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琴


【摘要】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加強學生在課堂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的能力,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采用思維導圖的方法進行教學,這樣可以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上,有許多的閱讀技巧都是老師在總結出來以后讓學生去死記硬背的,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很難達到預想的課堂教學效果。而思維導圖在課堂上的應用,則可以將語文閱讀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形象,使課堂充滿趣味性,同時也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思維導圖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研究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9-111-01
0
引言
語文教學作為傳承我國這么多年以來的文化成果,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因為自身的博大精深需要小學生花費很多的時間進行理解和記憶。尤其是閱讀教學,其并不是為了單純的讓學生對一篇或者幾篇文章有了一些理解,而是以閱讀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增強學生的自主閱讀的能力。這對于小學生來講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量,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將大量的閱讀所需要掌握的方法進行條理化,使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去更快地掌握閱讀能力。因此,應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上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
一、基于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運用的核心及作用
思維導圖的含義指的就是利用網絡化的圖表的形式然后對想要表達的內容進行展示,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一種清晰的邏輯關系網,這樣便可以達到幫助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上的應用要求其核心有三個方面:第一,思維導圖內容的全面性。思維導圖講究的是將所有的課程知識節點和邏輯關系全面的表達出來,只有這樣才可以在復雜多樣的語文閱讀教學的課程中整理出一條清晰的思維脈絡,才能夠最大程度的幫助語文老師完成教學任務。第二,思維導圖邏輯關系的具有準確性。思維導圖不僅僅是將所有的知識都串聯起來,更是對語文老師思想的一種拓展,所以需要語文老師在保證課程思維導圖全面性的同時還應該將其邏輯關系準確的表達出來,如若不然可能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甚至會導致授課困境的出現。第三,思維導圖具有復雜關系。思維導圖的邏輯關系在進行表現的時候是非常的錯綜復雜的,那么就需要語文老師在實際的操作中用豐富的教學需要替換掉思維導圖中的線性關系的,所以才說思維導圖具有復雜的關系。
二、基于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策略研究
(一)小學語文老師要對思維導圖進行制作
老師要學會制作精良的思維導圖,這才是進行教學的關鍵。在制作思維導圖的時候可以借鑒互聯網上經典的案例或者自己以前的經驗。在進行制作的過程中,老師要將現在學習的語文閱讀教學的核心內容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然后向外進行拓展。
例如,在閱讀《梅花魂》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這個輔助教學的工具,讓學生以“梅花”為中心,可以讓學生思考自己通過梅花可以聯想到什么,如,梅花的精神,梅花的品種和有關梅花的詩句等,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將所有有關梅花的知識都聯系到了一起,使學生在閱讀一篇文章的過程中學會了更多的內容,提高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運用思維導圖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理,但是他們的思維邏輯能力還沒有形成,對于新的知識點的接收能力也比較差,針對這種現象,小學語文老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這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將語文閱讀書面化的知識變為形象化,在思維導圖中穿插學生感興趣的畫面,吸引學生的上課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出來,他們才會主動去接受語文閱讀的知識。
例如,在閱讀五年級的《小橋流水人家》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文章中的畫面通過動圖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的眼神,并且結合優美的小橋流水人家的音樂將文章中的美感充分的表現出來。這樣講一篇充滿文字的課文轉化成為圖文結合的思維導圖,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具象化,使用如大樹分支的特點將文章中的知識點幫助學生概括總結出來。這樣可以使學生不再覺得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充滿了枯燥、乏味的感覺,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感受語文閱讀的魅力所在。
(三)運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成為全面型人才是當前教育的重中之重。為了落實新課改的要求,讓學生在課堂上占主體地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課堂當中合理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完善傳統教學的缺陷,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逐步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學生在自主閱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文章的時候,運動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根據文章中的內容,將文章的標題作為中心,然后將文章“談笑碰壁”、“救助車夫”、“女傭回憶”三個大的片段組成思維導圖的第二層,接著學生可以自主思考這三部分的核心進行總結,如“談笑碰壁”這一部分對應著“抨擊黑暗”。通過思維導圖學生可以自己閱讀文章,并且可以對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等進行概括,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學習效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閱讀部分,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進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 參 ?考 ?文 ?獻 ]
[1]馮霞.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01):124-125.
[2]張敬.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碼設計,2017,6(11):205.
[3]梁健.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J].文學教育(下),2016(09):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