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軍
摘 要: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要把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工作做得更好,要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促進他們朝著正確方向突破自我、完善自我、挑戰自我,努力奮斗后成為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具體實踐當中,要給學生獨立思考創造機會,還要變他們的“要我學”為“我要學”,提升教學效果,構建起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教學難題的有效解決才會變得非常順利。本文特意對初中物理課堂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做了總結。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策略;分析
引言:
物理是初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教學時一定要想方設法活躍學生的物理思維,促進他們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才可揭開當代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教師摒棄了傳統的教學觀念,還要學會尊重學生的主體意愿,深入挖掘他們的內在潛能,必要時實施有效的引導措施,幫助學生更好地完善認知體系。物理課堂做到因材施教,更利于教育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對此,筆者憑借多年實踐經驗,簡單提出了幾點不同的看法。
一、引入實例,引起興趣
學生對初中物理的畏懼感主要來自于其生硬枯燥的理論知識,沒有體味其中的魅力,因而在學習前已經將自身擺在了弱勢地位,缺乏深入學習解讀的興趣。通過設置相關問題情境,將知識融入具體實例中,可促進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促進知識的合理吸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1]。比如,在《運動和力》中慣性知識學習時,許多學生對慣性和力的區分不能準確掌握。通過引入秋千情境,在蕩秋千時通過對秋千上的人猛地一推,人和秋千就可以蕩向高出,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秋千會在搖擺中逐漸減小幅度,最終達到靜止的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力的施加只在一瞬間,但運動的持續過程可能會長達一兩分鐘,很明顯可以看出是慣性的作用。通過列舉該類學生常見情境,引起學生共鳴,培養學生情景代入能力,可有效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在學生接受慣性相關知識后,引導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慣性現象進行解讀,將慣性知識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相似情景時可以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促進學生綜合掌握所學知識。
二、物理實驗,活躍思維
新課程標準對物理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其能夠讓學生進行科學探究,也就是要通過物理實驗,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提高,讓學生的動腦能力得到提高[2]。所以,在具體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強化物理實驗教學。不管是物理實驗過程中所涉及的物理概念和物理原理,還是出現實驗的誤差,還是學生實驗的方式等,我們都要做出認真且詳細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歸納和總結。從而讓學生能夠在這一實驗探究過程當中能夠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形成的主要過程,所以,對于教師來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引入演示實驗,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一邊進行試驗一邊進行討論。當然,如果時間允許,則可以讓學生進行一系列的課外實驗,讓學生觀察自己身邊涉及物理現象的問題,并逐漸使學生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讓學生在不斷實驗中,發現物理課程的無限樂趣。比如,教授《凸透鏡成像》這一部分內容時,由于所涉及的內容繁多,而且很多內容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所以要想讓學生樂于接受,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這樣學生理解起來就簡單多了,更能夠在實驗中提高思維能力。
三、多措并舉,邏輯思維
初中物理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多措并舉,始終不忘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概念理解、公式推導、實驗探究、習題解答等方面時時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訓練,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物理概念及規律的掌握,還強化著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一舉數得[3]。比如,在《牛頓第一定律》教學時,可以通過利用斜面小車實驗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及推理能力。首先讓學生認真觀察斜面小車實驗。分別通過毛巾、棉布、玻璃的不同表面使力推動小車運動,讓學生記錄當撤掉使力后小車的滑行距離。并通過對比分析得出結論:阻力越大,小車滑行距離越小。此時,學生會提出疑問:“當阻力與小車運動的作用力相同時,小車是不是靜止不動。或當小車運動的表面無阻力時,其運動是不是一直維持下去?”這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與驗算去推出結論,最終得出肯定的答案。然后,教師可以將伽利略的實驗結論引出:“運動的物體,如果受到的阻力為零。它的速度將不會減慢,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隨后將笛卡兒對伽利略推理結論的補充(物體如果不受力。運動方向也不會改變)和牛頓第一定律的概念(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告知學生,并讓學生認識到牛頓第一定律是用科學推理方法概括出來的,而定律是否正確仍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通過這樣的概念推理教學,進而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及總結等方面的能力,使學生深入掌握物理概念,有利于學生進一步運用物理概念分析與解決問題。
結語
總之,初中物理作為學生學習物理學的開端,必須重視學生物理思維模式等的掌握。教師通過開展不同形式的授課模式,將實驗操作、多媒體教學等引入課堂,可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理解掌握水平的提高。物理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必須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促進自身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爾康.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方法[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9(24)79-80.
[2]肖珂.論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J].才智,2019(03)88-89.
[3]尹蕊蕊.如何培養初中生物理的思維能力[J].新課程學習(中),2018(25)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