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勤
【摘? 要】小學體育教學的核心目標是鍛煉學生的體能,而體能訓練中最常見并且有效的訓練方式之一就是耐力訓練。耐力訓練不僅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磨煉學生的意志。目前,由于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或者是不重視體能訓練,導致體育課堂上學生的體能并沒有得到有效提升。為了改善這一情況,教師在對小學生展開體育教學時,應當在考慮學生生理以及心理狀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耐力訓練。
【關鍵詞】小學體育;自主訓練;體育教學
一、找準耐力訓練的滲透點
(一)引導學生自主訓練
小學生由于受到年齡的限制,知識儲備以及學習能力相對成年人來說還是比較差,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先引導學生了解什么是耐力,要如何去鍛煉自身的耐力素質,提升耐力素質會有怎樣的作用,讓學生認識到耐力素質的重要性。根據運動心理學有關的資料我們可以知道,在進行耐力訓練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主動自覺參與到訓練中,按照既定的目標不斷努力,讓學生克服自己在訓練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逐漸適應人體功能產生的不同反應。例如,在教學“耐久跑”一課時,組織學生進行耐力訓練的時候,學生會面臨“極點”的現象,在面對這一現象時,學生往往會感覺非常難受,這是由于身體的內臟在較短的時間無法滿足運動的需求。在學生面臨這種困難時,教師可以及時幫助學生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慢慢舒緩學生的這一癥狀。
(二)在體育游戲中滲透
小學生往往身心發育還不夠成熟,與成年人不同,非常活潑好動,并且通常對世間萬物充滿了好奇。如果教師在教學時只是照本宣科,那么勢必會導致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因此教師可以考慮將游戲與教學的內容相結合,讓學生在游戲中來進行學習。例如,“扔球”游戲,這一游戲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反應力,提升學生的靈敏度,促進學生之間相互的交流,磨煉學生的意志,還能夠活躍課堂的氛圍,為之后的長跑耐力訓練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拎準耐力訓練的“主線”
在展開耐力訓練時,教師要考慮到諸多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耐力訓練的場地。一個良好的耐力訓練場地可以幫助學生釋放學習的壓力,同時還能激發學生對于體育項目的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體育訓練中來。在訓練過程中,好的場地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氧氣。例如,在組織學生進行“耐久跑”訓練時,可以選定露天的訓練場來展開訓練,這樣不僅能能夠讓學生親近自然,還能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氧氣。所以,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學訓練場地的作用不容小覷,教師要在訓練前提前做好科學地計劃,保障學生的安全。
三、拓展耐力訓練的“切入面”
小學生的年齡通常比較小,學生的發育還不夠完全,所以大腦皮層還不能很好地調節呼吸,無法掌握好呼吸的節奏,在運動過程中容易出現呼吸和動作不協調的情況,這種情況在進行加速運動的時候尤其明顯。這都是由于學生沒有學習過科學的呼吸方法,所以,教師在進行耐力訓練之前要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呼吸方法,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可以保證自身呼吸的平衡。例如,可以告訴學生利用“三步一吸,三步一呼”或者是“二步一吸,二步一呼”這樣的方式來進行科學呼吸。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盡量不要讓學生進行過多的無氧耐力訓練,這種訓練可能會使得學生的心腔變小。在展開小學耐力訓練時,教師要科學地設計自己的教學計劃,教學計劃要能夠符合學生的身心特征,幫助學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林英梅.加強小學體育耐力訓練的有效途徑[J].新課程(上旬),2018(6).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