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平 王蔚
摘 要:近年來,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國家對學生思想教育工作高度重視。物理課程內容科學性強,受益學生廣泛,課程內容與思政教育容易銜接,是開展思政教育的良好載體。本文以高職物理課程為例,結合具體案例,嘗試將課程思政融入物理教學中,以期對物理課程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物理? 課程思政? 教學改革? 立德樹人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明確要求將立德樹人貫徹到高校課堂教學全過程、全方位、全員之中,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前行、相得益彰,構筑育人大格局。
物理課程是五年制高職理工科類專業必修的一門基礎課,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科學探究能力以及幫助學生形成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中發揮重要作用。傳統的物理課以傳授基本知識、方法和原理為主,帶有為“專業及社會”服務的色彩,忽視了對學生價值觀的教育。物理課程內容科學性強,是開展思政教育的良好載體。本文嘗試將課程思政這一主題融入到物理實際教學中,以期實現物理課程的思政教育功能。
二、教學案例
本教學內容選自高職物理第二冊第八章《靜電場》第六節《電容 電容器》。
課前:
教師:指導學生觀看藍墨云班課中《科學家法拉第》視頻、《萊頓瓶和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資料。
設計意圖:通過科學家的事跡引導學生學習科學家刻苦鉆研、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科學精神,在科學精神的熏陶下,潛移默化地向學生傳遞正確的人生觀和態度,實現對學生價值觀的引領。
課中:
1.新課引入
教師:播放超級電容公交車視頻。提問:公交車里提供電能的是什么元件?該元件有什么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科技動態和社會熱點,引導學生正面思考,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和培養。同時培養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激發學習欲望。
2.新課教學
2.1電容器
2.1.1電容器的結構
學生展示拆開的電容器結構,師生共同總結電容器的結構。
2.1.2電容器的功能
教師指導學生根據提供的實驗器材分組討論實驗方案,并將電路圖發送至藍墨云班課討論區。通過討論,師生共同確定實驗方案。隨后,學生分組實驗,分析總結現象,填寫學習任務書。教師巡視指導,總結規律。
電容器充放電過程是暫態過程,為使學生深入理解規律,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電腦觀看電容器充放電的flash動畫。通過交互式的操作,從微觀角度認識物理規律。隨后,師生共同分析、總結電容器充放電過程的特點。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有意識培養學生刻苦鉆研的良好品質,為今后從事工作打下思想基礎。
2.2電容
教師:電容器充電的過程,兩極板電荷聚集,極板間場強如何變化?極板間電勢差如何變化?充電完成后,兩極板間電壓與電源的電勢差有什么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層層提問,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思辨能力。同時,強化研究物理問題的邏輯性和研究方法,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教師提供器材,讓學生探究用三種不同的電源對電容器充電并對石英鐘放電的實驗,讓學生探究“電容器帶電量Q與兩極板間電壓U”的關系,為電容概念的學習做鋪墊。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物理實驗操作,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
教師:如何定量描述電容器儲存電荷的本領呢?
教師展示實驗電路圖,分析探究思路,演示實驗。學生觀察、記錄并分析數據,尋找規律。師生總結,給出電容的概念。學生在課本上找出電容的概念、定義式、單位,強調其物理意義。
設計意圖:在學生探究電容器儲電本領大小的基礎上,教師繼續通過演示實驗定量探究影響電容器儲電本領大小的因素,體現了科學研究問題的方法和邏輯性。在演示實驗時,學生認真觀察、客觀真實地記錄數據,分析實驗結果,使學生明白科學嚴謹的實驗過程是物理理論的支撐,隱性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敬業、誠信”,進而教育學生在學習、工作以及生活中要“誠實做人、認真做事”。
教師ppt展示練習,學生回答,教師點評。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知行并進,培養學生用理論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3 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
教師提供平行板電容器,小組討論影響其電容大小的因素。教師點評、篩選、總結,提出探究方法和思路。學生通過物理實驗虛擬系統,探究影響平行板電容器電容大小的因素。
設計意圖:培養探究能力,激發學生實驗學習的興趣,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
2.4小結
學生總結本節內容,學生互評,教師強調重點和方法。
課后:
A、從富蘭克林和法拉第的故事你獲得哪些啟示?
B、通過研究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你學會了研究問題的哪種方法?
C、查找資料,電容器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請舉出2個例子。
D、本節你學習了哪些知識?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課中的學習,學生在知識和思想上都有很大進步,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總結所學內容和方法,促使學生在頭腦中對物理規律的認識過程、邏輯性和實用價值等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等能力。
小結:
本節課選擇了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將思政元素融入物理課程教學,實現了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價值引領的統一。但是,如何有效地把思政元素滲透到物理教學過程中,實現物理課程的思政教育功能是一項長期偉大的過程,還需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吳晶,胡浩.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徹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光明日報,2016-12-09(01)
[2] 白亞鄉,汪靜,在物理教學中引入“思政”課程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9年10月,第44期
[3] 徐大海 張靜 謝麗 孫利輝,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物理課教學的探索[J],科技視界,2019年20期
[4] 陳海玉,徐福衛,理工科類專業課程如何實現“課程思政”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9 年7月,第31期
作者簡介:袁雪平(1984-9),女,漢族,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博士研究生? ?講師,研究方向:物理教育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