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幼珠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學需求,需要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模式,采取多樣化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加強學生綜合素養培養。生物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有很多重點知識需要學生學習,加深學生對人體以及生物知識的理解,為學生未來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采取問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強化知識理解和掌握,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文章中結合高中生物教學,提出幾點問題教學應用策略。
關鍵詞:問題教學;高中生物;應用策略
高中生物知識內容比較復雜,學生課堂學習有著非常大的難度,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課堂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影響課堂學習效果和質量,使得學生喪失學習積極性。因此,作為高中生物教師,應當革新課堂教學理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利用問題教學,激發學生生物學習興趣,主動學習生物知識,開展課堂學習和探究,培養學生生物思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借助問題教學,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利用問題教學,創設問題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思維。高效課堂構建的過程中,需要調動學生課堂活動參與積極性,設計有效的課堂問題,營造課堂教學氛圍,借助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讓學生迅速投入課堂學習,獲取相應的知識內容,借助積極自主學習深層次理解生物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細胞中的無機物”課堂活動中,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相應的圖片,如人的胚胎發育、仙人掌等,結合圖片觀察提出相應的問題:這些生物的含水量是相同的嗎?在學生思考和回答之后,教師向學生展示相應的含水量比值,引導學生歸納和總結相應的結論。教師繼續提出問題:同一種生物體的含水量是不是不變?結合這樣的問題,引入課堂新知識的學習,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內容,并且結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學習:細胞中水的形式有幾種?有著怎樣的功能?借助這樣的學習和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初步了解細胞中水的形式和功能,調動學生課堂學習和探究,活躍課堂活動氛圍,培養學生的生物思維。
2.開展問題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借助問題教學有利于學生探究思維培養,充分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有效內化生物知識內容。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優化問題設計切入點和側重點,以問題設計作為導向,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探究,加強學生探究思維能力培養,構建高效生物課堂。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的課堂活動中,向學生演示相應的擴散實驗現象,向清水中滴一滴紅色魔墨水。結合實驗中的現象,設置疑問:物質進出細胞的情況,和剛剛的擴散實驗是否存在相似點?借助形象直觀的導入方式,讓學生開展閱讀活動,總結物質運輸方式和特點,結合問題設計組織學生開展小組探究活動,如在無氧的情況下,植物根細胞對鉀離子的吸收逐漸減緩或者停止,其原因是什么?細胞中的大分子是如何出細胞膜的?借助這樣的問題設計,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課堂探究活動,利用所學知識內容解答學習中的疑問,實現學生之間思維碰撞,加深生物知識的直觀學習和理解,理解知識形成的過程,有效開展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活動。
3.合理利用問題教學,促進知識擴展延伸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問題教學可以實現課堂知識的擴展和延伸,有效設計課堂問題,組織學生開展課外知識學習和探究互動,搜集相關知識素材和信息資料,促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擴展學生的眼界和視野。在實際的課堂活動中,教師結合生物教學內容,借助問題教學設計,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學習活動,借助課外活動解答課堂學習問題和難題。通過這樣的擴展和延伸活動,實現學生知識和視野的擴展,加強學生生物素養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課堂教學中,通過課堂教學內容的講解,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開展課外探究活動。教師結合溫室效應現象,組織學生課外探究,讓學生了解溫室效應形成的原因,帶來的危害,開展深入探究活動。如,溫室效應帶來什么樣的危害?應當如何做才能夠環節溫室效應?結合學生對溫室效應的課外探究活動,學生可以深層次理解無機環境中碳的形式,生物群落內部碳的形式,充分理解和掌握碳的循環。同時生物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實驗探究活動,促進課堂活動的擴展和延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
4.結語
問題教學是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借助問題教學可以創設課堂教學情境,組織學生自主學習,開展深層次探究活動,加深生物知識學習和理解,構建高效生物課堂。作為高中生物教師,需要有效利用問題教學,發揮問題教學的優勢,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加深生物知識學習和理解,鍛煉學生生物思維能力,構建高效生物課堂。
參考文獻
[1]羅曉玲.問題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南北橋,2017(8):76-76.
[2]陳紅霞.問題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華夏教師,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