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芳
摘 要:邏輯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模式,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學習中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數學科目由于知識本身所具有的強烈邏輯性,成為了培養學生邏輯能力的重要途徑。自新課改以來,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就越來越受重視,而小學作為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也越發被看重。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邏輯思維教學已經成為了刻不容緩的事情。本文通過對教學情況的分析,結合學生實際提出了培養邏輯能力的幾種措施,希望對廣大教師有所啟發。
關鍵詞:小學數學;邏輯思維;教學策略
隨著社會的進步,其對于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這使得教育的理念也要進行相應的變化。新課改正是順應了這一要求,提出了小學數學教學要將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從數學學科本身的角度來看,由于其知識內容有著很強的邏輯性,這使得教師能夠將邏輯思維的培養和正常的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從而在耳濡目染中對學生起作用。但從學生的角度來說,他們的邏輯能力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在理解數理邏輯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使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在開展邏輯教學的同時,必須考慮到學生的能力,通過對學生興趣的激發來盡可能地使他們能夠更加主動地進行邏輯學習。
一、挖掘課本內容,培養邏輯思維
想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有意識地挖掘課本知識中所富含的邏輯,并引導著學生去發現和思考種種數理邏輯。數學這門科目本身就與邏輯有著很深刻的聯系,在小學教學的內容也能夠常常見到邏輯的身影。然而,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卻忽略了這一點,沒有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有條理的邏輯教學,使得教學內容中的邏輯知識得不到展現。因此,教師應該首先通過自身的研究來發現課本中潛藏的邏輯知識,并將其與日常教學結合起來,在長期的教學中逐漸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形成。
比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對長方體定義的闡述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了解了長方形的知識,而長方體無非就是將長方形“立體”了起來,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但是,長方體該如何下定義呢?教師可以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比照著所學到的長方體的有關知識來嘗試著總結一下什么樣的物體才能夠叫做長方體。學生通過觀察就會發現所有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因此,就可以說“由六個長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長方體”。在這個過程中,就鍛煉了學生概括、推理等的邏輯能力。
二、開展邏輯游戲,鍛煉邏輯能力
想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去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教師還要借助邏輯游戲來保證學生對邏輯知識的學習興趣,此外,這種形式也能夠對學生的邏輯能力起到很好的鍛煉。前面已經說到,由于學生能力發展的問題,他們在邏輯知識的理解上是有一定困難的,而這種困難很可能會導致學生對邏輯知識喪失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小學學生愛玩的天性,提供一些邏輯游戲給學生。這樣一倆,學生學習邏輯知識的過程就保證了一定的趣味性。
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有人要從盛滿水的池塘中舀水,他該如何用容積分別為5升和6升的水壺從池塘中取出3升的水?這樣的謎題首先在計算和理解上并不困難,完全在學生的能力范圍內;其次,這樣的謎題形式對于學生們來說是有趣的,這就保證了學生們不會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厭煩。這樣一來,通過對這個謎題的思考,學生就會有一些思維上的收獲;長期堅持,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就培養起來了。
三、改良教學測試,納入邏輯考察
想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去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教師也要對教學測試的內容進行改良,加入一些對邏輯能力的考察。在數學教學中,教學測評占據了相當中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檢測和升華,更是學生知識學習的風向標。如果教學測評中沒有邏輯相關的內容,那么學生就很能會產生“邏輯無用”的想。因此,教師在開展邏輯教學的同時也必須對教學測評進行改良,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所學知識的重要性。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態度就會更加積極了。
比如,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教學測評中,教師就要對學生提出新的要求:寫出詳細的解題步驟。解題步驟就代表著學生的解題思路,也是學生解題邏輯的體現,只有能夠清晰地寫出解題步驟的學生,才能夠說對這道題有了完全的掌握。因此,教師要重視這一方面,讓學生在解答分數運算時要寫出是如何得到計算的式子的,計算的邏輯又是怎樣的。這樣一來,學生認識到了邏輯的重要性,在學習時也就會更加認真了。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首先要去挖掘課本中的相關內容,并將其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其次要通過邏輯游戲的方式來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還要通過對教學測評的改良讓學生能夠從邏輯學習中感受到收獲。
參考文獻:
[1]高紅琴.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0):137.
[2]陸林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