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靈云
【摘要】 ?伴隨著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課堂上的深入應用,當前開發應用的現代化教學模式非常多,其中導學案與微課教學就是兩種經典有效的教學方法。將兩種方法進行融合,創設全新的高效教學手段,能夠顯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探討融合導學案與微課應用在高中物理教學課堂上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 ?導學案 微課 高中物理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7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9-072-01
0
物理是高中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內容,其理論性與抽象性也決定了物理的教學相對困難。在多樣化教學方法融入高中物理教學課堂的應用中,越來越多教育者開始關注不同教學形式融合情況下給課堂教學帶來的促進效果。導學案與微課是現代化教學的有效模式,將兩種教學方法相融合無疑是一種全新的教學嘗試。
1.高中物理教學融合導學案與微課的應用原則
1.1堅持學生為主體
無論是導學案教學或是微課教學,學生是教學課堂上不可置疑的唯一的教學主體,教師開展教育活動最終的目的在于為學生服務,因此導學案與微課的設計必須以學生的學情為基礎,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中心,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才能確保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取得成效。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的問題,在組織學習資源時還要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以此為基礎整合課程資源與學習內容,讓導學案的設計與微課的學習更有成效,并能從中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才能構建高效的課堂。
1.2堅持強交互性原則
構建主義認為,教學的過程是協作與會話的過程,過去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課堂上,教師采用一言堂、單向式教學方式往往忽略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設計與實施往往達不到重點。在導學案與微課的融合實施中,教師需更注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及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如利用圖片與視頻的微課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加強交互性等等。此外,教師還可以多創設情境教學內容,讓學生加深記憶,高效學習。
2.導學案與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課堂上的實施與應用
2.1選擇合適的導入題材,促進微課學習的開展
微課的應用更多是通過視頻呈現,不但能有效縮短學科的教學時間,還能確保教學過程更有針對性。而利用導學案推動微課活動的開展,要求教師選擇有針對性且具有教學意義的題材。這需要結合物理本身的學科性質進行考慮,眾所周知,高中物理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內容較為抽象,教師首先應意識到物理學習相對枯燥的現實,所以設計導入題材的導學案及后續的微課內容選擇才會有意識地融入趣味性的知識點,利用微課的優勢,深化其探究性。
比如在教學“向心力”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向心力的知識點創設“向心力的來源”為主題的研討會,明確主題后再有針對性地在導學案的設計中導入學習題材,如小車試驗,這也保證了后續微課教學中集中剖析受力分析的學習重點內容,避免學生微課自學時抓不住重點,浪費學習時間的情況,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2.2創設具體教學情境,明確微課的教學目標
情境創設法是現代化教學課堂上常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借助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優勢也更為突出。微課的設計就是情境教學應用的體現,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微課中根據主要學習的內容點,進入畫面和視頻中,以身臨其境的感受體驗物理知識。另外,在微課情境下結合導學案的學習,更有助于學生一氣呵成,明確微課自學的目標。
比如在講述“勻速直線運動”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外視頻導入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設學習情境,如在大屏幕中為學生播放一輛勻速運動的小汽車視頻,將學生導入導學案的情境中,激發學生后續的學習興趣,隨后教師再將提前設計的方案和相關問題引申出來,如小汽車勻速運行過程中反映的實驗原理,實驗的具體操作方法等等。待實驗展示完畢,學生頭腦中出現疑問或有了答案后,教師再引入微課的學習,在十幾分鐘的微課研究下進一步分析導學案設計中關于小汽車勻速運動的理論知識點,并通過其他的微課案例再一次展示,確保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識。
2.3開展合作探究活動,提高學生學習協作能力
合作探究形式與高中物理的教學有著高度的契合性,物理本身理論聯系實驗的方式,需要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因此,教師在聯系導學案與微課融合教學過程中,要適時地穿插合作探究的活動,讓學生進一步形成互動和交流,培養團結協作的學習能力,更好地由導學案的引導,微課的自學,再到合作探究的深化,提高物理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自由落體運動”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先根據導學案設計,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要求不同組別的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做好預習工作,并從家里帶來物品開展自主實驗,對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進行大膽設疑與猜想。待學生自主進行實驗后,教師或導入學案,或引出微課學習,重新對學生進行的實驗進行還原,確保學生在初始印象中從更規范的實驗里悟出實驗反映出來的事實與理論知識,掌握物理實驗的內涵。隨后,教師再用導學案與微課結合的形式,一氣呵成地結合導學案中的物理原理和微課中的實驗,再由學生回想自己設計與嘗試的實驗,進行雙向對比,最終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學習印象,也確保學生學習更為扎實和牢固。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導學案與微課是當前高中物理教學課堂上常見的有效教學方法,兩種方法有其各自的優勢與特點,將導學案與微課的教學形式進行融合,揚長避短,彌補高中物理理論性強,內容抽象,教學相對枯燥的缺陷,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教師需更深入地研究導學案及微課的教學模式,挖掘其更大的教學價值,確保兩者之間融合更為密切,才能使其發揮最大的價值,最終全面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率。
[ 參 ?考 ?文 ?獻 ]
[1]王合榮.導學案與微課融合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研究[J].數理化學習,2017,2(6):56.
[2]黃龍.導學案與微課融合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研究[J].數理化學習,2017,11(2):31-32.
[3]鄭全國.導學案與微課融合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研究[J].中學物理,2016,4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