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摘? 要】根據相關政策法規及教育方針對各級各類學校進行檢查、評價、監督、指導,是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教育督導旨在促進教育質量的提升。本文從我國教育督導制度的歷史沿革、小學教育督導工作面臨的挑戰、新時代小學教育督導工作的努力方向三個方面,闡述了新時代小學教育督導工作評價工作的新定位。
【關鍵詞】教育督導;定位;指標體系;實施
教育督導是提升教育行政管理水平、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小學教育督導工作面臨的挑戰
1.督導評價指標僵化。主要體現在對于指標執行缺乏靈活性,如死板地按照相關規定的指標教條式的評估,忽視了指標體系對于具體工作的指導與引導作用,指標體系通常是以量化的形式評價整體工作,量化的形式或許會對低層次的指標是否合格有著較為切實的評價作用,但是對于高層次、具有創新性的教育管理工作卻不能發揮其合理而科學的評價作用,千篇一律的評估體現不出對于創新性工作的評估與引導,對于創新精神及獨具特色的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顯得無能為力。2.督學隊伍專業化水平有待提升。從目前督導隊伍的構成來看,督導成員參加工作的時間較早,從年齡結構來看老齡人員占有很大比重,并且教育督導人員有大部分屬于兼職,并且有的兼職很多,這就導致其對于督導工作不能專心研究,并且通常出于培訓時間及地點不適合他們身兼數職的工作的情況,他們當中位數不少的成員參加培訓的機會非常少。并且還受研究資金不足、場地限制、培訓師資短缺等因素的影響,為督導成員提供的培訓機會也受到限制。這對督導工作造成了重重困難,體現在工作阻力大、效率不高、工作缺乏創新性等各個方面。2018年初由國家教育行政院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督學成員的身份可以說是各不相同,在抽調的306名督學成員中,事業編占44.44%,公務員編占26.14%,學校編占25.49%,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是3.27%。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基層機構建設中還存在著職級設置、經費標準和督學補貼標準不明確的問題,并且人員的配備標準也不明確,這些都導致了地方政府在進行機構建設時就具有了很大的隨意性。3.教育督導與教育行政執法的協同問題。教育督導的高效率不僅需要教育督導者自身的努力,也靠相關教育行政活動的密切協作與互動,尤其體現在教育執法方面,協作工作就顯得更加重要。教育督導可以為教育行政執法加大督促力度,教育行政執法又可以保障教育督導的效果。但是現實是教育行政的工作由于沒有教育督導與教育行政執法的密切協作,兩者之間出現了分離局面,而導致教育行政執法力度不夠,也不能保障有效的督導效果。教育行政執法中,出現了罰字當頭的管理問題,認為罰是萬能的,而輕視管理的作用。4.缺乏社會組織的主體參與。社會組織參與教育督導是實現督導功能有效性的重要途徑。由社會組織參與的督導評估因其具有獨立性的工作性質而使評估更加客觀公正。然而目前社會組織參與的督導評估實踐還不夠成熟,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評估通常是以政府相關部門為主導,實際上這阻礙了督導功能的分化,并且由于工作的不專業等因素降低了政府在教育督導中的公信力。由政府主導的督導工作決定了政府扮演著“管”和“評”的雙重角色,管理與評估雙項工作又因為監督缺乏應有的力度,教育質量的評估的效果的客觀與公正性就難以實現。所以,由此顯示出社會組織作為評價主體的作用,沒有社會組織參與的督導評估也就失去了客觀公正性的保障。
二、新時代小學教育督導工作的努力方向
(一)優化小學教育督導評估體系
進行教育評估必須以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為保障。由于評估體系的不完善與不科學會給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帶來有失公正與客觀的評價,因此必須做好這項工作,這是前提,也是關鍵。因此,一定要深入調查并結合小學學校教育的工作制定完善的督導評估體系,評估要根據實際把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的創新性工作作為評估的重要內容。
(二)加強對教育督導人員的教育培訓
教育督導人員的專業性與整體督導水平對于督導工作效果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時代處于不斷發展過程中而教育工作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生變化,督導人員必須跟上形勢的發展,更好地適應教育督導工作的需求。因此,教育督導人員要針對工作實際進行系統的學習,作為主管部門也要給督導成員提供進修培訓與學習的機會,為督導人員水平的提高創設軟硬件學習環境,使督導人員提高創新意識,提高理論水平與提升實踐能力。
(三)實現教育督導與教育行政執法的有效協同
要做好教育督導與教育行政執法的協同工作,建立兩者的對接協調機制。教育督導與教育行政執法必須明確各自的責任領域,教育督導要發揮主導作用,教育行政執法要及時跟進做好補充與協調工作。杜絕以罰代管的工作方式,要采取督查、整改與處罰相結合的工作手段,督導與執法能夠各司其職,做好本職領域的工作。同時,要加強監督力度,教育督導也可以對教育執法情況進行監督,相互協同制約而發揮教育督導的客觀與公正性。
(四)利用大數據實施教育督導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為教育督導工作及教育行政執法工作提供了優勢條件。教育督導工作可以引進大數據管理,以提高管理的效率。要在數據標準上進行規范,構建開放性的大數據平臺,促進大數據的共享。清除教育系統部門間的障礙與影響大數據資源庫建設的困難,使教育督導數據庫成為共享平臺以對教育工作進行指標性引導。要把大數據融入教育督導、執行與評估過程當中,促進教育督導決策過程的數據化與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蘇君陽.區縣學校督導評估: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小學管理,2010(6).
(責任編輯?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