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秋
摘 要:新課標背景下,小學的教育教學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均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改善。小學數學作為肩負著教授小學生數學知識和培養小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學科,對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有較高的要求。小學數學要認清高效率的數學課堂對學生的知識教授和學科素質培養的重要基礎性。努力學習、實踐、創新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為小學生的數學素質培養不斷創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教學效率;策略;探究
小學是學生建立學科素質的重要基礎階段,而高效的課堂教學是對小學生素質培養的基礎。對小學數學教學要充分認識到高效率教學的重要性。通過不斷學習專業化知識,提升自身教學理念,完善高效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為小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不斷創建更為高效的教學課堂,為小學生的數學素質的建立奠定良好的高效課堂基礎。
一、精細備課,明確教學目標
備課是小學數學教師參照數學教材,教學參考書,并針對小學生的數學基本學情以及年齡、心理等整體特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規劃的準備過程。基于新課標的教學背景,小學數學教師應在考慮培養學生數學素質的基礎上,在備課過程中思考如何規劃能使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更高,使備課工作具有更為明確的目標。
例如,在進行“分數的加法與減法”課程內容備課時,教師首先針對教材內容,確定要教授小學生的基本數學知識是讓學生學會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運用法則正確進行計算。并從教授基本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運用、遷移能力;培養學生的推理、歸納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認識到知識之間的必然聯系,知識和現實的聯系,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行教學。所以教師準備了以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事件,如某學生在家過生日,媽媽買了很大的生日蛋糕,但是家中成員較多,有爸爸媽媽、我、祖父母、外祖父母和一個妹妹共八人,所以要對蛋糕進行八等份的切分和其中幾人吃了幾份等問題的設計,針對此問題切入對本課教材知識的講解,并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增加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參與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管能動性。教師備課過程中既考慮了教材知識的講解,又考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數學素質培養的因素,使得數學教學目標體現的非常明確和具體。
二、尊重學生,改善教學方法
在新課標提出的“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學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師主導課堂的課堂教學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改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參與感,提高學習興趣和激發學生數學學習主觀能動性,從而從根本上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章節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向學生通過多媒體圖片展示方法向學生展示數個正方體和長方體框架的動態概念圖。然后向學生發放簡單教學工具,每人一個小正方體和一個小長方體,進行觀察,然后教師讓學生先自己整理出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基本特征,包括幾個面,幾條邊,每條的長度,學生通過自主對正方體長方體的觀察和總結,得出六個面十二條邊的基本特征。然后教師對學生進行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規則。學生們通過對手中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計算,學會了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到了1cm3,1dm3的實際意義。然后教師讓學生又對自己課桌上的鉛筆盒、橡皮等長方體的實物進行了測量和計算,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摒棄了“一言堂”的講授方式,通過多媒體展示,教學資料發放,學生自主觀察探究和對實物的測量計算等教學方法,在體現了新課標的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教學理念的同時,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多元評價,落實教學目標
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學生的學習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此,教學評價成為了教學過程中重要的部分,教師對學生積極的多元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肯定和學科學習的信心。小學數學知識雖然比較基礎,但少部分學生學習能力較低,所以教師要針對學困生給予鼓勵和學習成果及時肯定的評價,以幫助學生建立數學學習的信心,努力學習數學。對學優生也要給予積極中肯的評價,以保持他們對小學數學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多元評價的結果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信心的進一步增強,真正落實教學目標,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新課改的深入推進促進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上的巨大進步,但數學教師應繼續努力,結合新課標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精細化備課,明確教學目標,在遵循新課標“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教學理念基礎上,改善教學方法,并結合多元評價不斷落實教學目標,為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高效率的課堂。
參考文獻:
[1] 戰友.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J].現代交際,2016(21):178.
[2] 鄭莉.內容·目標·策略——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堂教學的課例研究[J].浙江教育科學,2016(06):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