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巴熱克?阿不都吉力力
摘要:信息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變革,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為了更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要求,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是高職院校一直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基于混合教學模式,探討高職《網頁設計與制作》的應用路徑。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高職院校;設計與制作
引言
《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是高職院校針對計算機專業學生,所開設的一門提升學生興趣的課程內容,幫助學生鞏固專業基礎課程內容之一。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在短期學習期間,能夠很快接受并吸收教學內容,但是一旦進入到實踐操作環節,往往有時候表現得無從下手,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受到影響。長此以往,嚴重挫傷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主觀能動性,課堂教學質量往往不高,通過教育專家與相關學者的實踐驗證,利用“二八定律”原則,通過研究分析技術崗位與高職院校對應的學科專業內容,切實展開混合式教學模式,并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課程內涵及課程選取的內容
《網頁設計與制作》是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基礎性課程內容,其具有標準的實踐性和綜合性特點,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網站設計概念、CSS層疊樣式表、HTML標記語言、圖像處理技術與DIV+CSS布局技術等。另外,以及最基本的Flash和Photoshop等軟件操作技能。針對教學課時分配,結合高職院校“理論聯系實踐”的育人原則,結合用人大內的技術崗位要求,突出強調本課程的實用性、操作性與知識性。針對崗位需求將課程教學目標設定為“崗位-技能-教學模式”,結合《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整合篩選教學主體內容。
選取課程內容,遵循“二八定律”,即八分講解崗位理論知識,二分講解核心技術內容。針對“八分”中不常用、非核心技術需要采取“弱化”講解技巧,加強課外擴展性教學內容。當代高職生善于使用網絡技術,在基礎性網絡知識體系上可以弱化,增強崗位應用技術的教學,例如:CSS+DIV技術、HTML代碼敲定技術等,讓學生在高職受教育階段,高效率學會未來工作崗位中應用的最基本技術,為深入開展計算機課程教學奠定基礎。需要強調的是Flash和Photoshop基礎性工具軟件是設計與制作的關鍵,在高職計算機課程教學實踐中,可將《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納入到選修課程中,讓學生通過了解基本的操作內容,利用軟件簡單處理圖形與動畫,進而培養學生的興趣點。
二、《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
根據崗位要求對《網頁設計與制作》的操作性與實踐性教學要求,可以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學的優勢性,即微課、傳統教學與翻轉課堂教學的“三方融合”,重難點教學內容錄制成為微課教學課件,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教師將錄制好的視頻課件上傳到校園網絡平臺上,供學生自主下載學習。學生也可以通過在線網絡平臺與教師或其他學生進行交流溝通。課堂教學時間則主要開展師生、生生互動,可以展開情境教學、方針模擬、問題討論、疑難點解答等。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既能發揮教師的引導與輔助作用,同時注重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新創造性。
《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設計,可以圍繞項目模塊中的單元知識展開教學應用的具體過程。教學設計內容主要分為項目案例、基本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兩部分。第一,分析與講解網頁設計制作項目案例,通過簡單清晰案例內容,幫助學生架構設計與制作框架。進而在教師指導下,完成現場模擬訓練。需要注意的是,高職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設計制作模擬任務時,應準備充足的微課視頻資料,學生當遇到難以解決的設計環節或制作技巧時,可以通過反復觀看視頻內容,或者與教師、學生交流溝通,進而完成好教師布置的任務。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網頁設計技能,為深化教學內容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二,基本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學生在完成階段性的教學任務后,為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創造與運用能力,在新課程開始前,需要讓學生先行了解課程教學目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興趣,選擇適合自己或感興趣的方向,例如:文化傳統、校園建設、城市建設等,進而通過所學知識理論與技能,嘗試設計制作網站。同時要注意網站作品設計制作與課堂教學進度的一致性。另外,學生在完成階段性教學任務后,教師應給予綜合評價,并要求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上機模擬實驗,并將所學內容熟練應用到網站設計制作中,在作品中充分表達學生的設計思想。第三,學生在網站設計制作中,遵循螺旋上升式方式,結合學生的認知過程與教學模塊項目的貫通性,組織學生在期末通過答辯方式為大家展示網頁設計制作。在此過程中,學生在說明網站設計制作中,應將設計理念與簡化的制作過程表述出來,進而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綜合素養。
結語
總而言之,混合教學模式是一個動態化教學模式,其應用于《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需要切合社會發展不斷改進與調整教學理念、方式與方式途徑。因此,高職院校在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中,遵循高職生崗位職業要求,是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必要途徑。
參考文獻:
[1]袁樂民. 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電子信息專業混合式教學改革與研究[J]. 中國報業,2018(14):96-97.
[2]闞寶朋,劉英杰,杜文龍. 混合式學習視域下的高職SPOC課程構建與實踐——以“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為例[J]. 高教學刊,2017(10):177-179.
作者簡介:木巴熱克·阿不都吉力力,女,維吾爾族,籍貫:新疆伊犁市。生于:1975年10月,新疆伊犁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應用,職稱:講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高職院校《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