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虎
摘要:傳統觀念下,認為高中階段體育課程無關緊要,高中生應全力沖擊高考,學習文化課。但是,新課改下,體育課程開始逐漸進入應試課程行列當中。新時期下,高中體育教學面臨著新挑戰。本文將對當前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偏低的情況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體育教學;高效課堂;新課程;高中教學
一、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效率低的原因
(一)教師積極性不高
在傳統教育理念中,體育屬于“小科”,不占考試分數,所以在應試教育體制下,高中體育教學難以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重視。在這樣的情況下,體育課常常被文化課程占據,而體育教師也對工作失去熱情。教師積極性不高,在實際教學工作當中必須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模式僵化,教學手段單一,缺少趣味性和靈活性的體育課程難以吸引學生。實際教學當中,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部分高中體育教師對待工作缺乏熱情不夠認真,課堂教學當中往往是簡單地講授一些體育技能,然后就讓學生自由活動了。這樣一來,體育課就變成了無組織、無活動的課程,難以形成有效的教學成果。
(二)學生融入感低
由于升學壓力的影響,部分高中生也存在“體育課無用論”的觀念,因此對體育課并不重視。但是,實際上體育課對于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巨大的學習壓力下,必須要有強健的體魄來應對,體育課就是學生鍛煉身體,提升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重要課程。可是部分學生不重視體育課程,在緊張的學習當中很可能出現身體不適等情況,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另外,體育課不是自由活動課,部分學生認為體育課意味著自由活動,這種錯誤的認識導致體育課難以發揮本身的教育意義。
(三)教學目標不明確
部分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當中沒有設立明確的體育教學目標,往往想到什么就講什么。而學生只是被動接受,導致高中體育課堂毫無生氣,學生們也難以在體育課當中獲得興趣。另外,有些教師十分負責,可是卻沒有按照新課改要求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占據了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難以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最終影響教學水平。
二、構建高效高中體育課堂的策略
(一)豐富教學模式,構建多元課堂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高中體育教學也迎來了新變革,對于高中體育教師來說,是一次課程的發展機遇。高中體育教學開始以“健康”作為核心指導思想,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和身體素質,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核心,通過體育課程培養學生建立體育意識,推廣全民健身的思想。另外,高中體育課堂需要教育工作者進行主動的革新,建立適應時代的新型體育教學模式,實現高中體育教學的時代使命。高中體育教育工作者要承擔時代使命,立足傳統教學優秀經驗的基礎上,積極參與新課改的行列當中,進行教學思想的轉變,積極改造傳統體育教學項目并引入新興的體育教學項目,豐富高中體育教學形式。改變傳統填鴨式課堂教學,體育教學更應該注重師生互動,體育課堂必須要具有更多的活力,具備多元性,發掘學生的個性讓高中生能夠樂在其中,積極參與。
(二)激發學生興趣,注重學生個性
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擔任著引導者的角色,教師充分地發揮起主導作用,可以更加有效地打造高效的體育課堂。在高校的課堂教學之下,高中生的學習興趣會得到極大的提高。這就要求高中體育教師要創設課堂教學情景,對學生因材施教,提供不同的體育鍛煉內容,將體育教學實現面向全體學生的目標。要培養學生的信心,幫助學生養成科學運動的習慣。另外,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實行多層次的體育鍛煉教學。擅長體育的學生就布置更多的內容,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技巧。體育能力一般的學生則要培養他們對體育的興趣,積極完成教師布置的鍛煉任務。
(三)明確教學目標,正視體育培養
新時期,高中體育教學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發揮高中體育教學效果,必須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高中體育教師應根據新課改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環節和內容的制定。傳統教育觀念中存在一個誤區,認為高中體育是學生的活動課,通過體育課上學生們自由活動放松心情,緩解學習壓力。這種認識沒有錯,但是過于片面。高中體育教學要以體育鍛煉為教學手段,體育知識、技能作為體育教學內容,通過高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正確科學的運動理念,形成終身運動的觀念,進而實現提升全面體質的建設目標。所以,高中體育教師要擔當起普及鍛煉理念的責任,準確把握體育教育的任務,貫穿素質教育理念,爭取讓高中生實現全面發展。
特別是隨著社會日益發展,對于人才的定義也在發生變化。符合時代發展的人才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能力和終身學習的理念,還要有健康的體魄。另外,物質生活的豐富之下,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生活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通過運動來獲得樂趣,通過運動來豐富生活已經成為人民的日常生活內容。所以,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當中要正視體育課的價值。在日常教學當中,高中體育教師應該對體育動作進行詳細的講解和示范,幫助學生掌握科學正確的體育動作,避免發生運動損傷。同時,教師重視體育課的價值,在教學前認真準備,教學中耐心講解,教學后進行反思,學生也會重視體育課的價值,進而可以更為有效地提升學生隊體育課的熱情和興趣。
參考文獻:
[1]王淑英.學校體育課程體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
[2]謝晨.美國青少年體育參與的組織支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
[3]周桂芹.構建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多元性評價體系的理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
[4]常向豐.太原市城區高中體育課選項教學的現狀調查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