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恩杰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和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在課堂上實現師生互動是新課改要求下的必然趨勢。但是就現如今我國教育現狀而言,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模式單調,并且效果不佳。因此,本文將主要探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的教學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師生互動;教學探究
引言:初中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其與許多領域都有著密切的關聯。數學來源于生活,但卻又高于生活。初中數學的教學成效決定了學生是否能建立起相關的數學體系,以及學生能否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師生之間有效地互動有助于學生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并且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
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加強師生互動的意義
對于初中生來說,在初中階段開展數學學科的教學,不僅能夠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構建數學體系。在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友好地互動與交流,有助于教師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設計適合學生當前學習情況的教學方案。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興趣調動其積極性
隨著我國教育體系不斷地完善,我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也緊跟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步伐,不斷地改進?,F在數學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友好地交流與互動,更多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從而建立起更加符合當代學生的教學課堂,以此來培養初中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以及其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各項技能發展的黃金時期,相比較于小學階段,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自己也已經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根據老師所講的過程,獨立的思考一些相關的問題并且與老師交流。
(三)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
就目前的教學現狀而言,老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雖然很長但是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課堂中,老師既要向學生講授數學知識,又要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短短的45分鐘,是很難完成這些教學任務的。因此,教師往往著重于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與學生之間地交流,這就導致了老師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生活情況了解得不夠全面。課堂教學互動是增進師生關系的“催化劑”,在課堂中老師通過與學生互動,更能夠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才能夠“對癥下藥”,良好的師生關系更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簡單來說,如果學生發自內心地抵觸老師的教學,不愿意與老師進行交流,在這種情況下“惡劣”的師生關系就會導致學生“厭學”。
二、當前數學課堂師生互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互動形式相對單一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互動,僅僅依靠于課堂提問的環節,在如今的課堂教學中仍然被老師視為師生互動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這種模式存在的問題在于教師對于師生互動的理解過于單一,不能很好地創新師生之間的互動形式。在課堂提問的環節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也存在一些細節問題,教師對于學生回答問題的點評,以及提問的內容細節處理不恰當,不僅不能發揮課堂提問環節的互動意義,反而會使學生產生反感的情緒。另外,教師在對于教師與學生互動環節的理解上還局限于老師是課堂的主體,以教師的角度去開展課堂提問環節,這不僅局限了課堂提問環節的形式,同時也局限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二)教師缺乏對學生的了解
在初中教學的過程中,也有一些教師順應新課標的要求,在課堂互動環節部分采用了豐富的形式組織了學生互動。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多的在課堂中與學生組織交流互動,造成了互動流于形式,這樣不僅沒有發揮交流互動實際的意義,也影響了正常的課堂教學,而且教師在組織學生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并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而是僅從老師的角度出發,來組織學生參與互動。
三、增進師生課堂互動的策略
(一)在課堂上創設問題,并與學生積極溝通
在實際的初中數學教學當中,教師指導師生互動的方法單一,因此,教師要學會如何去創新師生溝通的方式。首先,教師在教學活動當中要學會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在創設課堂問題的時候,教師要明白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合適的問題,才能使課堂問題達到應有的效果。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出問題時,其問題與實際的內容并不存在任何聯系,要么就是提出的問題超過了學生學習的范圍,要么就是提出的問題太過于簡單,不能夠真正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創設問題情境時,應該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和教學的內容提出適合學生學習的問題。教師如果想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出問題也是有效地判定學生學習情況的手段之一。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才能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才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相應的數學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
例如,在學習滬科版七年級上冊《分式及其基本性質》時,教師為學生創設問題,A、B兩人做某零件,已知B每小時比A多做5個,B做60個所用時間與A做40個所用時間相等,求A、B每小時各做多少個?A每小時做x個,B每小時做(x+5)個,則有=。
(二)優化師生關系,積極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是促進師生之間友好交流的基礎。為優化師生關系教師應該著重在教學中為學生建立公平、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和諧、輕松、民主的班級氛圍。教學互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切不可隨意地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要對內向的學生加以鼓勵,對驕傲的學生有所抑制,尤其要善于調控自己的情緒,不能把生活中的情緒帶入到課堂之中。在教學中只有教師時刻保持著熱情、友善、幽默的情緒,才能夠燃起學生愉快、崇敬的學習態度,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幫助學生學習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在課堂中很難集中注意力,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這樣不利于初中數學教學的開展。隨著社會發展,現在學校教學的硬件設備已經齊全,我們應該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手段來幫助學生學習,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把困難的知識簡單化,讓學生在輕松的教學氛圍中將這些數學知識掌握。通過這種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等內容,并且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初中數學教學的開展。初中數學是學生建立起數學系統新概念的關鍵階段,只有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數學系統,才能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更加的輕松。教師適當地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幫助學生解決較為困難的數學概念,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老師應該熟練地運用多媒體教學來幫助學生學習。
(四)擺正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一直都是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這樣就好比一位母親向自己的孩子喂飯,孩子只是一味地被動接受。學生長期處于這種教學模式下,無疑會慢慢地失去其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樣一個題目老師講過學生就會做,但如果變換一下形式,學生就很有可能在做題的過程中出現錯誤。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地認識到學生是課堂中的主體,應該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導課堂。教師要站在引導者的角度去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思想軌道,幫助學生形成舉一反三的思維。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作為一名初中老師,我們要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積極地鼓勵學生參與到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創新思維的能力。教師還應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此達到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金勝利.初中數學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2):100.
[2]齊寧.談如何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3):89.
[3]賈鵬超.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策略[J].林區教學,2018(10):88-90.
[4]崔華靜. 延安市初中課堂師生互動現狀與效果提升對策研究[D].延安大學,2016.
[5]許抄典.師生互動促進中學數學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