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生
摘 要:中學教育全面推進新課改與普及素質教育,愈發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高中數學課程學習中概念教學作為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通過掌握數學概念,提高數學解題能力。文中分析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數學概念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數學概念;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高中數學傳統概念教學過程中不尊重學生主體性,受到高考壓力影響使得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帶有極強的功利性,利用題海戰術鍛煉學生解題能力。但整個過程中部分學生并未完全掌握數學概念,甚至存在概念認識錯誤的情況,影響到學生數學思維發展。同時,大量習題練習使得學生逐漸失去數學學習興趣,不利于培養與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1、培養數學思維,初步構建知識體系
數學概念教學時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考慮高中學生認知特點與規律,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數學概念形成也不是短期的,而是經過長期總結、提煉及歸納形成的數學描述語言。數學概念學習過程中不應該拋開概念形成過程,出現單純死記硬背進行題海訓練的情況。教師應該結合概念特點掌握其中思維過程,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并落實核心素養。
如:高中三角函數知識點教學時,教師可以將這部分知識與初中階段學習的直角三角形函數概念結合起來,整個學習活動從函數定義域、值域與法則角度,三角函數學習的重點就是對應法則。教師教學活動開展也圍繞對應法則展開,使得學生在原有知識體系基礎上展開學習,構建新的數學知識電梯,逐步提高數學學習成績。
2、培養直覺思維,發揮概念教學優勢
數學教學目的讓學生形成完整的數學思維,并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數學思維分析生活問題、解決生活問題。數學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視培養學生能力,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數學概念主要通過符號進行表達,利用符號將復雜的語句精簡化,方便學生記憶。但會造成學生理解與應用出現難度,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數學符號與圖像語言的理解能力,使得學生面對數學符號與圖像語言時具有一定直覺,大幅度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如:數學概念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生活化教學方法,并在生活情境中融入數學知識,最大程度利用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與生活經驗,實現新舊數學知識點的融合。傳統數學概念課堂教學時,出現分離數學概念與數學符號的情況,強調死記硬背數學公式,忽視培養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長期下來,會造成學生已掌握的概念出現混亂,不利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針對這種情況,發揮生活化教學方法的優勢,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掌握數學概念知識,并形成數學符合敏感度,促進數學解題能力的提升。
3、培養邏輯思維,借助情境教學模式
概念是每門課程的重點之一,在教師講解這一部分時是比較枯燥的,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可以在課前讓學生通過搜集整理,分析概率統計的概念,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在對學生傳授概率統計的知識時,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因為統計的結果是隨機的,所以也有可能出現錯誤的統計結果。在這時,教師應用新型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在學生剛接觸概率的知識時,容易將自身在生活中的實際經驗融入到自己的思維中,導致某方面出現偏差,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科學定義。
比如在講解“互斥事件的概率”時,給學生盡量舉例子說明,先說對立必然互斥,互斥不一定會對立,然后再說簡單的例子讓學生便于理解,比如有紅、黃、藍三個球,一個人去選,只能選一個的話,選紅和選藍和選黃三個事件互斥,不會同時發生,但不是對立的,因為不是選紅的話還可以選藍或選黃,而當只有紅、黃兩個球時,一個人去選,只能選一個的話,選紅和選藍兩個事件對立,因為不是選紅就是選藍。
4、充分整合概念,促進概念的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的要素要求整體把握學科課程,抓住學科本質,提升學科素養。而學科素養的養成離不開知識點連成的體系。因此,在概念教學時要對學科整體課程進行整體分析,充分整合數學概念,從而促進學生對概念的深度學習。
空間距離是立體幾何的重要內容,在空間距離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發現空間距離包括點與點間的距離,點與線間的距離,點與面間的距離,線與線間的距離,面與面間的距離。所有這些距離都是以點與點之間的距離為轉化的根本,使空間距離的學習系統化,揭示空間距離的本質。又比如在幾何概型的教學中,關鍵是找準幾何度量,利用幾何度量的比值求得概率。那么,教師就應當引導學生發現幾何度量主要有長度、角度、面積和體積。因此,學生對幾何概型概念中求概率為什么是轉化成長度、角度、面積及體積這四種度量的比值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在解題中找準幾何度量,準確求出概率。
結語:高中數學課程教學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策略,要求教師深刻理解與掌握核心素養的概念,并在課堂上選擇合適切入點進行滲透,促進數學教學效率提升。同時,數學教師要創新教學理念,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奠定全面落實核心素養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朱小娟.變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函數概念教學為例[J].名師在線,2019(03):61-62.
[2]童永健.“對話”與“講授”并行設計促進高中數學課堂概念理解——以滬教版《反函數的概念》教學設計為例[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9(02):15-17.
[3]吳敏,何嘉駒.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數學概念課教學探析——以人教版必修二《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為例[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8(20):1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