能使教學雙方輕松主動、趣味叢生。因此,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找準了切入點,就找準了教與學各環節的紐帶。據此,筆者從幾年來的教學中談談對音樂課堂的切入點的淺薄看法。
一、從學生感興趣的流行音樂入手
音樂課堂中,如果播放學生不喜歡的音樂,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一種折磨,那么對音樂的感受與鑒賞也就無從談起。而如果我們能夠以學生熟悉的音樂或音樂素材為切入點,那么學生一定會眼前一亮,非常興奮地集中注意力去聆聽音樂,接下來就會與其他同學一起討論。難道還用你去提問“有什么感受”之類的問題嗎?
二、以具有特色的意境為切入點
意境的構成是以空間境象為基礎的,是通過對境象的把握與經營得以達到“情與景匯,意與象通”的,這一點不但是創作的依據,同時也是欣賞的依據。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某些手法就是使畫家在意境構成上獲得了充分的主動權,打破了特定時空中客觀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給欣賞者提供了廣闊的藝術想像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間和形像蘊含著無限的大千世界和豐富的思想內容。
比如為了讓學生理解蒙古族音樂的悠遠、自由和起伏跌宕中蘊涵的憂傷,在課上播放介紹內蒙古草原風貌的VCD,讓同學們從地理環境、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特點中了解蒙古民族,將學生帶入內蒙古草原的意境之中,體會草原的寬闊悠遠和自由起伏的感受。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比如在欣賞《玩具兵進行曲》和交響曲《動物狂歡節》時可以充分利用美國迪士尼公司根據交響曲制作的《幻想曲2000》VCD,讓學生從生動活潑的卡通形象中去感受音樂,讓他們從聽覺和視覺上感知古典交響音樂的美妙。
三、學生的親身體驗是最深刻、最有價值的
俗話說:聽不如看,看不如做。在對諸多事物的認識和記憶中,親眼看見的一定比聽說的印象要深,親身體驗的一定要比只看不做的感知更深。親身體驗就是用自己的生命來驗證事實,感悟生命,留下印象。體驗到的東西使得我們感到真實、現實,并在大腦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們可以隨時回想起曾經親身感受過的生命歷程,也因此對未來有所預感。從某種意義上說音樂是不能“教”的,音樂的非語義性與不確定性決定了其教學機制主要不是依靠講授和詮釋的方式來進行。所以,我們在欣賞音樂時,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參與到音樂的體驗中來,以此作為切入點使得學生真正體會到音樂的真諦和內涵。比如在欣賞《黃河大合唱》時,一定要讓學生親自唱出來,感受其宏偉壯觀的氣勢;通過大家齊唱與輪唱,感受齊唱與輪唱的特點及區別。在念白的一段,一定要讓學生自己上臺對著麥克風念白,有條件的最好同時在大屏幕上投影出黃河波濤翻滾的圖像及背景音樂,感受當時當地的情形。我想這樣學生的感受與理解勢必要比老師辛苦說上一節課深刻百倍。
四、巧妙的提問也是激起學生興趣的催化劑
提問是一種啟發式教學方法,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它不僅能啟發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提問效果如何往往成為一堂課成敗的關鍵,而決定提問效果的根本因素在于如何把握課堂提問的技巧。
首先,提問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課堂中提問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究積極性,使得學生在你的一系列提問中不知不覺就獲得了知識。這需要老師課前的準備工作非常充分,設計好這些問題的連貫性、邏輯性和系統性。比如在欣賞貝多芬交響樂一課中的了解貝多芬生平這一環節,可以設計以游戲的形式層層深入提出問題:根據所給的幾個條件猜出該音樂家是誰,先出示第一個條件,讓學生搶答,然后出示第二個條件,依次類推,直到學生回答出貝多芬。以此游戲方式,使得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不知不覺地了解到貝多芬的生平。筆者用這樣的方法應用于課堂中,學生的表現十分活躍,在搶答中體會競爭,在競爭中學習知識,在學習中體驗音樂課帶來的快樂。
其次我們要注意提問問題的啟發性。課堂提問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有助于啟發學生去思考和探求。而我們在課堂中經常會提問一些有固定答案的、控制學生思維的、牽著學生鼻子走的問題。這種一問一答式的看似和諧的課堂教學勢必會使得學生的思維受限,抹殺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習的動力。比如在欣賞完一段音樂后,讓學生回答音樂的速度、力度和拍號之類的問題,這無疑限制了學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過:成功的秘訣是興趣。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人才成長的起點和動力。因此怎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我們教學的重中之重。選擇和設計好課堂的切入點是激發學生欣賞興趣的有力保證。
[ 參 ?考 ?文 ?獻 ]
[1]《音樂課程標準》,音樂課程標準研制組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