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
摘 要:課程是統籌育人資源,引領幼兒身心健康成長重要載體,只有課程設置科學高效,才能保障幼兒教學質量得以提高。其中,游戲化課程是契合幼兒求知心理及認知規律的重要課程之一,為此如何實現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目標,成為幼兒教師需攻克育兒阻力,受到幼兒園廣泛關注。本文通過探析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方略,以期助推幼兒園課程體系良性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實施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具有如下價值:其一,契合幼兒身心成長需求,用游戲削減知識輸出及講解阻力,使幼兒能夠接納教育內容,在游戲中不斷成長;其二,充實課程資源,借助游戲豐富幼兒園課程表現形式,提高幼兒園課程建設與實施質量,突出幼兒教育特色,助推幼兒園課程體系改革發展;其三,在游戲化課程建設與實施進程中提升幼兒教師育兒素養,能夠根據幼兒特點創編游戲化課程,為幼兒園教育內容多元輸出奠定基礎。基于此,為提高幼兒園課程改革質量,探析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一、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原則
1.安全穩定。安全是課程改革重要原則,只有課程游戲化建設符合幼兒成長規律,能夠在幼兒自主意識加持下互動參與,才能提高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規設質量。例如,幼兒教師在規設與實施室外體育類游戲化課程時,需適度控制幼兒跑跳時長,體育游戲難度適宜,以增強幼兒肢體協調性,發展其大肌肉群為導向合理規設課程,避免對幼兒機體帶來消極影響,使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更為安全穩定。
2.豐富多元。豐富是課程改革活躍要素,只有課程游戲化建設能夠抓住幼兒眼球,深受幼兒喜愛,才能保障幼兒成為游戲化課程主體,在實踐中不斷成長。例如,幼兒教師在規設情境扮演類游戲化課程時,需豐富幼兒角色扮演主題,如醫院情境、消防情境、購物情境、料理情境等,引導幼兒在個人喜好加持下參與游戲,通過角色扮演學習知識并提升幼兒素養,如表現力、聯想能力、創新能力等,在豐富多元游戲情境及配套課程支持下,提高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質量,使幼兒園課程改革結果更具趣味性、參與性,繼而滿足育兒需求。
3.目標明確。目標是課程改革“指南針”,只有課程游戲化建設目標明確,才能節約幼兒園課程改革成本,使教育資源得到統籌,為完成育兒任務給予支持。例如,幼兒教師在手工類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進程中,需率先明確育兒目標,如“給母親的節日禮物”主題加持下的手工課程需以培養幼兒孝順品格、動手能力為目標,以陶塑為導向的手工課程則側重培養幼兒創造力、學習能力,同時了解陶塑藝術文化,使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效果更優,育兒范圍更廣且富有針對性,引領幼兒不斷提升核心素質[1]。
二、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關鍵
1.改善環境。幼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對客觀環境有一定要求,一方面需安全穩定,另一方面需具備吸引力,能夠喚醒幼兒游戲欲望,使幼兒積極參與其中。例如,幼兒教師在以繪本閱讀為依托規設游戲化課程時,可圍繞繪本內容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并調動想象力動手設計繪本主人公的造型,同時闡述設計原因,使幼兒對繪本內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落實幼兒園教育目標,通過動手實踐賦予繪本閱讀游戲化課程吸引力、趣味性,繼而改善育兒環境,突出幼兒課程改革主體地位,并根據幼兒成長動態不斷改良游戲化課程建設與實施環境。
2.因材施教。根據幼兒年齡、個性喜好開展建設與實施游戲化幼兒園課程活動,使幼兒園得以因材施教,提高有關課程建設與實施質量。例如,幼兒教師在創設益智類課程時需分設三大層級,其中小班益智類游戲以搭積木、找不同、趣味填色等無難度益智游戲為主,中班益智類游戲以簡易拼圖、跳棋等有一定難度的游戲為主,針對大班孩子可推薦16塊拼圖、簡易華容道、簡單數獨等存在難度的游戲,旨在開發幼兒智力,保障游戲化課程具有可行性、人性化、發展性,根據幼兒表現靈活調整課程內容,提高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整體質量。
3.家園共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是家園共育載體,在該課程加持下幼兒家長能夠明晰家庭教育中游戲與育兒內容有效融合方式,在此基礎上提升家庭教育水準。例如,幼兒園規設“故事接力”游戲化課程,指導家長與幼兒一人一句創編故事,培養幼兒聆聽能力、專注力、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同時家長可在創編故事進程中滲透育兒道理,如勤儉集約、勇敢堅強等,突出幼兒園游戲化課程規設及實施育兒價值,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得以高度銜接,通過家園共育實現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育兒目標[2]。
三、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方略
雖然教改浪潮下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熱情高漲,但有關課程規設及實施仍存在缺乏條件支持、方法單一、體系陳舊等問題,無法實現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科學建設與實施目標。基于此,幼兒教師需在統籌育兒經驗基礎上,深度解讀幼兒新規,改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方略,使幼兒綜合素質得以強化。
1.優化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條件。第一,客觀條件。幼兒園需追加室內、室外游戲化課程實施及建設發展預算,為新型育兒素材的引入創造條件,使幼兒園有能力不斷轉變游戲化課程表現形式,賦予有關課程吸引力、趣味性、豐富性。根據體育安全衛生標準規設體育類游戲化課程,確保體育運動環境及涉及器械安全可靠,保障該課程目標順利落實。規設課程管理章程,將游戲空間清理、游戲用品消毒、游戲資源管理視為課程順利實施要點,營建穩定、安全、合規、高效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氛圍;第二,主觀條件。幼兒教師需樹立游戲化課程建設與實施意識,在充分了解幼兒特點,掌握幼兒認知規律前提下開展課程建設活動,使有關課程與育兒實況相契合,同時幼兒教師需指導家長配合開展游戲化課程實施活動,例如以微信平臺為載體助力家長學習游戲化課程實施知識及方法,使家庭游戲化教育水準得以提升。
2.創新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方法。例如,幼兒教師可以根據小班幼兒認知水平創設《我自己》游戲化課程,在黑板上張貼圓形作為臉部,引導幼兒貼五官,嘗試畫出軀干,使小班幼兒了解五官功能及手腳用處,學會愛護自己的身體,關注自己逐步樹立個體意識,落實小班幼兒游戲化課程建設與實施目標。再如,幼兒教師為培養中班幼兒科學探究能力、審美能力、實踐能力等素養創設《秋葉飄》課程,組織幼兒來到室外撿較為美觀的落葉制作標本,同時講解樹葉飄落、變黃等自然現象中蘊含的科學道理,使幼兒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得以提升,繼而實現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目標。
3.改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體系。第一,建立資源池、數據庫,應用“互聯網+”體系整合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及實施相關資源,為該課程優化革新奠定基礎;第二,建立家園共育體系,使家長可以配合幼兒教師延展游戲化課程育兒機制,提高幼兒游戲化教程實施質量;第三,建立反饋體系,一方面通過幼兒園評價及管理明晰游戲化課程建設與實施缺陷,另一方面鼓勵家長多提意見,為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給予支持[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使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與實施更具有效性需優化客觀與主觀條件,創新該課程實施與建設方法,同時改進課程發展配套體系,使該課程育兒效果更優,達到提高幼兒園游戲化育兒質量目的。
參考文獻:
[1] 葛靜.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施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9(11):168.
[2] 閔茜.生活教育視野下幼兒園游戲化課程的開展[J].讀與寫,2019,16(35):243,253.
[3] 張文鈺.推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的條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1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