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凌云
摘 要:在創新教育教學模式的過程之中,許多老師以學生為主體,圍繞教學體制改革的相關要求不斷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向。對于小學數學來說,許多學生在該學科學習的過程之中感覺困難重重,這門學科的邏輯性和應用性比較強,許多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待提升,因此無法抓住學科學習的重點和核心。針對這一現實條件,許多老師以思維導圖為依據,積極將創造性的教學策略與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相聯系,豐富現有的課堂教學內容,實現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對此,本文站在宏觀的角度,以小學數學教學為分析對象,了解思維導圖,創新教學模式的相關要求,以期為促進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學 ;教學模式
一、引言
數學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較大的挑戰,這一學科的知識理解難度較大,知識點間的聯系非常復雜,小學生年齡較小,思維邏輯框架還處于架構之中,因此在接觸新鮮事物的過程之中遇到了諸多的問題。很多小學生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中出現了方向上的誤區,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有待提升,面臨著許多的障礙以及困難,如果老師沒有對學生進行恰當可行的引導并采取創造性的教學策略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就會產生惡性循環,難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保障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學生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和負擔。對此,在開展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之前,數學老師需要關注教學實踐活動開展的具體條件,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盡量避免簡單直白的灌輸以及一刀切,而是需要以思維導圖為依據,關注不同教學策略的靈活應用和分析,站在學生的角度精心篩選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讓學生在自主實踐和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發自內心的學習意愿和學習動力,加深個人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另外,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實踐形式還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更好的促進新課程改革,保障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滿足。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意義
首先,思維導圖與小學數學教學之間的結合對構建高效課堂、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大有裨益,老師可以著眼于課本教材之中的核心內容,通過對抽象理論知識的分析及研究來繪制不同的圖形,保障抽象問題的形象性以及生動性,鼓勵和引導學生結合個人應用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提高個人的邏輯分析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其次,思維導圖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發散思維以及學習習慣意義重大,老師可以著眼于學生的數學思維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潛能,讓學生主動的在數學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之中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個人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真正實現事半功倍。最后,老師個人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注重對細節要素的分析及解讀,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偏好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參與不同的自主學習活動,讓學生在主動分析和學習研究的過程中主動與老師溝通和互動。
三、小學數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策略
從上文的相關分析不難發現,思維導圖與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的結合對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有著關鍵的促進作用。為了充分體現思維導圖的作用及優勢,老師需要明確不同細節要素的分析及解讀,掌握新時代背景之下小學數學這門學科的新內容、新標準和新要求,針對性的使用思維導圖來鼓勵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保證學生能夠樹立一定的學習自信心。
(一)積極運用樹形結合方法
樹形結合和思維導圖比較相似,兩者都屬于創造性的思維模式以及思維理念,對于小學生來說,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之中個人的事物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有限,知識量相對偏少,無法站在不同的角度對數學問題進行全方位的深入分析和理解。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邏輯性比較明顯,大部分的數學知識覆蓋面較廣,對學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小學生無法利用所學習的數學知識自主解決不同的數學問題。因此數學老師需要針對這一現實條件,通過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的分析及研究來創造出全新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實際研究的過程中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結合個人已有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完成老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其中數形結合方法的應用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意義重大,老師可以將圖片展示與數學知識學習相融合,調動學生的各項感官,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勵,保證學生在樹形結合分析的過程之中鞏固個人已有的知識和認知,真正的實現舉一反三和學以致用。老師只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關注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真實狀態,通過對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分析以及研究來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向。
(二)針對重難點運用思維導圖
數學重難點的分析及研究對體現數學教學的針對性大有裨益,數學老師需要了解這一學科教學的主體價值,分析學科的重難點知識,不斷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向。為了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老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必須要注重教學策略的重新調整以及優化升級,分析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之中容易出現混淆的地方。其中整個數學教學過程比較漫長,數學老師需要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認知水平,針對性的選擇不同的思維導圖形式,鼓勵學生將所學習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文字,保障論述的準確性以及合理性,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實踐形式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有著一定的作用。另外為了抓住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老師還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積極踐行創新性的教學策略和教學形式,以此來營造自由寬松的教學環境和氛圍,實現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綜合提升。
(三)注重單元階段性復習
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之中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和形式產生了一定的變化,數學教材與以單元為中心,通過階段性教學實踐活動來加深學生的知識印象,大部分的數學知識和數學內容聯系較為緊密、環環相扣。對此,為了構建高效課堂,老師在利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之中需要以單元階段性復習為基礎,著眼于學生在前期學習過程中的真實條件及時設置不同的單元復習任務以及目標,將數學復習與思維導圖的應用相融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以及自主學習的行為習慣。比如在學習長方體與正方體時,這一知識板塊之中所涉及的知識內容比較復雜,兩者非常容易混淆。老師除了需要關注公式以及具體定義的分析之外,還需要引導學生在單元復習的過程之中了解不同知識板塊之間的邏輯聯系,結合個人已有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主動利用思維導圖來區分不同的數學知識,構建完善的邏輯思維框架。老師只需要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選擇教學內容及形式,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利用和配置,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對小學數學有一個深刻的認知。
四、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革新以及優化調整尤為關鍵,老師需要以思維導圖為依據,分析思維導圖應用策略及要求,關注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真實情況,調整教學策略和方向,保證學生能夠掌握數學學習的技巧和精髓,真正意識到數學知識的作用及價值,實現個人的良性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聶玲. 巧用思維導圖 創新小學數學教學[J]. 新課程(上), 2018(4).
[2]劉本勤. 巧用思維導圖,打造高效數學課堂[J]. 華夏教師, 2017:57.
[3]王丹. 巧用思維導圖,打造高效小學數學課堂[J]. 中華少年, 2019(13).
[4]冉紅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用思維導圖的探討分析[J]. 才智, 2017(2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