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
【摘? 要】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互聯網技術普遍使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計算機技術應用在小學課堂教學中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小學生的理解水平以及邏輯思維的能力相對來說比較低。如何在小學中應用計算機水平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其他科目成績的提升?本文從如何使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計算機;有效教學方法;探討
一、運用多種方法提高小學生對計算機課的興趣,促進教學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提升小學生對計算機課的興趣,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喜歡上計算機,并且要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教師放在主導地位。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運用計算機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年齡特點等方面不同,教師就要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比如在鼠標的認識上可以引入老鼠的有關圖像、聲音、以猜謎語,兒歌形式引入鼠標的作用意義,這樣既形象又生動。然后讓學生進行操作,教給學生方法打開各種圖面、圖畫、軟件刷屏等,讓學生進行簡單的小游戲來完成這些操作。久而久之,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變得更加濃厚,教學效果也就出來了。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才是最有效的教學,計算機教學要適應學生的好奇心,探索各種方法以及質疑進行教學,增強學生的操作性,激發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二、計算機教學中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促進計算機教學的效果
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現在的學生和老師是朋友,是親子關系,良師益友,所以教師要找到適合自己教學手段,增加課堂趣味性,增強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專心聽講。學生對計算機的學習有不同的方法,因為他們接觸的東西不同,知識水平掌握熟練程度也不同,這就需要教師要做到耐心、細心地交給每一個學生方法。對操作慢的、對計算機不太了解的學生,教師要進行個別輔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每一個學生都在計算機的學習中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對操作相對比較熟練的學生,教師要進行表揚鼓勵;對稍有進步的學生進行表揚,激勵落后的迎頭趕上。
三、小學計算機課要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提高教學水平
計算機教學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要重視學生的實際操作動手能力。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在實際的操作中體現老師的教和學生學的效果。如對文本的打印、表格的制作以及學生對基本圖畫的制作的要求不能過高,教師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這是計算機課必須要掌握的方法,也是提高計算機效果的主要的手段之一,所以教師在計算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四、計算機教學中讓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互相探討,提高計算機教學水平
自主、合作、探究是現行教育階段最好的教育教學方法,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認知、動手操作能力各不相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分小組,讓學生當小老師,讓學生在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互相探討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引導作用。這樣課堂當中小老師比較多,學生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這樣,小老師教學生的效果更加明顯,課堂的氛圍也非常活躍,學生對課程的興趣也提高了。
五、結語
當前計算機課程要從學校老師、家長、學生幾個層面重視。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興趣,突出學生的實際動手動腦操作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對生活的憧憬。
參考文獻:
[1]呂謙.小學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探討[J].新課程(中),2018(3).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