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益偉
摘 要: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推動下, 翻轉課堂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正在廣發的普及開來。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能夠顯著提升課堂教學水平,而且對學生全面素質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通過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分析,以教學案例的方式對翻轉課堂教學進行設計與應用,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教學案例
一、初中數學教學現狀調查分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 以生為本” 不斷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成為當前教育領域關注的問題。 新課程改革理念指出, 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能力,要善于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 要積極引入現代教育理念,用現代教育技術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 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視角出發,對數學課堂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分析。
調查方法層面,對初中數學教師采用訪談的方式, 對學生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訪談及問卷的內容主要涉及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翻轉課堂應用問題。 從教師訪談所表現出的問題來看,當前初中教學課堂教學設計多以教材處理為主,教學形式較為單一,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應用不足。 此外, 部分學生因故耽擱的課程無法及時補課, 容易造成學生基礎遺漏。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忽視了課堂答疑解惑環節,不注重創設數學情境。
從學生層面來看,多數學生沒有課前學習的習慣, 部分學生的課前學習缺乏目標性, 無問題意識。 對課堂教學的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學生對授課內容不是很感興趣,認為缺乏情境, 過于抽象。 多數學生認為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較單一,留給自己思考的時間和機會有限,甚至有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開展趣味性教學活動, 很少考慮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調查中還發現,超過70%的數學課堂教學很少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多以課堂講授為主,多媒體、互聯網的運用十分有限。此外,在課堂教學開展的進程中,由于留給學生思考與提問的時間有限,導致課堂指導與問題解決的機會也很少,多數問題被推到課后解決,這也造成問題的積累與遺忘。
總體來看,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主要集中的問題表現為:忽視學生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重結果輕過程,忽視學生數學能力培養,不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反饋信息。 由此可見,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 結合實際情況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翻轉課堂教學框架設計
1.翻轉課堂設計依據與思路
針對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在設計翻轉課堂時需要考慮幾個問題: 一是學生需要掌握什么知識, 教師教什么,如何確保學生理解與掌握,對學生自身成長有什么意義。 從問題出發,以“ 學習循環圈” 的角度來看,在初中數學課堂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是“ 為掌握而學”,
為創新而學”,是學生對“ 知識的內化”, 是“ 學生的學”,真正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 在翻轉課堂設計中,基本思路為:在課前教學設計中主要解決“ 為什么” 與“ 是什么” 的問題,在課堂教學設計中主要解決“ 應怎樣” 與“ 該是否” 的問題。
2.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模型
結合初中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翻轉課堂設計的基本結構為:包括“ 課前”“ 課堂” 與“ 課后” 三個環節,? ? 在“ 課前” 環節,主要包括教學微視頻制作與針對性聯系,屬于知識傳授的前奏;在“ 課堂” 環節,主要包括“ 確定問題、獨立探究、寫作學習、成果匯報、反饋評價”,屬于知識內化階段;而在“ 課后” 環節,則主要包括課后作業鞏固與反饋評價。
在翻轉課堂設計中,教學微視頻是核心環節,在教學微視頻的制作時,數學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與學生學情,并搜集相關教學資料,制定能夠體現學生個體差異的教學微視頻。 教學微視頻的設計通常不超過 15 分鐘,且要配合教師設計的“ 學習任務單” 進行,使學生在“ 學習任務單” 的指引下開展翻轉課堂學習。 在翻轉課堂開展的課堂環節,數學教師需結合學生學情進行合理的分組,開展小組分工合作學習,通過教學微視頻中預設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與自主探究,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成果匯報。
三、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案例設計
1.總體說明
在本文的教學研究中,以初中“ 一元二次方程” 為例,對翻轉課堂進行設計分析。 在“ 一元二次方程” 中“, 配方法” 是重要的教學內容, 是解“ 一元二次方程” 的重要方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在翻轉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可從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入手,注意學生已有知識技能和實際生活經驗的配合,通過生活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配方法” 的案例設計
結合學情分析, 確定“ 一元二次方程” 中“ 配方法” 翻轉課堂的教學目標:一是引導學生會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是理解并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驟。 該節課的重點與難點為: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發現并理解配方法的數學思想。 將該節內容設計為2課時的翻轉課堂。
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前,數學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學生一起合作總結“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的基本步驟: 移項→ 配方→ 變形→ 開方→ 求解→ 寫解。之后結合總結的“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的基本步驟,引導學生在實際中的應用,如在一塊長、寬分別為35m 與26m 的長方形空地上, 在中間修建同樣長與寬且相互垂直的道路,剩余部分栽種花草,且花草面積為850m2,那么道路的寬應為多少?
四、結束語
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學過程由傳統的“ 教師講授→學生練習” 模式轉變為“ 學生預習→自主探究→教師講授→小組合作→師生探討→鞏固練習→反饋評價” 模式,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被極大的激發,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合作學習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建嵐.反思, 展望, 借鑒——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6,(A1):72.
[2]任娜.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應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